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轻于鸿毛,却又重于泰山

  第二百三十九章轻于鸿毛,却又重于泰山
  半个时辰。
  踏踏…厚重的步伐在崇德殿前响彻。
  董承表情凝重的从崇德殿中退了出来,他的脚步一顿,似乎满面肃然之色,而他的双手中,捧着的是一袭锦袍,一条玉带…
  看起来似乎不重,可其中的分量,只有董承的心里明白…
  这岂止是千斤重担哪!
  做好了是流芳千古的能臣,做不好,一定死的很难看…
  天子刘协的话语依稀在他的耳边回荡…
  ——“高祖皇帝起自泗水亭上,提三尺剑,斩蛇起义,纵横四海,三载亡秦,五年灭楚,遂有天下,立万世之基业。”
  “祖宗如此英雄,可朕这大汉子孙却如此懦弱,岂不可叹?”
  “先主创立基业倚靠的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良,是镇国家、抚百姓,不绝粮道的萧何,董国丈你就是朕的张良和萧何呀!”
  董承永远忘不了,天子刘协喊出这番话时几欲泪目的表情。
  永远忘不了,天子赐给他董承锦袍玉带时,耳边小声的叮咛。
  “董国丈从长安起就追随朕的左右,朕感念你的恩德,却又没什么能赐给你的。索性,就赐给你这套锦袍,这条玉带…这玉带常伴朕的左右,朕十分爱惜,等董国丈回家之后一定要细细的察视一番,千万不要辜负了朕的心意呀!”
  天子刘宏的一句句话语传入董承的耳畔…
  联系这段时间,天子私下里秘密派人与他的接触,董承哪会不知晓…这玉带中必定藏有乾坤。
  呼…
  董承深吸口气,他环伺左右,崇德殿前侍卫虽多,却多半是曹操的眼线,便是为此,天子才如此这般的煞费苦心,要将秘密藏于玉带之中。
  缓缓的提起玉带,董承掂量了一番…轻如鸿毛,又好似重如泰山。
  “此地不宜久留,还是先回府,再细细的查看吧…”
  自言自语一句,董承目光凝重,他小心翼翼的揣着锦袍与玉带款款朝皇宫外走去。
  他掩饰的很好,表情自若,像是浑然没事儿人一样。
  说起来,他进宫前特地打听了下曹操的动向,知道曹操今儿个出了许都城,这条信息,可让董承心安了不少。
  刚过朱雀门,还未进入通往玄武门的复道…
  董承只感受到了一股劲风扑面而来,仰起头,却看到曹操在许褚的护送下正大步流星的赶来…
  这…
  董承一怔…
  现在的他无处可躲,唯有立于复道的一侧向曹操行礼。
  “见过…曹…”
  他这句“见过曹司空”还未完全脱口,曹操直接走到了他的面前,满脸的笑意,似乎是在打量着董承。
  “董国丈来皇宫何干哪?”
  曹操笑问…问话的功夫,他注意到董承手中握着的锦衣、玉带…
  登时,易小天提出的三个关键词——“天子、国丈,衣带诏”一下子全涌入了曹操的脑门中…
  所谓衣带诏,衣,不就是这锦衣么?带,不就是这玉带么?至于诏书…这可就意味深长了。
  “噢…”
  董承总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他一缕胡须,笑着解释道。“曹司空,我这是承蒙天子宣召,特赐给我锦袍玉带…”
  唔…曹操的眼眸一眯,因为有易小天的提醒,他显得很谨慎,一张面颊上满是狐疑。
  “天子为何赐给董国丈这锦袍、玉带呢?”
  “哈哈…”
  董承努力的表现出一分云淡风轻的样子,其实他的心中已经是波涛汹涌。
  今儿个真的是奇怪了呀,曹操不是出许都城了么?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这是其一…其二,他怎么一反常态,竟对天子赐予的锦袍玉带这么感兴趣呢?好生古怪。
  “曹司空切莫多想,这不过是陛下念及昔日我在长安城救驾,沿途将其护送至许都城的恩情罢了…”
  董承心知玉带中必干系重大…
  可越是这种千钧一发的档口,董承表现的越是镇定,只有这样,才不会露出破绽!
  “是嘛!”
  曹操弯下腰,整个身子凑到前,像是在仔细的观察着这条玉带。
  他的话语也是不露痕迹。“这条玉带白玉玲珑,其上碾成小龙穿花,背面是上好的紫锦,好看,好看…”
  曹操一边夸耀着这玉带,一边大笑出声…简直一副十分喜爱的模样。
  “曹司空…这…”
  董承担心曹操看出端倪,忙提醒道,“这玉带毕竟是陛下赐予的,曹司空还是莫要…”
  他本想说莫要取笑,亵渎了陛下的好意…
  话还没脱口,反倒是被曹操抢先一步。
  “董国丈?不介意,我曹某人穿戴下?试试吧?”
