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二更)

  叶锦夕表示她还是个宝宝,结什么婚?她也知道母亲定是不会答应的,便打听了下这位北军校尉是什么来历。人家都是请媒婆上门,他们家直接夫人登门求亲。
  看起来有点着急啊。
  “冯校尉是草莽出身,虽是官宦人家,但实际上没什么家底。”
  说白了,指望着叶锦夕能带着丰厚嫁妆嫁过去,供他们一家子吃喝呗。
  怪不得这位冯夫人亲自登门呢,给足了她家面子,她娘也不好直接拒绝。
  不过这位冯夫人哪里来的勇气和自信登门求娶她?
  难道觉得她一个平民女飞上枝头同样为人轻视,所以还不如选择同样平民发迹的冯家?
  果然哪个地方都不缺奇葩。
  不过她娘也不是善茬,这点子事儿还是能应付的。她冲妹妹招招手,“锦丽,过来,姐姐带你去看你的新房间。”
  叶锦丽正啃玫瑰酥呢,闻言一下子就卡了壳。她将口里的玫瑰酥吞掉,这才细声细气的说:“我想跟姐姐一起住。”
  小姑娘粘人,打小就跟姐姐住。搬去上清县后,也不愿住自己单独的大房间,非要跟她姐姐挤一个院子,还要住一间房。从前叶锦夕都惯着她,这次却十分坚决的摇头。
  “不行。”
  叶锦丽小嘴微张,被这毫不留情的拒绝惊得目瞪口呆,而后就委屈的瘪起了嘴,眼眶儿也红了,随时都要掉金豆豆的可怜样儿,伺候的丫鬟见了都露出心疼不忍的表情。
  叶锦夕可了解妹妹了,小丫头惯会撒娇卖乖。
  “锦丽是大孩子了,要自己住。”
  叶锦丽小嘴翘得老高,她小不代表听不懂话。什么大孩子嘛,她才七岁好不好,姐姐就会糊弄她。
  她移动着小屁股,软软的靠过去,继续撒娇,“姐姐…”
  “打住。”
  叶锦夕将她手里的点心拿掉,又用帕子给她把嘴角的碎屑擦掉,道:“姐姐六岁以前就是一个人住的,你已经七岁了,得学会独立。”
  叶锦丽满脸委屈之色。
  “我不要。”
  叶锦夕试图跟她讲道理,“锦丽乖,你的院子就在隔壁,不远的。”
  叶锦丽还是一脸不情愿,用‘姐姐不疼我了’的眼神控诉她。
  叶锦夕既好笑又无奈,直接用上杀手锏。
  “不搬的话,以后每日的点心供应减半,一个月只能吃三次零食,晚上不许吃蹄髈…”
  说了一半,叶锦丽就垮了脸。
  “我搬。”
  叶锦夕笑眯眯的摸摸她的头,“乖。今晚给你做红烧猪蹄,清蒸黄花鱼和大闸蟹。另外还有千层肉饼,以及红豆卷。”
  叶锦丽顿时又笑开了,趁机为自己争取福利,“还要糖醋排骨和红糖糍粑。”
  叶锦夕好笑道:“这么多吃得完么?”
  叶锦丽又嘟起了嘴。
  “好好好,全都给你做,行了吧。”
  叶锦夕刮了刮她的小鼻子,牵着她去了隔壁的畅心阁。
  每个人住的地方都是独立的院落,还隔出了一个小花厅,内室很大,绕过屏风就是拔步床。所有家具全都是新的,比他们在上清县住的房子好了不知多少,叶锦丽新奇之下也颇欢喜。对要自己一个人住的怨念,也少了些。
  她四五岁那会儿不怎么长个儿,这两年倒是蹭高了一大截,四季的衣服也换得快。
  穷人家的孩子都是穿哥哥姐姐剩下的,他们家从来都是直接换新。这两年家境渐好,赵氏更舍得在孩子们身上花钱,衣服布料全都是市面上最好的,头饰鞋面也都精致昂贵,每人换季至少有两身新衣。搬家为了图方便,前两年的旧衣裳都送人了,剩下的并不多。所以昨儿个下午,赵氏就让人去请了裁缝,重新给家人做衣裳。
  好在这才四月,还未到换季之时,春装刚好合适。
  叶锦丽换上水粉妆花如意纹姑绒褙子,头上梳着双螺髻,瘦下来的脸蛋小巧精致,像个玉娃娃。
  玉娃娃爱美,对着镜子照了又照,指着桌面上两朵粉色的簪花,要姐姐给她戴上。
  叶锦夕莞尔,满足了她的要求。
  两姐妹这才手牵手去了松雅居。
  赵氏不是没跟官夫人打过交道,却是头一次面对这样难缠的官夫人。
  冯夫人来的时候,前头给儿子说亲的那位还没走,冰人嘴巴利索,把吏部侍郎的姑娘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天仙,赵氏一直笑容淡淡,没多少热情。委婉的拒绝后,冰人如前头那几位一样,脸色不大好的走了。临走的时候,瞥了眼冯夫人,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这位夫人是为哪家门第来求亲的?”
  冯夫人当即脸色就僵了僵。
  人家说亲的,都是先请冰人,要不然这么上赶着贴上去,显得自家闺女多廉价似的。
  冯夫人显然就是廉价那一类。
  赵氏高居上座,看得清楚,她指甲都快磨断了,脸上却还得端着笑,叹了声,“我命中无女,是来替我那不成器的儿子求娶侯府大姑娘的。”
  不是对家,冰人就不再针对,笑着走了。
  赵氏听了那话,眉头微挑。
  丈夫从平民封侯,自然做不得什么实权高官,不过一个从五品闲职,不顶什么事,但每日里还是要去衙门里点个卯走个流程。她在家都不得清净,丈夫在外,估计也要被拉着喝酒应酬,打听家中儿女是否婚配。
  这位冯夫人,明显就是借与那冰人打嘴仗说给她听的。
  话已出口,冯夫人也就不再多余寒暄,直接开门见山,说了自己的来意。
  “实不相瞒,我们家也是从北方来的,与沧州也算不得多远。老爷一路升到这个位置,也只是瞧着风光,我们一家子进京的时候,旁人没少背地里说闲话。妹妹如今的心境,我心中再是明白不过。那些个达官权贵,骨子里最是瞧不起我们这等平民出身,面上端着笑,心里都揣着一把刀,渗人得很。”
  赵氏只觉得好笑。
  她什么心境?自卑还是自傲?胆战心惊还是得意洋洋?冯夫人表面一副跟她自来熟姐妹情深的模样,实则句句都在告诉她,你们家不过平民出身,骨子里流出的血就是贱民的血,别想着攀高枝,将就着配个差不多的人家就行了。
  说话这么不中听,冯夫人大底在圈儿内不太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