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送礼

  “不来也知道?那他是怎么知道的?”傻妮问。
  白苏愣了一下。
  沈雁之一直有探子在南梁,过去时不时的传信给他们,都是白苏猜出来的。
  因为一家人说话从未避着,她就当傻妮也知道此事。
  可她现在一问,明显是不知道的。
  最重要的是,过去她就算不知道,也不会多问,今天却突然问起来。
  她现在可不单单是他们的大嫂,还是南梁的小郡主,是从安公主的女儿。
  白苏回头看向还站在雨里,手中撑着伞的傻妮,片刻才道:“沈家是做买卖的,整日走南闯北,各地的风土人情,他们可能都知道一些。”
  怕傻妮再往下问,忙着拉了她的手说:“这会儿下大了,咱们先在廊下躲一躲。”
  大小宝早就跑到了廊沿下,此时手里拿着雨伞,一边接着从天而降的雨水,一边转动伞柄,看到雨珠呈旋转的圆形,往四边洒去,就“嘻嘻哈哈”大笑。
  傻妮和白苏从他们身边经过时,雨珠回避不及,“唰”地打了一脸一身。
  白苏当下就火了,丢开傻妮去追他们两个。
  这条廊子算是游廊的样式,建在院中,曲折迂回又通往各个院落。
  平时落一些小雨,走在廊下就不会被淋着。
  不过今日的雨有些大,雨丝又被风吹着,就有一些飘了进来,打湿了廊子两边的地面。
  傻妮往里面站了站,看着外面成片的雨雾,还有更远处朦胧的一切发愣。
  她是一个聪明又敏感的人,刻意不理是一回事,可要真用起心来,也是能清楚地感受到别人的情绪和意思。
  刚才白苏跟她说话时,明显一顿,她是有所察觉的。
  再想想于渊曾经对她的,关于南梁的一些事,她大概已经猜出来。
  这两个人要么是曾经来过南梁,要么就是这边有自己的人,会把这里的一切说给他们听。
  她当然不会把这种猜测跟别人讲,只是觉得,既然大公子连这里吃饭的习惯都了解,昨晚又为何说,今日出门是去看此处的风土民情?
  而且他们天未亮就出去了,现在已近午时,外面又下那么大的雨竟然都未回来。
  一个侍女快步从雨幕下的长廊穿过,往她这边走来。
  到了近前,才看清是她的贴身丫鬟水莲。
  “郡主,靖亲王府的大小姐来了,在前院里等您。”
  傻妮才微怔了下神,水莲马上解释道:“您昨天在公主府里见过的。”
  傻妮轻点了下头。
  她并非不知道来者何人,只是不知道她为何而来。
  昨天在公主府里散时,尽管大家都说了要互相走访,但那不都是客气话吗?
  连她都知道,难道靖亲王府的大小姐会不知?
  不过,人家都进了门,又是她的大表姐,她当然是要去招待的。
  靖亲王也就是萧焕。
  这个封号还是他征西之前,南梁帝萧锦临时给封的。
  封的时候有些敷衍,只想着萧焕去一趟西域,就死在那里了,所以级别很高,仅次于帝位。
  谁也没想到他不但活着回来,还跟萧锦成了对立之势,这个王位也就起到了实质的作用。
  靖亲王的两个女儿,傻妮昨天不但见过,印象还很深。
  因为她们的性子爽朗直快,对她也热情有加。
  今日来的是老大萧柔茵。
  傻妮到前院里,大表姐已经喝上了热茶。
  见她进来,已经送到嘴边的茶碗,立马又放回了桌子上,人也站了起来。
  “音音妹妹。”
  傻妮忙也向她行礼:“大姐姐。”
  萧柔茵名字叫柔茵,性子却没一点柔的,不过对上傻妮时,还是不自觉放软了态度。
  她过去拉了傻妮的手,一同坐到桌旁,还亲手倒了一杯热茶给她。
  这才问:“下这么大雨,怎的还去院子里玩?冷不冷?”
  傻妮接了她的茶,又忙着回道:“不冷,大姐姐从外面来,应该是挺冷的吧?”
  萧柔茵把手一挥:“不冷,这点冷算什么,我们都习惯了,我就是怕音音妹妹不习惯,所以过来看看。”
  两人喝了一盅茶,寒暄的话也说的差不多了,傻妮这才问她:“大姐姐来可是还有别的事?”
