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获救

  伊邪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汉中易守难攻,他等在这里本就是要诱敌攻坚,将魏兴和上庸的剩余力量引过来,先行将他们拖至疲惫,等匈奴的后续部队一到,便可从后包围,合歼掉这七万人马!
  他与阿巴古等着人前来搦战。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齐军安营扎寨后,并没有要开战的意思,阿巴古带人出城,齐军挂了免战。
  “他娘的”,阿巴古是个急脾气,来回折腾两三次,气得直骂娘,却搞不清齐军到底是要作甚。
  他们猜度,齐军八成是要夜袭,因而,头一晚提足了精神。
  齐军夜里还真出来了,但并非像他们猜的要突袭,而是敲锣打鼓,吼起了秦腔。
  上庸和魏兴也都地处秦州,军里儿郎多有副粗犷的好嗓子,秦腔高亢激昂,正是秦腔吼一吼,大地抖三抖。
  齐军里专挑人轮番了唱,唱了整一宿,匈奴兵前半夜放着他们偷袭,高度紧张,后半夜被闹得根本睡不成觉,一闭上眼睛,感觉耳朵里面都在跳。
  第二日,齐军开时分成四班倒,不断派出小股兵力在各处袭击、放火,袭击时是还操着一口秦州土话指着匈奴人的鼻子骂,因为听不懂,伊邪和阿巴古都大动肝火。
  但让他们更着急的是,约定好的后续人马并没有按时到达。
  ——他们在城中放出信号,却没有收到回应。
  这使得伊邪有些坐不住。
  后续人马未到,不外乎两个可能:第一,有事耽误了行程;第二,消息泄露,遭遇了伏兵。
  若一旦是第二种情况,便十分糟糕,这意味着他们的计划已被齐军看穿,后方人马被截,齐军想将他们困死在城里?
  伊邪又放了一次信号,可是,依旧没有得到回应。
  城外的秦腔伴着梆子还在啊呀呀地吼,吼得人烦躁不堪,伊邪握着大刀在帐里走过来走过去,继而“嗬!”地一声,抽刀出鞘,直接将面前地桌案一劈两半!
  “领兵的必不是魏立!”伊邪燥气地挥刀:“去探明白齐军主将到底是谁!”
  阿巴古已急不可待,立即道:“我亲自去,带一千精兵突袭,必将齐军主将给王子擒到帐中来。”
  “从西门去”,伊邪道:“他们左侧翼最是散乱。”
  阿巴古立即前去点兵。
  等他出了帐子,秦宛才慢慢从内帐里走出来,伊邪跨步坐在被劈了两半的桌案前,深呼了口气,秦宛无声地将地上的东西都捡起来,站在他身后帮他一下下按着太阳穴,顿了片刻,轻声说:“此次领兵的,可能是萧澜。”
  “萧澜?”伊邪眉头不见松动,转头问:“那是谁?姓萧,大齐的皇子?”
  秦宛笑了下,没有直接回这个话。
  “你与他相熟?”伊邪道:“快与我说说,此人行事如何?”
  “他……”,秦宛目光盯在虚空的某处,想着应该如何形容萧澜。
  是啊,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秦宛蓦然发现,自己竟说不出来。
  在她的印象里,大多还是萧澜十岁到十二岁之间的样子,十岁之前萧澜如何长大她不清楚,十二岁之后,萧澜经历过什么,行事如何她更道不明白。
  秦宛最终收回目光,摇摇头:“不,我与他只是在甚久之前见过几面。”
  伊邪复又闭上眼睛,疲倦地在她胸口蹭了蹭。
  ——拜城外的齐军所赐,所有的匈奴兵已经两日两夜没有合眼。
  然而更糟糕的消息是,阿巴古带了一千精兵突袭齐军左翼,开始一路顺利,冲杀进了齐军内营,阿巴古眼瞧左军大将惊慌失措,不由贪功心起,欲要冲到中军帐内擒住主将,结果,这一千精兵再没能回来。
  匈奴兵被齐军吵得不得安宁,又折损一名大将和一千精兵,登时士气受挫,伊邪长吁一口气,他知道,后续的人马应该是来不了了。
  这种情形下,齐军攻城正是好时机,他眼下两条路,要么固守城池,抵死一战;要么弃城而走,尚有生机。
  …………
  城外。
  中军帐前立了根木柱,前头生了堆火,阿巴古被五花大绑地绑在柱上,正受烟熏火燎,他左臂处鲜血淋漓,碗大的疤下空空荡荡,——被萧澜一剑削掉了半个臂膀。
  他瞪着铜铃似的眼睛喘气道:“领兵的竟然是你!”
  阿巴古实与萧澜有过交手,是在上一次的濮阳之战,但萧澜不曾报过名讳,匈奴人都知濮阳守将常叙手下多了名很年轻的悍将,且知此人长得俊极,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花狼崽儿。”
  萧澜并未因生擒了阿巴古而得意,只看了他一眼道:“你现在知晓也不晚。”
  他随即叫了韩林和魏立进帐:“休整两刻钟,准备攻城,东西城门全部设伏,伊邪必然会弃城而走。”
  说实话,这七万人马来时因朝廷旨意还未下来,有人反对,萧澜当场捆了两个,软硬兼施,又用萧真的身份强压,这才在几日之内就奔了汉中。
  然两地的守兵在与匈奴交手时都是败多胜少,士气并不多高涨,若非前头萧澜用战术布了疑阵,匈奴人被弄得云里雾里,束住了手脚,这才使得他们得了大转机。
  否则到这就直接杀将起来,他们八成的可能都是大败而回。
  但眼下,局势大变,就在刚刚,萧澜亲自诱兵,并带着他们在半个时辰内生生灭掉了匈奴一千精兵,生擒大将阿巴古,士气大振,正是众心所向之时,魏立此时听了命令,磕巴都没打一个,立即前去整队。
  萧澜一身土气,刚与阿巴古拼杀时,伤口挣得更大了,仍旧没有愈合的迹象,他稍稍闭眼沉思,设想如果自己是伊邪,会从哪个门走?
