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洞房花烛!(求票)

  “虽然是长短句,可也是没有争议的千古绝唱。”
  “此诗只应天上有啊,人间百年能一见,都是大幸。”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到妾身心坎里去了。”
  “古往今来,写月诗词中,此词当之无愧的第一!”
  ……
  众宾客惊叹纷纷。
  杨氏身旁,太子妃的姐姐和妹妹,美眸一瞬不眨地盯着太子殿下离开的背影。
  敬叹的同时,瞳孔深处也不由自主流露出几分落寞之意。
  想当初,元宵之夜。
  太子殿下明明同时看到了她们姐妹三人,为什么就偏偏选中了二小姐呢?
  孔长秋看向李泰道:“魏王殿下文采斐然,世所周知,不知魏王以为太子殿下这首吟月词如何?”
  “自然是前不见古人的千古名篇。“李泰据实而言。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不可能睁眼说瞎话。
  但他还是不想承认,李承乾在他最自负的文采上超过了自己,于是面无表情道:“诗词小道耳,仅能陶冶性情,于治国安邦并无大用。”
  听闻此话,不少宾客眼中都暗自闪过哂笑之意。
  以前魏王要收买人心,博取名声的时候,就给自己立文采卓然的人设,养一帮人修书。
  现在比不过了,就说文采没用,诗词只是小道。
  这双标未免也太明显。
  孔长秋呵笑:“魏王殿下,可曾想过有些东西,并非你自己赢的,而只是太子殿下不想争,所以让给你了?”
  “此话何意?”李泰双眼陡然眯起。”告辞!“
  孔长秋笑而不语。
  他是孔家嫡子,并不担心得罪魏王的后果。
  凭着孔圣人的遗泽,天下谁当皇帝都得对孔家以礼相待。
  而在魏王和太子之间,他自然更喜欢刚刚帮他实现愿望,得到了一首咏月千古名诗的太子。
  他觉得自己欠太子一个天大的人情。
  如果他是女子,肯定以身相许了……
  “咦,长孙大人在做什么?”
  宾客中有人惊疑出声,因为看到长孙无忌提笔在李承乾留下的诗纸上写字。
  “贞观十一年中秋,余参加太子婚宴,望明月而感思吾妹文德皇后,故请太子殿下以月赋诗,纪念亡母,终成此篇……”
  嘶!
  周围倒吸凉气之声,此起彼伏。
  都被长孙无忌的脸皮之厚,给惊到了。
  这完全就是生碰硬蹭啊!
  “去,找人裱起来,老夫要将之当传家宝。“
  长孙无忌在词头又写了自己编造的序后,还不忘盖上私印,然后小心卷起,递给随从。
  到了他这个层次,位极人臣,权势滔天。
  现在最想求的,也无非就是一个百世流芳的身后名。
  这首以中秋明月为题的水调歌头,注定要名传千古。
  而他留着这张真迹,将来后世之人谈起这首词的原委时,怎么也略不过他长孙无忌的名字了。
  …………
  洞房,花烛。
  李承乾的太子妃独自坐在雕花暖床上。
  身穿描金绣银,绿色丝绸缝制而成的凤衣。
  唐制的婚俗是男服绯红,女服青绿,李承乾尽管看着不顺眼,却也只能接受。
  武照秀发梳成飞天髻,步摇金钗上满是珠玉,映得玉容娇美若仙。
  烛影摇红,李承乾举起桌上的两杯合苞酒,走过去递一杯给自己的太子妃,交杯饮尽后,才坐下来笑吟吟地看着她。
  “看什么,不认识了么?”
  “自然认识,但穿嫁衣的你就只有今晚能看到,本宫自然要多看看,牢牢记下。”
  “那倒不必,太子哥哥喜欢,照儿可以每天晚上都穿给你看。”
  武照主动伸手,将发髻上的步摇、金钗一一摘下,一头青丝瀑布般泻下,平添几分柔美。
  接着,她一边弯腰替李承乾除去鞋袜,一边似笑非笑道:“照儿听邀月和怜星说过,太子哥哥喜欢让她们穿着各种衣裳翻云覆雨。”
  “咳咳……”
  李承乾差点被一口唾沫呛过气,没想到在外人面前以雍容娴雅著称的太子妃,竟然连这也知道。
  “别听她们胡说,本宫只不过是怕她们着凉。”李承乾严肃解释道。
  武照脱掉鞋袜后,开始帮他解开腰带脱衣,就像一个贤惠妻子该做的那样。
  同时不经意间,轻描淡写道:“她们还说不管穿什么,最后肯定都被太子哥哥一指磨灭成灰。”
  “……”
  李承乾“恼羞成怒”,一抄手将新娘拦腰抱起,放在锦被上。
  学着她之前的步骤,开始替她轻柔地褪去了鞋袜。
  一双晶莹的玉足顿时展现在面前,十根柔美的脚趾都蜷曲起来,不知是激动还是害羞。
  “比邀月和怜星的好看吧?”
  太子妃娇笑,带着三分妖冶,七分自信。
  李承乾冷哼:“一般般吧,本宫绝对没有恋脚的癖好。”
  “太子哥哥,别让照儿等了。“
  武照双臂环住李承乾的脖子,嘴角微弧,美眸清澈,喜中含笑,温柔似水。
  此情此景,洞房花烛夜……
  李承乾若还坚持那条成年的界线,无疑就是禽兽不如。
  事实上,在大唐女子十二三岁嫁人的都有,而武照这个年龄的甚至普遍可以生儿育女了。
  长孙皇后就是十三岁嫁给李世民,十七岁生下长子李承乾!
  摇曳的红烛火光中,一对新人在床榻上如胶似漆,颠鸾倒凤。
  一刻也不愿分开……
  直到黎明时分,太子妃才不情不愿地陷入沉睡。
  但还是如八爪鱼般趴在太子身上。
  一个时辰后,邀月和怜星出现在床前。
  身后还有数名蝶簪卫宫女,手中端着铜盆、丝巾等洗漱用品。
  李承乾主动起身,他早已习惯了,丝毫不觉尴尬。
  武照娇弱无力,半睡半醒间,任由怜星替她拭汗更衣。
  然后坐在妆台前,让邀月化妆描眉……
  直到二人离开东宫,准备前往太极宫觐见父皇时,太子妃才终于打起精神,恢复往日神采。
  ……
  “儿臣拜见父皇!”
  见到李世民后,李承乾自是和武照一起行礼问安。
  “好了,起来罢,照儿是良配,承乾你切不可辜负她。”
  李世民让太监将夫妇二人扶起,威严的面容上难得露出笑容。
  “是,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李承乾连忙应是。
  李世民忽地抬头,看向对面墙壁,那里挂着一幅长孙皇后的画像。
  许久。
  才似入梦初醒般,低声道:“可惜你母后不在了,她今天若能看着你们,不知道会有多开心。”
  李承乾默然。
  尽管他没有“亲眼”见过长孙皇后,但从这具躯体原主人那里继承来的记忆,却让他对长孙皇后也有十分深厚的感情。
  “昨天那首水调歌头写得很好,朕很喜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李世民幽幽叹道:“你我父子,恐怕以后也只能千里共婵娟了。中午留下吃饭吧,薛万淑送来奏章说营州如今一片混乱,你们不必为朕祝寿,三天后便启程去辽东赴任吧。”
  …………
  PS:求月票、推荐票!!
  感谢书友催更大圣、天天希希、一败涂地456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