066章,搬下山来住

  杨赠月猜测,四昆山这个地名很可能让阎家心生警惕,所以这才让阎灵君“监视”她。
  从阎灵君接过他们的课程后,就对她一直很关注。
  最后更是想让她去北宁交换。
  虽然她的成绩确实好,可不是非得她去。
  前生她去了。
  因此在灾难发生时,她在离四昆山更远的北宁。
  赶回来花了很长时间,最后到家时师傅已经没了踪迹。
  九霄想了一会就想明白了:“你的意思是,阎家这些年一直在关注四昆山有关的人和事。”
  杨赠月点头。
  要不然的话,这些人怎么可能在末世之初就迅速到了四昆山,带走了师傅?
  九霄极为清楚阎进锡这个人。
  老谋深算,心眼子极多。
  当初他毁去了阎家和白家的地图,就是为了彻底消除隐患。
  他不想时家再那么辛苦的去守这样的一个秘密。
  干脆永绝后患。
  阎进锡却一直还惦记着这件事,在他们眼中,行云观的“宝藏”比什么都重要。
  可是,在他毁去地图后,这些人虽然一直盯着四昆山,却没有再强硬的闯过来。
  这是为什么?
  他驻守四昆山的这些年,这里风平浪静。
  就连千元师傅都觉得奇怪。
  因为以往,每年都会有一些不速之客到访。
  他们得辛苦好几个月才能把这些人给处理了。
  可是,就在行云观只剩下些残兵弱将的时候,这些人反而销声匿迹了,确实奇怪。
  九霄以为是那些老家伙终于想通了,或者该死的都死光了,却没想过其他原因。
  陈加儿无意中说了一句:“他们难道也像九霄师傅一样能掐会算,知道末世会来,所以一直在等,等末世到来不费吹灰之力?”
  杨赠月猛然抬头,很有可能。
  阎灵君当时找她去北宁的学校交换,不单单是因为她的成绩一直都是年级第一,很可能就是为了让她离四昆山更远。
  她记得阎灵君还说了一句特别贴心的话:“去那里后不用担心家里,会有人帮你照顾的。”
  她初时以为阎灵君知晓范景刚在帮她照顾师傅,可现在想来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么说,她和师傅在很久以前就被人惦记上了。
  他们却不知道。
  那些人应该知道四昆山的具体位置,但是因为她从末世回来,四昆山这里的房子她施加了印记。
  那些人,找不到地方了。
  所以才没有第一时间进入山脚,才在山脚下打听。
  那个旅游公司肯定给白家的人提供了详细地址,庞冠群找不到也是因为她的缘故。
  不过有意思的是,庞冠群是从白家那里得到的信息,阎家却没有将师傅现在的名字告诉白家。
  从这里来看,这两家的联盟并不是十分牢固。
  阎进锡和白开邦各有心思。
  杨赠月这一次打算好好会一会任熙元,既然人来了,总得留下点什么才行。
  至于任家为何也会知道四昆山和行云观,这一点杨赠月丢给时容川去查。
  这是唯一一个让时容川看到时家问题的途径,希望在查这些信息的时候,时容川足够心细。
  要不然,时家很可能还是会落得前生那样的一个下场。
  从南源消失。
  九霄最在意的是时容川传过来的时家的信息。
  从赠月的描述里,他看到了时家的很多问题。
  旁支的心被养得越来越大,时百顾即使察觉了,想要再整顿也会束手束脚。
  得让时容川来。
  等他回南源,再帮一把时容川,将那些有其他心思的人给处理了,再将时家的产业变成可以存储的东西。
  应对末世之危。
  既然那些人不再把自己当做时家人,他也不需要再顾及什么。
  时容川还在公司处理业务,他的邮件发送出去只有一个小时就收到了四昆山的回复。
  他发现杨赠月对南源的几大家族都十分熟悉,而九太爷更是毫不留情,让他直接处理旁支。
  不需要怕什么。
  一旦发现不对劲的地方就要提高警惕,可别让自己人给算计了。
  看到这,时容川决定查一下孟家和时家旁支之间有没有来往。
  孟云崇这个人可是脸皮比南源历史上有名的城墙还要厚。
  如果孟家真的打算对付时家,时家旁支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在得知四昆山即将又有“熟人”造访后,杨赠月和陈加儿就在做准备。
  九霄的阵列一时还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因为起关键作用的异植还没有成长起来。
  杨赠月和陈加儿商量了一下,还是不打算让这些人进入他们家的范围。
  于是,两个人去山下租了一栋房子做临时居所。
  然后,把上山的路封了。
  四昆山的村民有一些外出做生意的,积攒了家业后在外面买了房子,四昆山的房屋就闲置了,没人居住,也没有打扫。
  杨赠月就让村长帮忙联系了一户人家,离他们的房子最近。
  听说杨赠月想和师傅想搬下山来住,屋主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这房子他们留着也没啥用处,以九霄道长的为人,屋子一定会得到妥善对待。
  杨赠月把房子买了下来,又和陈加儿花了一个下午将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拎包就入住。
  这栋房子是去他们家的必经之路,住在这里能更好的观察上山的陌生人。
  把路堵住后,这座房子就是这个村子在这条路上的最后一户住宅,前面已经没有路了。
  除了驴友,或者别有目的之人,不会有人来这里。
  四昆山的村民无事是不进山的,因为山里的禁忌太多。
  他们要是需要什么药材,会拜托九霄帮忙进山摘取。
  而行云观,村民们更是不会进去,自古留下来的规矩,入了行云观就必须成为行云观的弟子。
  村民们见过行云观的道长们修行时的课业,那是真的辛苦。
  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受那样的苦。
  即使在特别艰苦的年代。
  在淳朴的村民心中,行云观既然庇佑了他们,他们唯一能为行云观做的,就是尊重它的规矩。
  所以,即使进山,村民们也是走的另外一条路。
  行云观一直处于不被打扰的状态,除了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