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第一代打字机

  实际上不仅仅是儒家,任何所谓的教派,都会根据人的不同需要而产生改变的。
  就拿佛教来说,其实在不同的国家是不一样的。
  当年李月辰在日本训练的时候,就发现那边的和尚居然可以结婚,可以留头发,还能喝酒吃肉,跟普通人几乎没什么区别。
  这就是环境不同导致宗教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和改变。
  实际上,无论是宗教还是学派,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可依法治国,需要将律法不断细化才行吧?”李显反问道,“到时候各种条款律例越来越多,普通民众,哪有空去学习那许多?”
  “所以到时会出现一种新的职业——状师!即帮助普通人打官司,以及理解法律要点的职业!”李月辰端起茶杯,轻声回答道。
  “这也是为何行省制度开始施行之后,大理寺职权改变的原因所在。”
  说到这里,她放下茶杯,靠在椅背上,翘起了二郎腿:“日后官僚机构的职能范围也要跟着细化才行。”
  李显一只手撑着下巴:“也就多亏了如今朝廷还算有钱,若是在我等幼年时期,哪能养得起如此庞大的人员。”
  “阿兄放心,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李月辰笑了笑,“有我呢!”
  这话若是别人说出来,估计只会引发一阵嘲笑。
  但既然是李月辰说的,那就只会引起众人的期待。
  多年来,李月辰可谓是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国家,她说的话,自然没有人敢不相信。
  ……
  第二天正好是学校开学的日子,上午,李月辰刚刚来到教室,就看到了孩子们期待的眼神。
  “嗯?刚刚放完假,为何就这般看着我?”李月辰靠着讲桌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李仙惠代表孩子们回答了问题:“姑母,此次出征,我等可能跟着去?”
  “那是自然,想不去都不行!”
  李月辰一下子笑了起来:“你等身为皇族,将来基本上都是军官,有这等机会,自然还是亲临前线学习一下为好。”
  军校的孩子,有这种机会当然是要带他们过去看看的。
  当然了,考虑到他们都是孩子,自然不会让他们去亲自上战场。
  只是跟皇帝一样,在大后方观察就好,同时也要在指挥部学习指挥与战术的部署。
  听到李月辰的回答,孩子们都齐齐举手欢呼一声。
  “好了,开始上课!”李月辰拍了拍桌子,让课堂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开学之后的第一节课对于老师来说往往是最顺心的。
  因为刚刚结束了假期的孩子们都还处在怀念课堂的思维之中,一般都会听的非常认真。
  今天李月辰的课只有上午,下课之后,就打算去兵部露个脸。
  现在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需要她处理的事情也比平时多了不少。
  还没来得及上马呢,小冬突然走了过来:“殿下,工程院来人,说打字机已经做出来了,希望殿下能去看看。”
  “哦?这么快?”
  李月辰感觉有点惊讶。
  打字机是去年才立项的,原本计划应该要两三年才能搞出来的,结果没想到这才一年时间就已经搞定了。
  “走,去看看!”
  这东西既然已经制作完成了,那必须去看看才行。
  于是当即跳上了马背,直奔工程院而去。
  因为距离不算太远,所以也不用狂奔,一路小跑着过去就行。
  一路上,李月辰还在和小冬以及自己的护卫们聊天。
  公主的性格一向随和,所以这帮护卫们平时没事了也会跟她聊天。
  “说起来,今年到目前为止,好像只下了一场雪?”李月辰抬头看着天空。
  现在都已经正月十八了,但是今年自入冬以来好像仅仅下过一场雪。
  “回殿下,的确如此。”尹喽茹回答道。
  李月辰微微点头:“那看来这段时期的气候确实不错。”
  实际上,早在二十多年前,李月辰就思考过这个问题。
  因为当时长江流域还有象的存在,所以她就推测过这个时代的气候应该比未来要高出一些。
  “仔细想想,似乎这几年冬季的雪都不算太多呢。”小冬也进入了话题。
  “如此说来,我还算是赶上了好时候……”李月辰喃喃自语着,今天这个话题,让她突然想到了一个大问题。
  这个还是应该跟家里人好好聊聊才行。
  ……
  因为来之前已经有护卫过来通知了,所以李月辰到了工程院之后,裴匪舒已经在门口迎接了。
  “见过公主殿下!”
