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七章 不顾体面

  王谧也是很无奈了。
  这位夫人,你就是再紧张,你看我也没用啊,你要管住的,是亲亲老公的嘴。
  今天既然能来,王谧也是揣着好意的,但就是不知道,王恭愿不愿意接受。
  他要是说出什么犯忌讳的话来,那可是神仙都救不了他。
  而现在的王恭呢?
  他自然是体会不到夫人此刻的心情的,在这个方面,他一向都是我行我素。
  “大王如今尊贵如此,不知道光临寒舍,有何贵干?”王恭虽然是询问的语气,但是那样子却活脱脱的要送客似的。
  你倒是回答王谧的问题啊!
  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夫人在身后猛抽了口气,刚想找个什么理由缓和一下,王谧却笑道:“你我也算是老朋友了,我如今有了喜事,自然不能忘了你,再说你受伤以来,我也没能来看看你,实在是过意不去。”
  “怎么样?”
  “身体可好些了?”
  王谧不愿意搭理他,王谧便转向了夫人。
  王夫人连忙帮衬:“好多了。”
  “这些日子看了好几个郎中,还有太后娘娘从宫里派过来的太医,都看过了。说是伤的不是特别的重,只需要静养就可以恢复。”
  “多谢大王关心。”
  “哼!”
  “老夫好得很,就不必大王假慈悲了!”
  就看不惯她这副谄媚的样子,王夫人这边才刚刚把气氛缓和回来,王恭就给一锤子敲烂。
  “我不是慈悲,我只是本着朋友的情谊来看看你,你也不要太过自作多情了。”
  好吧!
  既然他不要面子了,那王谧也没有必要再勉强自己。
  大家就实打实的把态度拿出来吧!
  “早就知道你就是想看老夫的笑话!”
  “好啊!”
  “你来看吧!”
  王恭把盖在腿上的厚实棉被掀开,那条伤腿现在虽然经过了妥善的处理,却还是看起来很骇人。
  “我为什么要看你的笑话?”
  “恕我直言,你早就是城里的一大笑柄了,现在建康城的百姓,谁人不知你的所作所为,到处都传扬着你的笑话,我要是想知道,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笑话送过来,何必亲自跑这一趟?”
  趁着王谧说话的当口,夫人赶紧把棉被又重新塞好,这个老头子,动不动就要死要活的。
  虽然话说的好听,但是,他的情况还是不乐观的,古代的医疗条件就决定了这样的伤痛,不管现在看起来多好,都要经过精心的调养才能彻底康复。
  就在这段时间,只要是伤口还没有彻底愈合,就有复发的可能。
  一旦复发,那可就是老天爷来索命了,达成王阿宁的心愿,是分分钟的事。
  充什么大英雄呢!
  王谧一席话,气得王恭又是咬牙切齿:“老夫就知道,你就是想看着老夫死!”
  他又想起了王谧刚才的话,顿时火气就又腾上来了。
  “我告诉你,你越是想让我死,我就越是不死,饿哦偏不让你得逞!”
  “现在我可是个烫手的人了,不论你如何处置我,你在朝堂上都不会落好处,你要是杀了我,别人就会认为你是在为自己掌权扫除障碍,你要是留着我,殷仲堪的家人也饶不了你!”
  “哈哈哈!”
  “我倒要看看,你还能把我怎么办!”
  “你是不是想劝我自尽?这样就省了你的事,解了你的忧?”王恭恶狠狠的盯着王谧,那神情竟有几分癫狂。
  “我偏偏就不死!”
  “就不让你如意!”
  “要杀要剐,你就看着办吧!”
  王恭扑通一下躺倒,两臂张开,仿佛真的是王谧想怎么着就能怎么着的样子。
  看他这副耍无赖的样子,王谧就觉得,可笑的很。
  谁能想到,昨夜让他辗转难眠,无论如何也找不出的答案,竟然就在自己的身上。
  原来,促使王恭改变心意,继续活下去的缘由,竟然是他王谧。
  为了让王谧左右为难,为了让他无法和朝臣交代,和王贞英交代,他就不死了。
  就这样赖着了。
  就为了给王谧出难题,看看他能如何处置他,他居然就可以这样做!