  啊…啊…
  原本强作镇定的董承再也无法淡定了,他有一种预感,曹操是有备而来,而且…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这条玉带…
  “曹司空…这…”董承急忙摆手摆手。
  可曹操俨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大喝一声,一字一顿的喊出两个字——“拿来…”
  伴随着他声音的是许褚诺大的手掌。
  只见得许褚一挥手,也不见如何用力,这玉带已经被抢了过去,递给了曹操。
  曹操则是双手提起,对着日光细细的查探,似乎没有发现什么异样,曹操索性穿在自己身上,笑着问道。“大家伙儿看看?大小怎么样?我曹操穿着可还合适吗?”
  “别说…曹司空穿着还真挺合适的。”许褚笑着回了一句,紧接着,一干虎贲士卒纷纷称赞了起来…
  曹操顺势将目光缓缓的移到董承的身上。“陛下赐给董国丈这玉带,我曹某人很是喜欢,董国丈转赠给我如何?”
  呼…
  肉眼可见的,董承长长的喘出口气,整个人显得有些紧张。
  不过很快,他迅速的遮掩住心头的情绪,连连摆手。
  “曹司空…这玉带是陛下赐给的,我哪里敢转赠给别人呀,这不是…不是大不敬嘛!若是曹司空喜欢,且去禀报陛下,陛下必定会赐给曹司空一条一模一样的,这样传出去也更好听些嘛!”
  董承也是无奈了,他唯有抛出“名声”攻势…
  董承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你曹操虽然跋扈,虽然权倾朝野,可你也不能随便就抢了陛下赐给的锦袍玉带,好歹也得给陛下点面子不是么?否则传出去,你可就真的成了第二个董卓了。
  “噢…”曹操故意露出一份沉思的模样。
  名声这玩意,以前他在乎。
  可易兄有一句话说的好呀,曹、袁决战在即,这一战的胜败直接关乎到未来五百年的历史。
  这个时候可不能去讨美名,必须要务实,必须要把一切潜在的隐患迅速的扼杀在摇篮之中。
  想到这里,曹操眼眸一眯,一抹锥处囊中的锋芒乍然浮起。
  连带着,他的话语也变得冷冽了几分。
  “董国丈受陛下的这条玉带,又不肯转赠给我,难道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么?”
  延迟冷峻…
  咻…
  这一句话传出,董承大惊失色。
  他顿时只感觉后脊梁骨冷飕飕的,偏偏,豆大的汗珠还一刻不停的开始凝聚在额头上,迅速的滑落…
  “曹司空…你若是喜欢,留下即可!”
  董承的话音都在发着颤,他的手心中满是汗水,即便如此,他依旧是强作镇定,最起码在表面上没有露出一点点的破绽。
  “哈哈哈哈…”曹操笑出声来,他其实是想诈一下董承的。
  可看样子,董承的表现虽然紧张,却不像是有假。
  曹操摆摆手。“罢了罢了,既然是陛下赐给你的,我哪里能夺爱呢?”
  说着话,他又把玉带取了下来递给了许褚。
  可就这么一脱,一递的档口,曹操猛然间想起易小天的叮嘱,对,就是临行前,易小天那句漫不经心的话——如果要搜,就搜的仔细一点!
  呼…搜的仔细一点!
  曹操的眸子一下子又眯了起来,连带着他给许褚使了个眼色。
  许褚待在曹操身边许久,他哪会不知道曹操的意思…
  当即接过玉带,却好像不小心因为用力过猛,一下子将玉带撕开了。
  许褚的力气太大了,别说是区区一条玉带,就是一个人的脑壳,他都能轻松掰开…
  “啊…不好意思,撕扯坏了。”许褚敲了敲脑门,嘴上道歉,整个眉头却是扬起,像是在笑。
  呃…董承都快哭了!
  他甚至顾不上去责怪许褚,因为,他也不知道,这玉带内到底藏着什么!
  却在此时。
  一封薄薄的素绢呼之欲出,其中隐隐带着血迹。
  原来,这封大名鼎鼎的“衣带诏”正是藏在玉带背衬后的夹缝之间…
  诚如易小天讲的那样,表面上看似没有丝毫缝合的痕迹,可仔细搜,还真的有惊喜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