  正这须臾的工夫,韩林进来禀道:“侯爷,冯添回来了。”
  ——冯添被遣回金陵,接霍氏到颍川,怎到这里来了?
  正想着,霍氏一身灰色披风,已经挑了帘子进来,见了萧澜,冲口便道:“二郎,母亲有话与你说。”
  萧澜一皱眉:“母亲怎到这里来了?”
  冯添赶紧道:“老夫人听闻侯爷在此处,放心不下,不与属下到颍川去。”
  萧澜看着他,语调平静:“冯添,你受谁的令?”
  冯添一怵:“自然是侯爷。”
  “你清楚就好”,萧澜道:“程邕,将他带出去,就地打二十大板。”
  冯添脸色微变,却明智地噤声,未敢求饶半句。
  霍氏不想萧澜竟如此不给她面子,脸色气得发青,道:“我话还没说一句。”
  “我知道母亲想说什么”,萧澜恭恭敬敬施个礼,说出的话却全然没有没有商量的余地,“但此刻是在军中,母亲若是扰乱了军心,就莫怪儿子不客气。”
  说着示意韩林:“派人将老夫人看起来,若没看不好,同样军法论处。”
  霍氏头上冒火,她用一种全然陌生的目光打量自己的儿子,韩林已上前躬身道:“老夫人请,您若不走,属下可能要用捆的了。”
  霍氏气得一甩袖子,伸指点了点,咬牙出了中军帐,话头还没起,直接被看管起来。
  萧澜的确猜到了她要说什么,——如今皇上被掳,金陵中必然乱了,她觉萧澜应趁此机会直取金陵,暂不该在这里浪费时间。
  但她并不明白,萧澜此时救的,并非是皇帝这个人,除了延湄外,还有大齐的国威。
  四更天,正是人最困顿的时候,城外的秦腔终于停了。
  匈奴兵实已猜到齐军要攻城,但是三个日夜地不停折腾已使他们人困马乏,只觉天地间一下子安静了,只想倒头睡觉,士气低迷,城防松动,萧澜穿了薄甲,一声令下,齐军开始攻城。
  东门处看起来匈奴兵力最多,而齐军兵力最少,伊邪最大可能从东门走。
  但萧澜并未到东门去,而是带着两千亲随,守在伊邪最不可能走的中门。
  五更天,城池西门已破,齐军和匈奴人混在一处,乱成一锅粥,韩林打东门疾驰而来,紧报:“侯爷,匈奴人带着圣驾打东门冲出来了!”
  程邕也道:“侯爷,咱们包抄过去么?”
  萧澜道:“等。”
  韩林只好先回去。
  五更正点,正是天色最暗之际,城池正门终于轰然而破,齐军一举而入,同时地,有一股兵马,做齐军禁军打扮,从侧面疾驰冲出,萧澜目光遽深,猛然扬鞭打马,“追!”
  伊邪东西门各派了一股疑兵,自己换了齐军的禁军服,的确从中门而出。
  萧澜带了两千人紧追在后,程邕打个野哨,另五百人狠命甩鞭,随着他和萧澜直冲向前,他们□□这五百匹马正是上次打乌孙带回的,越跑越野,约么两刻多钟,战马打个突,堪堪将这对匈奴人逼停。
  萧澜已经看见了与伊邪在一匹马上的太和帝,也看见了秦宛,但没有望见延湄。
  他话也不说,手拉满弓,一箭直指秦宛心口,沉声道:“把人交出来。”
  伊邪抓着太和帝,道:“过了渭水,自然将你们的狗皇帝交给你。”
  太和帝鼻涕泪水满脸,凄凄又欣喜地往过来,叫道:“阿澜。”可惜嗓子哑了,只出了个鹅声。
  萧澜箭尖不动,指着秦宛:“你知道我说的是谁。”
  秦宛却打马上前几步,笑道:“萧澜,你敢伤我?”
  她赌的是萧澜决然不敢。
  但这次赌错了。
  她话音儿还没落地,萧澜手里的箭已经松了手!箭矢如飞,径直奔向她的左耳,光火之间,秦宛被箭风带的往后一仰,耳珰被箭矢带飞出去,左耳处撕裂直接流了血。
  在这一瞬间,秦宛脑中懵了一下,但萧澜第二箭已经搭在手里,指着她,语气仍旧没有太大起伏:“够了。你若觉得还不够,凭本事来拿我的命。现下,把我的人交出来。”
  秦宛摸了一手血。
  伊邪倒先喊了一声,在他眼里,带的那两个俘虏完全没有秦宛重要,他示意把人带过来。
  萧澜终于看见了延湄。
  她被捆在马上,因俯着身子,头贴着马背,这样看过去,根本寻不见人。
  不过她身后还有一个人,同样被捆着,头贴在延湄的背上。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