  虽然很无耻,虽然很无赖,但是,对于王恭的这个举动,王谧也只能是无奈的摇摇头。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王恭这样做,还确实会给王谧造成不大不小的一个麻烦。
  虽然太后很明事理,也做到了她能够做到的全部,她都很尽力,王谧已经无可指摘,但是,很显然,王贞英也不愿意看到王恭真的去死。
  现在幽禁他,已经是王贞英在表态了。
  可以废了他,但不能让他死,要保住他的性命。
  在王谧和太后见面的时候,她也已经再三表示,王恭的所作所为确实是人神共弃,但是,一定不能让他死,这是基本。
  于是,明明是想把他弄死,多一分钟就不想留着,而且也不想给自己招惹祸患,但是,王谧还只能咬牙切齿的忍着。
  “好了!”
  “你看快起来吧!”
  “你要是想死,早就死了,还用得着我?”
  “你要是还有一点世家子弟的脸面,就赶紧起来,好好过日子,别再让夫人担心了!”
  说罢,王谧便愤愤然离去,留下了泪水涟涟的王夫人,还有躺在胡床上耍无赖的王恭。
  “他就……这么走了?”
  王谧走了,王恭也就不再耍无赖了,反而坐了起来,看他这副堕落的样子,王夫人是怒其不争:“你啊你!”
  “你看看你现在,像什么样子!”
  “要生要死,你随便好了!”
  不能再管他了!
  这就是一滩烂泥了!
  夫人一挥手,整个院子里的小厮婢女就全都跟着她跑了,冷风一吹,王恭瑟瑟发抖。
  这是什么情况?
  只剩我这个孤家寡人了?
  王稚远,他为什么不生气?
  他为什么不举刀?
  王恭拼命表演,就是为了这一天。
  他要活,就是为了给王谧添堵心的。
  以他的性格,难道他不知道自己这样很丢人吗?
  难道,他不知道这是在丢世家子弟的脸面吗?
  要知道,他王恭可是把面子看得比天还要大的人!
  天!
  现在支撑着他活下去的唯一信念,就是要看着王谧倒霉,看着他为难。
  要激怒他!
  最好是他怒不可遏最后拔刀亲手杀了他才好!
  这样,王谧身上的罪孽也会洗不清,将来,就算是他有朝一日真的得意,背后也会留下骂名。
  留有污点。
  抹黑他,这就是王恭的目的。
  却没想到,发怒也是发怒了的,可是,王谧最后还是忍住了,这让王恭的一口气,憋在那里,简直是不痛快极了。
  不行啊!
  这说明,功夫修炼的还是不到位。
  还需继续努力!
  王恭这边重新找到了苟活的理由,生龙活虎,另一边,被他气的哭笑不得的王谧,却惹来了属下的担忧。
  刚才的那一幕一幕,曾靖眼里看得是清清楚楚的,这个时候,回到王府,不免心中忧虑。
  反应到脸上,就是眼神时不时的就要往王谧的方向跑,小心翼翼的样子,王谧就被逗笑了。
  “不必如此紧张,他就是不想死,对我也没有任何威胁,丢丑的是他,我一点也不生气。”
  “可是……”
  “他这样无赖的人,留着他,属下实在是气不过!”
  “消消气,消消气。”王谧给他倒了杯水,曾靖诚惶诚恐的接过来,主帅如此关怀,他也不好再闹腾了。
  至于王稚远,他究竟生不生气?
  当然也是生气的。
  那么多人的生杀予夺全在他一个人手里掌握着,可是,就偏偏有这么一个王恭,让你想杀而不得。
  怎能不令人气愤?
  不过,要说有多么的真情实感,其实也并没有。
  王恭这个人,他现在表现的越是烦人就越是让人明白,他有多么的恶心。
  多么的废物。
  这个人已经废了,完全构不成威胁。
  今天之前,王谧对这一点还是有所顾虑,担心王恭只是一时想不通,过后就会恢复正常。
  却没想到,他真的颓废了。
  这就好。
  至少算是拔除了一个隐患,至于将来如何,那不是现在该考虑的事,反正现在他也出不来,也不能给他找麻烦,暂时留着他,也没什么。
  反而还可以给自己拉一波同情票,充分的向建康城的百姓展示他的宽容大度。
  你们看,不论王恭如何挑衅,琅琊王都容忍了,这难道还不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吗?
