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分道扬镳者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分道扬镳者
  曹丕流汗还只是一回事,他的内心其实完全明白崔琰所说的事情究竟是多么的大逆不道。
  说是自己可以在继承了曹操的家业之后,再尊立天子,扶植汉室,但这件事情,根本就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就光是看那些围绕在曹操身边的人吧,心中真正对于汉室还有留恋的人还有几个?
  荀彧算吗?除了荀彧呢?
  “二公子不必担心后果,大不了失败之后,我与崔公替你去死,当然在那之后,就要请二公子自求多福了,若是胜出的某位公子执意要置您于死地,您现在就合计着退路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司马懿这个时候又趁着曹丕心神不宁,说着风凉话,曹丕白了他一眼,没有心情搭理对方,只是沉默的考虑着。
  其实到这里,崔琰就已经是胸有成竹了。
  因为按理说,如果曹丕真的一心向着他的父亲,在自己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曹丕就应该立刻拒绝他的提议。
  但是曹丕没有。
  也就是说,崔琰的猜测是成立的——曹操不是一个好父亲,但究竟到了什么程度,且看曹丕现在的反应就好了。
  为了保命,或者说,为了获取继承权,曹丕完全可以向着背离曹操夙愿的方向前进。
  当然…这里其实还有另一种念头,崔琰没敢去想,他现在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找到曹丕,从未来下手,这是崔琰能够想到翻盘的唯一希望。
  然而…他可能也低估了自己的这位便宜徒弟。
  事实上,此刻的曹丕之所以沉默,就是因为他正在权衡利弊。
  曹操死后的事情?曹操死后,如果自己真的已经成了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从现在他就开始培养自己的党羽,到那时,还不是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
  至于尊立汉室?
  曹丕笑了,他之前就隐约觉得许都的那些围着刘协转的大臣实在是无药可救。
  小时候他不是没有见过刘协,说实在的,曹丕不是一个自卑的人,见到刘协的第一面,他就觉得对面那个怯懦甚至怕生的同龄人,不过是有了得天独厚优势,能当上皇帝,完全是因为他祖上的原因。
  打心底里瞧不起刘协的曹丕,现在得知刘协已经被自己的父亲秘密拿下了,那……
  那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所以曹丕笑了,他一笑,对面的崔琰则皱了皱眉头:
  “徒儿,你的打算是什么?”
  崔琰开口问道,而曹丕则是笑呵呵的回答:
  “老师,且容我先问一句——”
  “请便…”
  曹丕扭了扭自己僵硬的脖子,长舒了一口气,一扫此前的沉闷,露出了相当自信的表情:
  “老师怎么能够保证你们就真的能够保证我的胜出?”
  “就算四弟那边,老师您不会去多加干涉,可您难道忘了,还有大哥的存在?”
  “大哥那边本就积累了无数的信任,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您难道不知道大哥背后站着的那位,是什么身份吗?”
  曹丕这句话,基本就是点到了今天这番谈话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上。
  曹昂背后的人是谁?
  可能只有跟曹操不怎么熟络的人才会觉得曹昂能够在那么多人心中站稳脚跟的原因是因为他早年间做的那些出彩事——实际上曹丕对于自己大哥的背景心知肚明。
  “易小天……吗?”
  崔琰眯了眯眼睛,平静的说出了易小天的名字。
  曹丕耸了耸肩,俨然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还是那句话——他大不了就逃嘛,没什么的,可现在他是彻底吃准了崔琰的痛处——崔琰已经等不起了。
  自从知晓了天子已经被曹操替换之后,崔琰那是茶饭不思。
  苦苦思索着对策之后,最终给出这样的一个计划,已经是他的极限了,至于再拖延下去,看一看局势发展的情况?他哪有那个资本?
  然而,没等崔琰说话,一旁的司马懿却笑了起来。
  这让曹丕相当的疑惑。
  “易先生乃是大公子的师长不假,但是…作为大公子的同窗,我倒要说上一句——先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明确表示,自己是站在大公子那一边的。”
  “甚至…要我看,当年我与大公子还有德祖三人一同拜于先生门下,他言下之意,就是为了让我们未来能够多点开花——不然就以先生那超然的地位,二公子您觉得如果他公开支持了大公子,丞相哪还会像现在这般沉默?”
  作为当年曾经跟随易小天学习的人,司马懿对易小天的尊敬依旧。
  但……与当年那个虚心好学的司马懿比起来,现在的司马懿举手投足之间都带着一种邪气。
  还是那句话——时间能够改变很多东西。
  “而且,二公子,有句话不瞒您说,您不是一直都在猜测四公子那边的情况吗?”
  “怎么?”
  一听司马懿要说起曹植,曹丕突然皱起眉头来。
  对于曹植,抛开继承权的争夺不谈,曹丕内心对于他的提防才是最重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曹植那四溢的才气,让从小哪怕刻苦钻研诗词经义的曹丕也倍感压力。
  要说曹丕是个彻头彻尾的优等生的话,曹植那就完全是天才的姿态——明面上两人在文学上的造诣还看不出什么差别,但……
  自从曹植当年年纪轻轻以一首《登台赋》技惊四座起,曹丕现在所掌控的邺三台内就不断的传出盛邀曹植前来的意愿。
  这让曹丕其实相当的烦恼。
  他不嫉妒别人的地位,甚至不嫉妒旁人多么受欢迎,可是……可是曹植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让自己倍感压力,这让曹丕简直无法忍耐。
  因而…虽然曹丕没说,但比起曹昂那边的压力,曹丕反倒更加关注自己身边的这位四弟。
  正是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司马懿专门挑着曹丕最敏感的事情说了起来:
  “实际上,四公子那边也有人再做和我们同样的事情哦。”
  “你说什么?”
  曹丕目眦欲裂,一下子就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