  “免礼,听闻那打字机已经制作完成了,本宫特意过来看看。”
  “是,殿下请随我来!”
  裴匪舒带着她来到了一号实验室,王钢蛋等一帮主要制作人也已经在这里等待着了。
  而他们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台两个电饭煲那么大的,黑漆漆的机器。
  因为包裹着外壳,所以看不到内部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但在这个时代,多少显得科幻了点。
  略微抬了抬手,示意周围其他人免礼,随后李月辰便走近了观察起来。
  这打字机的大小等于两个并列起来的电饭煲,估摸着还是有点重量的。
  正面是一个键盘,跟李月辰印象中的键盘排列并没有任何区别。
  但每个按键上贴着的木头片上却刻着更多的符号。
  除了英文字母和数字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偏旁部首。
  键盘上面是个凸起来圆形外壳,外壳中间有一条缝隙,贴着一块玻璃。
  玻璃中显示着一排全部都是提手旁的字符,顺着玻璃缝隙往里看,也能看到一些其他滚轮。
  上手摸了一下之后,李月辰问道:“可能使用?”
  王钢蛋点点头:“可以,油墨已经灌进去了,殿下尽管尝试。”
  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张崭新的纸放在了键盘上方的缝隙之中。
  于是李月辰开始在键盘上寻找按键,找到“戈”字旁的按键按下。
  机器内部滚轮开始旋转,一秒钟不到,玻璃缝隙里面显示出了相应的字:找,划,战,伐,戏,我,戮……
  李月辰按照顺序按下了数字按键,“啪”的一声,一个我字便清晰的出现在了纸上。
  随后又继续按下其他的按键,机器内部的滚轮不断地旋转,一个字一个字的出现在纸上。
  当第一行打满之后,按下回车键,纸张便会向上抬一点,另起一行。
  按下空格键,便会往左边移动半格。
  连续按下了多个键位之后,一行字便被打了出来:我叫李月辰,是大周帝国的公主。
  打完之后,李月辰将其拿出来仔细看了一下。
  字体清晰,没有晕染,关键是字形还极为漂亮。
  毕竟这字是按照李显的版印出来的,一手漂亮的楷书。
  经过这么一句话的测试,李月辰点了点头,感到非常满意。
  但要说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就是不能打错字,否则是无法修改的。
  可这也算不上什么问题,就跟手写一样,多集中注意力就好了。
  “好好好……”
  李月辰连续不停的点头,“当真是想不到,居然这么快就做出了实物!当给一个集体一等功!”
  王钢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多谢殿下夸赞,这都是兄弟们……”
  “嗯,做得好就是好,不必推诿!”李月辰点点头,“说起来,此物造价几何?”
  旁边的裴匪舒马上回答道:“回殿下,有殿下提供的图纸,倒是没有投入太多……此物也算一次成型,造价在一万贯上下……”
  “一万贯……”
  李月辰微微皱起了眉头,要是按照科研的角度来说,这个价格确实不贵。
  不但不贵,甚至可以说是很便宜了。
  但问题是这图纸她拿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产品了,其中的难点基本上也都标注出来了。
  在知道答桉的情况下研究一款这样的机器出来,造价都花了一万贯,那可就有点贵了。
  要知道,如今王钢蛋是少将军衔,他一个月的工资和津贴等各方面补助加起来,差不多才一贯钱。
  也就是说,造一台打字机,他要不吃不喝八百多年才能买得起,这属实有点贵的离谱了。
  最近这些年,因为粮食产量的增加,东都这边的米价是一斗十二文,即十二枚铜钱。
  这样的价格,属实太过离谱了。
  纵然说这种东西现在造出来肯定也不是给平民百姓用个的,但如此离谱的价格,一般贵族也消费不起啊。
  或许是看出了公主心中所想,裴匪舒眼珠转了转,轻声说道:“殿下,这第一台机器毕竟是纯手工制作,若是能将其中大部分零件改为机器打磨,应当能够让成本降低不少。”
  “如今都一万贯了,再降能从何处入手?”李月辰反问道。
  “回殿下,前些时日,我等再度对蒸汽机做了些改良,如今已经能完成刻字工作了。”裴匪舒回答道,“单此一项,便已经是大头了!”