  这难道还不叫做大度吗?
  这就是表率作用。
  至于以后,可以相信,王恭的好日子也长不了,不是王谧要挖空心思害他,而是他自己一定会主动跳出来送死的。
  王恭绝对不会就此沉寂,要相信他搞事的能力。
  到那时候,是杀是留,可就别怪王谧辣手无情了!
  而现在,终于把对手的虚实探了个清楚的琅琊王,也可以放心的享受一下生活了。
  冬至节就快到了。
  在古代,这可是个大日子,各家各户都要张灯结彩,举行庆祝活动。
  除了民间,皇宫里,朝廷上,对这个节日也是异常的重视,往年总是要大摆宴席,由皇帝出场,招待群臣,也算是一年一度的君臣慰劳大会。
  可以联络君臣之间的情感,颇有一种吃了这一顿酒,往年的恩怨就一笔勾销的架势。
  而今年,情况有点特殊。
  司马曜暴死,这也属于国丧了,于是,就算是有那份心,作为后宫主脑的太后王贞英也没有那个立场大操大办。
  总归还是个未亡人嘛,虽然心里一点也不感到忧伤。
  但是那个样子还是要装一下的。
  况且,让她自己主持大宴席,她也没经验,也不想去做,小皇帝呢,年纪太小也干不了这件事。
  于是,日子还没到,王贞英就已经发布了诏令,明确表示,今年的冬至节大宴暂时取消,以致哀思云云。
  这一下,是既省钱,又省了事。
  可谓是两全其美。
  对这样的结果,琅琊王也感到很满意。
  现在,他的身份也不一样了,虽然王贞英那边没有举办宴席,自己这边,还是要办一下的。
  所有在建康城的亲朋好友都汇聚一堂,举杯欢饮。吃好了这一顿,新一年的征程也要拉开序幕了。
  虽然,以他现在的地位,享受都是应该的了,就算他不再走上战场,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但是,王谧自己却不能允许。
  这最后的决战,他必须亲自参加。
  这不仅仅是因为历史使命感,更是为了现实的利益。
  这一仗,如果他不参加,主角就只会是刘裕,一旦彻底攻破了敌军的防线,平定了中原,那么刘裕的功劳簿上就又要记上狠狠的一笔。
  刘裕的功劳越大,以后关于他的处置也就越困难。此所谓功高震主嘛。
  而刘裕的心性,王谧也很清楚。
  他不是那种可以屈居人下,卧薪尝胆的人,他的雄心壮志,不允许他向任何人低头。
  尤其是现在的他,也算是功劳加身,在北府中有极高的威望。
  如果他还是京口乡野那个默默无闻的少年,为了维持一家的生计,他可能也会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不会做出任何出人意表的事。
  可是,现在的形势已经不同了。
  他拥有了自信,也收获了功绩和众人的拥戴,在这样的形势下,难保他不会生出异心。
  所以,一方面为了看着他,一方面也为了巩固自己的威信,这一战,王谧是非参加不可。
  冬至节过后,正式的准备就要开始。
  如今,各方的筹备已经渐渐成型,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都达到了一个巅峰的水平。
  比以往任何一战准备都要更加充分。
  现在,可以说,从江左的人情来说,王谧以及北府兵已经具备了人和。
  一场接着一场的胜利,充分的鼓励了江左的百姓,他们平静懈怠了许久的心,逐渐又苏醒了。
  他们纷纷慷慨赴义,有人出钱,有人出力,大晋的活力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
  除了建康城,大晋境内,许多城池也纷纷响应。
  在荆州,桓冲带领着部从已经启程奔赴京口,江州的桓伊也没有懈怠,调兵遣将,也要追随而来。
  大军集合还要等待一段时间,而王谧现在努力的方向就是把地利这个条件也打造出来。
  他们是由南往北进军,从历史上来看,这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操作起来特别的困难。王谧现在要做的事,正是突破这种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