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

  王家对于女儿的到来,欢喜万分,王老爷子眼睛都笑眯着了,在大门外老远就一把抱起外孙、外孙女,左右各一个,哈哈大笑,手里垫了垫道:“我的乖乖,都这么重了!”
  说着脸凑过去,故意用胡子蹭了蹭外孙李栋。
  外公的胡须在自己脸上蹭,痒得很,惹的李栋直推。
  见了外孙推拒,王老爷子玩心大起,更加卖力的蹭。
  李栋知道外公的“难缠”,不敢和他闹下去,连忙求饶:“外公、外公最好了,快别蹭了,栋儿难受死了。”扭了扭身子,吭哧。
  狠狠的又蹭了俩下,才饶了李栋,王老爷子瞪圆了眼,唬道:“恩?真的是外公最好吗?”问道:“那怎么到这时候才来看外公呢?”
  小没良心的,都白疼了,居然这么久都没来看自己。
  王老爷子育有一儿一女,按说乡下人最爱的还是儿子,不过他却不,偏疼女儿。原因是,女儿的性子随了他,从小就被带在身边,接触的最多。
  但儿子不,他嫌儿子脾性不够爽朗,太温和,就丢给孩子他爷爷奶奶带。
  之后儿子、女儿各有子女,顺理成章,女儿的子女又和他最投缘,所以现在他最疼的也不是孙子,而是外孙、外孙女了。
  “好了,你这死鬼,还不把孩子抱进去!大冷天的,别把孩子给冻着了。”王婆子伸手捶了老伴一下,推搡着进去。转头对着手里大包小包拎着的女儿、女婿嗔怪道:“来就来,带什么东西!这不年不节的,别人瞧着了怎么看?”
  虽然嘴里责怪,但心里还是暖洋洋的,女婿会做人,而且还是个尊重自己的。
  女儿没嫁错!
  李晨晃了晃拎着的酒,笑道:“没买什么,这些酒是顺路带的,让岳父冬日里每顿喝几杯,暖暖身子。”朝着妻子手里努嘴:“还有些银耳、红糖,是给您吃的。都是些小东西,我们做儿女的一片心意,不费什么钱的。”
  “你呀,每次来都买一堆,说了几次也不听。那银耳我平常也吃,但一月里也就两三次,你给我买这么多,哪里吃得了。”王婆子看了眼女儿手里拎着的满满一包银耳、红糖,心里高兴的很,不为东西,为的是女婿的这片心意。
  要知道,别人家就算女婿给买东西,也没像这样,给每个人的东西都恰到好处。
  说着,众人进了屋。
  王莲的嫂子秋英,将小姑、姑爷的东西接下,赶忙倒了几杯热茶,每人给了一杯:“快暖暖!大冷的天可别冷着了。”
  李晨现在手都僵了,逆着北风驾车过来,难受极了,见了热茶,伸手接过,也不怕烫,紧紧捂着。
  嘶,那股暖流透过手,缓缓前进,直达心窝。
  低头喝了几口,是姜茶,驱寒,一杯下去,才终于有了知觉。
  楚秋英见妹夫杯子空了,赶忙过来加茶。
  对着往自己空杯子里加茶的嫂子,李晨谢道:“谢嫂子。您别忙了,坐会儿歇息吧。”
  从他们来,就没见过楚秋英歇过。
  给所有人又添加了茶,把茶壶放在桌上,楚秋英才有空回道:“不累。这算哪啊!”歇息了会儿:“好了,你和小姑陪爸妈聊会儿天,我去准备吃的。”风风火火的走了,动作爽利。
  这儿媳妇是王婆子挑的,特意配儿子温和的性子,一静一动,相互补。
  中午的时候,李晨陪着岳父小酒酌了几杯,身子暖洋洋的,便驾着马车离去。
  俩孩子被抱去和表哥们玩,王老爷子这才有工夫和女儿说话:“说说,怎么今年也不往老父这儿走了,是不是没时间理会啊?”
  “瞧爹说的,不理会谁也不能不理会你呀,我这不就来了嘛!”知道爹心里有些不舒服,讨好的走过去给爹捏肩,他老人家年轻做账房,三十几年,僵硬的很,捏捏舒服。
  边捏着,边嘴里感慨道:“今年啊,也不怪您说,确实是我的不对。一件事连着一件事,先是我小姑的亲事,之后又是小叔的院试,哪一件都不是能够粗心大意的。间杂着一些零碎事,到现在才有功夫来,就这,还是因为小姑过几天及笄来请客才有功夫的。”
  说来,这一年确实忙碌,一件连着一件,忙着忙着,一转眼,又要到年下了。
  这次小姑及笄礼一完,顺利的话会在今年年末定亲,如果来不及,大概会放在明年年初,这样一来,又是不得空闲了。
  定亲?王婆子奇道:“这么快,定的是谁家?”心里忖度,才十五,按理也不必这么急的定下,再说了,女儿小叔又才中秀才,好好寻摸,说不定能找个不错的读书人家。
  对着自己娘没瞒着,王莲道:“定了,是县城叶家。”
  三个人选都告诉了婉儿,她自己选的是叶家,家里长辈也说了叶句身有残疾,不过她依旧选他。
  其实对于叶句,李母本还有担忧,生怕他因为之前身健,现在落得残疾,心理有障碍。不过有意见过几次,便放心了。
  叶句,因为无法举业,便跟着父亲后面做生意,早已经独自一人打理一间杂货铺子,人非常的平和,说话举止也得宜。李母比较满意,见女儿也挑中了他,便答应了这件亲事。
  那个跛脚的?