  这个回答让李月辰一下子来了兴趣。
  这种打字机有八千多个字符,若是能将这部分工作交给机器来做,的确可以让工作量直线下降,而且速度也能有极大的提升。
  再加上键盘等其他的一些零件,说不定能真能让成本下降十倍以上。
  虽然价格还是有点贵,但至少对于贵族来说,也不是那么离谱了。
  “这样,你等好好计算一下,完了列个单子给我。”李月辰说道,“相信你等也知道,本宫即将出征,争取在出征归来之后,将此事完全定下来!”
  “是!”裴匪舒连忙答应下来。
  随后李月辰又问道:“蒸汽机做了改良,如今怎么样了?”
  说到这个,裴匪舒的神色变得有些骄傲了起来:“回殿下,根据我等这些年的尝试。这蒸汽机爆炸的几率已经直线降低,目前可以完成钻孔,切割,刨花等简单工作,只是……”
  话到这里,他稍微顿了一下,随后才说道:“只是这漏气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有时难免动力不足……我等最近用牛筋来密封,但时间久了,温度太高,牛筋会融化……”
  李月辰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牛筋这种东西或许确实不错,但温度太高,恐怕直接就被煮熟了。
  看来在橡胶搞出来之前,这东西还是无法成熟。
  好在如今海南那边已经种植橡胶树了,若是顺利,明年应该就能弄出来一点做实验了。
  不过就算如此,当听到现在的蒸汽机已经可以完成这么多工作的时候,李月辰仍然感到欣慰。
  如此看来,今年战争结束之后,就能顺利的开启工业革命了。
  不过这件事情还是要跟老妈好好商量一下,工业革命一旦开始,各行各业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才行。
  ……
  第二天,李月辰的课在下午,于是早上练完功就来了集仙殿,跟老妈聊聊天的同时顺便蹭一顿中午饭。
  暂时结束了工作的李显端起自己的玻璃茶杯看了看里面的茶叶,有些遗憾的说道:“这年都过完了,却没看到几场雪,当真是憾事……”
  “说起此事,昨日我还与护卫聊起来了,”李月辰说道,“接下来的一百年,可能日子会相对好过一些。”
  曾经的李月辰对历史不怎么熟悉,但偶尔的时候,也经常看到一个词——小冰河期。
  后世的网络上都说明朝的灭亡就跟小冰河期有脱不开的关系。
  结合这句话,在这个时代的李月辰通过查看之前的史料,感觉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此话怎讲?”李显挑起眉毛问道。
  “小冰河期刚过去不久,气候回暖,接下来的一百年应当是比较暖和的时期。”李月辰一边说一边轻轻转动着自己的茶杯,“仔细想想,吐蕃那高原之地,国力能发展至今日,想来也与此脱不开关系。”
  李显一副你别逗我的表情:“吐蕃国力强盛,那不是因当年松赞干布雄才大略,这才……”
  然而李月辰却摇了摇头,直接打断了他的话:“按照古籍记载,吐蕃那高原之地应当是无法种植粮食的,人口也不可能太多。但如今的吐蕃人口暴涨,兵源充足,甚至还能去入侵西域诸国……那就说明一定能养得起如此多的人口!也就是说,如今的吐蕃,耕地数量比起古籍上要多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