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风门关急报

  “果然是重兵把守。”
  凌永和冷笑了声,目光落在那些守卫的身上。
  巡逻兵跑了,现在他们只需要面对这些守卫就行。
  “走!”
  好不容易创造出来的机会,凌永和自然不会放过,挥挥手,率先向着粮库冲去,
  樊广赫等人连忙跟上。
  偷偷的干活是不可能的,唯有强闯。
  至于放了火以后如何,眼下谁也想不了那么多。
  若不烧掉辽军粮草,整个风门关都将生灵涂炭。
  “杀!”
  暴露行踪后,凌永和直接挥手。
  “敌袭!”
  那些守卫反应却也很快。
  只瞧见凌永和等人,眼中便有杀意爆发出来。
  他们持着兵刃冲向凌永和等人。
  周围的守军也都向着这边聚拢过来。
  两方人马很快厮杀到一起。
  凌永和等人边砍杀,边埋头往里面冲。
  这些守卫都只是普通的兵丁,根本抵挡不住。若非是不断有人冲过来援助,估计短短几分钟时间就会被击溃。
  而即便一直有人跑来,却也仍是挡不住凌永和等人。
  这让樊广赫等人的脸上都露出激动之色来。
  胜利似乎就在眼前,远比想象的要简单。
  只要冲进去这粮库,到时候找地方放火,就能大功告成!
  混乱中,他们却是没有注意到,另外三处的动静在这短短时间内已然消弭于无形了。
  “哈哈!”
  一声狂笑猛然响起。
  有身影忽的出现在粮库那极高的围墙顶端,双手持刀,杀气腾腾,“四皇子早说你们这些渝猪会在被烧了粮草以后以同样的方法来报复,哈哈,果真是料事如神啊!”
  说罢,他直接从高墙上往下掠来。
  宗师高手!
  一时间,凌永和等人脸色都是难看到极致。
  有人不自禁瑟瑟发抖。
  之前一腔热血,只觉得前面纵然有千难万险也不怕。而现在,可是实实在在的死亡危机摆在面前。
  有一种叫后悔的情绪开始在心头蔓延。
  哪怕是樊广赫,此刻心里头也不禁是回想起当初在京都花天酒地,挥金如土的日子。
  这……就要死了么?
  “你们快走!”
  凌永和这时扭头对樊广赫等人低喝了一声。
  真有人向着后面看去。
  只随后,脸色变得更为苍白起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一人出现在他们的后面,手里提着刀,脸上挂着狰狞的笑。
  只怕又是一个不下于宗师境界的高手。
  那狗日的四皇子!竟然在这粮库安排了这么多高手。
  “啊!”
  只一愣神的时间,已有惨叫声起。
  那从墙头掠下来的辽国宗师已然掠到人群前面,只轻飘飘一刀,便将一个四品武师削了脑袋。
  翟阳州等人霎时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涌上背脊。
  “慢着!”
  就这时,凌永和猛地喊道。
  他双眼直勾勾盯着前面那个宗师,忽然扔掉了手中的刀,“我要见你们这里最大的那个人!”
  “将军!”
  有人惊呼出声。
  扔掉兵刃,这可是投降。
  “闭嘴!”
  只这个武师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被凌永和冷声喝住,“都给我把武器扔了!”
  斗下去,必死无疑。
  投降,兴许还能够有活着回去大渝的机会。
  翟阳州、尹玉堂、孙宇亭等人都深深皱眉。
  但到底,还是都相继扔下了手中的兵刃。
  虽然内心屈辱,但当热血被恐惧压制,在死亡的面前,这些都算不得什么。
  没谁愿意死在这异国他乡。
  正是那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哦?”
  那辽国宗师微愣,继而饶有兴致道:“看样子,你的身份在渝军中并不简单咯?”
  凌永和冷哼道:“我是风门关副总兵凌永和!”
  “副总兵。”
  辽国宗师砸吧砸吧了嘴,“也算不错了。”
  然后冲着那些兵丁道:“将他们都绑起来,随老夫送到城主府去!”
  “是!”
  一众兵丁连忙涌上来,将樊广赫等人都捆了个结实。
  ……
  又是一夜过去。
  兴庆郡兴庆府。
  做为兴庆郡主城,兴庆府自有一股子热闹氛围。只这热闹,到底还是不如内地许多城池。
  这是个靠天、靠地吃饭的年代,如兴庆郡这样环境较为恶劣的地方,注定没法拥有如沿海地区那样的繁华。
  “八百里加急!”
  “军情!军情!”
  一行共六骑,自官道远处而来,带起无数光尘。
  他们一路快马加鞭,一边呼喊不止,连喉咙都嘶哑了。
  路上的行人忙不迭分分让开。
  “这是出啥子事了?该不会是打仗了吧?”
  等这队骑兵过去,便展开了讨论。
  “只怕是的哟,你们刚刚瞧见没有,这几个骑兵都是满脸的焦急,除了打仗,还能是别的什么事?”
  “是呢是呢!只怕是辽军杀过来了!”
  “……”
  一股慌张的气息就这样慢慢蔓延开去。
  而那队骑兵,已经冲到了城里去。
  他们背负令旗,又是军情紧急,看门的城防士卒压根就不敢阻拦。
  “军情急报!”
  很快,这一队骑兵便到了兴庆府西北禁军经略衙门。
  大渝西北禁军经略使、开国郡公、骠骑大将军,最近又被赐封异姓王的许师道,寻常时便是在这里办差。
  到了这门口,纵然是传报军情的,也得被拦下来。
  有将领模样的人出来问了几句,只听说辽军大举进犯风门关,已是变了脸色,连忙领着人往里面跑去。
  直到二堂。
  有一群将领正在里面议事,
  才在外面,就可以看到里面一个个都是正襟危坐,气氛里透着压抑。
  “报!”
  那领路的小将在门外驻足,“有风门关急报!”
  “传。”
  里面响起一道沉闷的声音。
  堂内首座上,一个两鬓斑白,穿着和寻常富贵老翁没什么两样的老人淡淡摆了摆手。
  众将的目光都往外面扫来。
  “进去。”
  那领路的小将回头,低声说了一句。
  几个骑兵匆匆跑进大堂。
  只打眼一瞧,就能知道屋内谁最大。
  再看那摆在老人案桌上的虎符,心里更是有数,被樊嵊喊做“阿沁”的亲兵登时叩地喊道:“风门关告急!请王爷派兵援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