  王婆子皱眉道:“怎么选了他?你家小姑我也见过,样貌周正、脾性温和、处理事情也有主张,最是不错的孩子了,就是配士绅家,也是能的。”和大多数人一样,实在是想不通,怎么就把这么好的孩子给配了个跛脚的。
  王老爷子却不这么想,他眯着眼道:“那孩子不过就跛了一只脚,又不是不能走路,除了这一条,其他方面可都是上上之选。那些士绅,家里人口众多,妻妾成群的,看着风光,日子不一定好过。叶家那些产业,嫁过去不愁吃穿,也没个妾室糟心。所以呀,选他,也很好。女儿那小姑人不错,嫁给他以后,他肯定会珍惜的。”
  想想也对,乡下人家嫁人,就是图的吃穿。
  冲着这目的,叶家非常不错,就算叶句跛足,但总饿不着,相反还富裕着呢。将来生了孩子,想读书呢,就交给他舅舅培养,说不定在学业上有所造化,那样也是非常的体面。
  “你小姑及笄,就让你哥哥、嫂子带孩子过去,我和你娘这大冷天就不去了。”王老爷子发话了。
  睁大了眼睛,手也不捏了,王莲急道:“爹,你是不是怪我没来看您啊?您放心,往后哪怕再多事,我也抽空过来!”以为爹是生气,不高兴去。
  呵呵笑着,王老爷子转过头,点着女儿的鼻子,道:“哪里舍得怪你?实在是不巧,你爹我以前的东家过寿,这下子正好撞一块儿了。东家又极力的邀请,多年的交情下来,不得不去。所以我才不去你们家的。”他哪里就会为了这点小事就生气的。
  “这样啊。既然是老东家过寿,确实不巧,他对爹很不错,您就去他那儿吧。我会和婆婆说的,就让哥哥、嫂子带着孩子去吧。”王莲听了,点头应道。
  老东家对她们王家有恩,也非常赏识王老爷子,账本都是他经手的,要不是因为后来眼睛不好,看不清了,现在大概还在那做事呢。
  后来她大哥成年,也是老东家介绍,到了一处绸缎庄子做账房。
  他老人家过寿,确实不能不去。
  “莲妹子,在这儿说什么呢?”推门进来,楚秋英对着自己小姑道:“你也不看看栋儿他们,刚刚吵着要见你呢。”
  忙起身,听了孩子吵着要见,王莲就要出去。
  一把按住,楚秋英笑着道:“好了,快坐下,我哄他们睡了,我们说会子话再去瞧吧。”
  抄起茶壶,斟了杯茶喝了,嗓子舒服了的楚秋英问道:“你小姑这次是及笄,有没有说人家?”顿了下,开口道:“我倒是认识一户,很不错,说来你听听。”
  是她娘家那边的一户远房亲戚,家里就一个儿子,读书也这么些年,还是个童生,家里便想着先定下,娶妻生子之后再继续学业。
  他们家里也富裕,田地够嚼用,还有闲余,这条件很多人家都乐意的。不过他家却想找个识字的。这难住了很多人,乡下里就是男子认得几个大字的都不多,更何况女子?再加上他又不愿意要做过女婢的,推了很多,现在媒婆都不愿意接他们家的喜钱了。
  楚秋英回娘家,她娘说给她听,当时她立刻就想到了自己小姑婆家的李婉。
  那姑娘识字、温婉,家里也是爱女儿的,嫁妆肯定不会薄。再加上,人也长得不错,说来确实是自己那远房弟弟心里的标准。
  那时就按下心思,准备等小姑回来提一提。
  她,也做回媒人。
  看着嫂子摇头,王莲笑着道:“嫂子你可说晚了,我家小姑已经定了人家,再过几天的及笄礼,那家会来观礼。恩······今年年末或明年初,就会正式定下了。”
  “哦,是吗。我还准备把她说给我远房弟弟呢!看来是我那弟弟福薄,晚了一步。”楚秋英没想到,一点动静也没,就已经定下人家了。
  “也不知道是哪家,居然能娶到婉儿。”不得不好奇。
  “是叶家,以前是我家小叔的同窗,现在自己开着杂货铺子。”王莲道。
  楚秋英点头,道:“很不错,有间自己的铺子。”她不知道这位说亲的男子腿脚不便,很认真的夸赞。
  既然已经说了人家,就没必要继续谈论了,说了两句,就把这话茬给丢了。问起楚秋英比较感兴趣的:“我听说你家小叔中秀才,还是禀生,每月里还有粮拿?”
  “是的,我家小叔才学很好,院试排在前头,算是一等,为禀生。每月里都是有钱粮拿的。”提起这个,王莲一脸的高兴。
  楚秋英感叹道:“年纪轻轻的,就中了秀才,不知道让那些胡子一大把,还是个童生的人怎么想!”笑着赞道:“以你小叔这才学,将来中举也不再话下,好好运作,也能找个官做。”
  那样子可就真的发达了。
  王莲心里也这么想的,不过嘴里谦虚的道:“还不清楚呢!他自己也说现在乡试的话,火候不够,得再等几年。”顿了下,还是有些忍不住自夸道:“不过我小叔年纪还小,就算再学个三年五年的,那时也还年轻着呢!”
  可不是吗,就算五年后,李典也不过才二十一,到那时中举,也是非常年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