  萧柔茵摇头:“没有,就是来看看你。”
  说完又解释:“我早去姑姑那儿,听她提起你,怕你刚回来,对这里不太适应,所以就想过来看看。”
  又问:“怎样,你这里住着还习惯吗?要是有不满的地方,尽管跟我说,要不跟我去王府里住着也行。”
  傻妮连忙道:“都挺好的,这里比我以前住的地方好多了。”
  本来只是一句委婉拒绝去王府的话,但萧柔茵却一下子想到,从李嬷嬷那儿听到的,关于她以前受的苦。
  她拳头都握了起来,“要是让我遇到那一家人,定然一拳打爆他们的狗脑,为妹妹报仇。”
  傻妮看着她咬牙的样子,心里就有些暖暖的。
  大概是自小受苦,所以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别人的好意和善意。
  此时反而劝起了萧柔茵:“大姐姐不必生气,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
  她低头笑了一下又道:“他们虽然对我不太好,但也是把我养大了的。大姐姐可能不知,我们那个地方特别穷,很多人家里的孩子,根本养不大,不是饿死了,就是卖了出去。”
  她这么一说,萧柔茵就更心疼了。
  他们兄妹虽然从小到大,也受了不少苦,可总得来说还是在锦衣玉食之下长大的,而且是守在自己的父母身边。
  而姑姑和表妹,不但母女分离,还吃了这么多苦,当真是……叫人心疼的不行。
  萧柔茵见到傻妮,本来就喜欢,再听到她的这些话,心疼里又掺了更浓重的喜欢,恨不得把自己的好东西,一下子都拿给她,才能舒解自己的心意。
  她性情直爽,来看自己喜欢的人,本就带了不少东西,用箱子装了,就搁在屋子的一角。
  先前两人寒暄,也没说到这些事,只想走时跟妹妹说一声,让她拿去用就好了。
  这会儿反而等不了了。
  她起身,拉了傻妮的手道:“昨日人多,又是在公主府,就没带那么多东西给妹妹,也省得你来回搬着费劲。今日我特意拿了一些来,都是日常要用的,妹妹快来看看可用得上。”
  靠墙的桌子上,摆着好几只大箱子。
  傻妮之前就看到了,这会儿打开,更是被里面的东西惊了一跳。
  一箱里面全部是布料,各种花色,但统一都锦织丝造的,鲜亮莹润,一看就是好东西。
  再开一箱,里面则是头饰花钿,手镯玉牌,还有各种小香囊,以及姑娘用的巾帕等物。
  再有,就是香粉胭脂等。
  甚至还有半箱的香扇,玉坠,珍藏的书画等。
  不知道的,还以为靖亲王府的大小姐,不是来送礼的,而是自己要把家给搬了过来。
  傻妮都看呆了,半晌才想起问:“大姐姐,怎的,怎的送这么多?”
  她的大姐姐拉住她的手,亲切地说:“这些你先挑先用,把好的留下来。另外一些用不着的,就留着,以后送人用。”
  傻妮:“???”
  这也行?她要送别人的礼物,是别人提前送她的?
  萧柔茵解释道:“你是咱们的小郡主嘛,以后与人走动会是常事。看谁喜欢了,想送她些东西,还得再去生买,那多不好,所以大姐姐就给你送些常用的物件,你可以随意送人。”
  傻妮再次惊叹,并且也是真的很感动。
  在来南梁之前,她唯一见过的大户人家,就是吕家。
  然而他们在吕府那段时间,过的并不算开心,后来还生出了许多事,不得不搬出来。
  那个时候傻妮,对于大户人家,是有些戒备的。
  这种戒备她既没有表现出来,也非故意排斥,只是从自己心底里升起来的一种抗拒。
  总觉得在大户人家里生活,还不如他们原先在小灵山的时候简单舒适。
  那高墙之内,来往众多的人口间,太容易生事了。
  所以当初从安公主说带她回来,她也抗拒。
  若不是他们和处境艰难,又有于渊中毒,她还是愿意能像在小灵山,或者那处庄子里一样。
  一家人住在田间,过最简朴的日子。
  直到此时看到萧柔茵。
  这个跟她相差好几岁的大姐姐,真是把她当成妹妹一样的照顾。
  处处为她想,为她做,妥帖又温和。
  为了表示对她的感激,傻妮留了她吃午饭。
  而且还说:“大姐姐应该没吃过北盛那边的饭菜吧,我做几个给你尝尝如何?”
  萧柔茵立马道:“好呀,以前常听人说,北盛人吃饭与咱们这里不同,我还没见过呢。”
  傻妮笑着道:“其实也没太大的区别,不过咱们这边的口味偏甜一点,他们那边就偏咸一点。”
  大表姐想像不到偏咸是什么口味,所以把袖子一挽,干脆与她一道进了厨房。
  厨房里的厨娘们,早把中午要吃的饭菜备的差不多了,这会儿看到主子进来,忙着行了礼。
  得知她们要自己动手,就麻利地把材料准备齐全,然后退到一旁的休息间里去。
  傻妮平时做饭都习惯了,这里无论是材料,还是工具都齐备又好用。
  所以根本不用萧柔茵帮什么手,一个人就把所有吃的做好了。
  她只做了两荤一素。
  荤的分别是五香羊肉和剁椒鱼头,素的则是这边的时令青菜,加了葱姜丝炒的。
  本来是想做一个软炸鸡丝的,可她在里面看了一圈,却并未看到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