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三剑客

  张宣没有选择坐奔驰去羊城,路远忒累,坐的飞机。
  下午两点的飞机,四点多就到了羊城。
  陶歌接的机。
  张宣打量她一番就揶揄:“你今天怎么不穿黑丝?”
  陶歌说:“你想看的话,姐等会回家穿给你看。”
  张宣立马怕了,赶忙摆手:“算了算了,我就随便一说。”
  陶歌发动车子,说:“人世间我看完了。”
  张宣侧身:“感觉怎么样?”
  陶歌说:“挺好,是我喜欢的类型。”
  张宣点头,想了想说:“等会吃饭,我帮你介绍个人。”
  陶歌好奇:“谁?”
  张宣把袁澜和袁澜妹妹的事情说了一遍,问:“你觉得怎么样,方便不方便?”
  陶歌说:“袁澜我就不见了,让她妹妹过来吧,这事你别掺和,我找机会单独跟她妹妹认识就成。”
  张宣静了静:“麻烦你了。”
  陶歌一点也不客气:“你知道就好,不过这种事对我来说也不算什么,只是”
  话还没说完,她的手机开始嗡嗡嗡叫。
  陶歌看都不看,接起说:“喂,你好。”
  对方说:“是我,路远桥。”
  听到这个名字,陶歌语气瞬间变得不那么友好:“我在开车,给你10秒钟。”
  路远桥无奈:“别挂,给你打个电话不容易。”
  陶歌说:“还有5秒。”
  路远桥道:“三月下本书什么时候出来?”
  陶歌笑了:“我送给你们剑桥出版社两个字,呵呵!”
  然后挂了。
  电话再响,关机。
  张宣竖个大拇指,“你这脾气带劲。”
  陶歌不以为意,“中午你想吃什么?”
  “什么都行。”
  “那就到你们校门口吃牛肉粉,上次我吃了一次,感觉挺不错,我忽然有点想吃了。”
  “可以。”
  中大,南门。
  两人刚下车,准备过马路去对面的香辣牛肉粉面馆时,碰到了三个人。
  不,确切地说,是被三个男人拦住了去路。
  一寸头,一光头,一个大钢牙。
  寸头目光炯炯,看到张宣就两眼放光。
  光头其貌不扬,却很有辨识度,葛优躺就是这位老兄的杰作。
  至于大钢牙,呐,那就是大钢牙,没啥好说的。
  “你好你好,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张文,是一名演员,也是一名导演。我都在这守候三天了,今天终于你到了你真人,比报纸上的有气质,比电视上的好看。”
  寸头很是自来熟,走过来就双手握住张宣的手,一个劲热情。
  张宣懵逼,心说要不是知道你们三货是谁,就凭他的拳击功夫,特么的早就打的你妈都不认识了。
  Y的,咱现在好歹也是亿万富翁,不能让人随随便便靠近不是?
  陶歌眉毛紧蹙,第一时间悄悄拿出手机,随时准备报警。只是听到“张文”这名字时,紧张的心情才稍有缓解。
  张文的不要脸,把光头和大钢牙看愣了。
  出门时你张文吹的牛逼呢?
  说好的英明神武呢?
  就这?就这?
  纳头就拜?
  光头和大钢牙面面相觑,眼神交流:这么不要脸的样子真是不当人,我们也会啊。
  张宣装着恍然大悟:“哦?久闻大名,你导演过什么电影?”
  陶歌:“”
  光头偏头轻咳一声,看不过眼了,大人物没听过你的名字。
  大钢牙嘴巴忍了忍,忍了好几次才忍住没笑。
  张文这人挺坚强,压根不在乎,笑哈哈说:““阳光灿烂的日子”听说过没,一个小伙凭借这部电影拿了个威尼斯影帝。”
  陶歌这时说:“下雨了。”
  张文拍拍胸口,竖个大拇指道:“可不就是夏宇,这一名,这部电影我导演的。”
  光头再次咳一声,背身笑了,心想我不认识这人。
  大钢牙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张文这Y的刷新了他三观。
  张宣也被雷到了,不再逗他,“原来是你啊,这部电影我听别人说过,挺好的,可惜我一直没时间看。”
  张文趁热打铁:“有时刻可以去看看,获奖作品,值得拥有。”
  张宣算是发现了,以前觉得自己脸皮已经够厚,但跟这人比?
  嗐,他娘的骄傲了哎,完全是小巫叫大巫!
  突如其来的暴雨,越下越大。
  不到片刻功夫,刚才还干燥冒着热气的马路已经趟成了小河。
  张宣和陶歌坐在粉面馆里,一边吃,一边听张文说明来意。
  其实听到是张文时,陶歌就记起了这人。
  以前张文还找关系到人民文学出版社,让陶歌带个口风,说想拍电影“风声”,愿意出价2万块版权费。
  2万块虽然不多,但也不算低。
  毕竟老谋子拍摄电影“活着”,也只给了余华2.5万块。
  不过那是两年前,那时候张宣刚刚名声鹊起,地位和现在没法比。
  张宣前生看书看报,多多少少看到过关于张文这人的一些新闻。
  八个字总结:自恃其才,刚愎自用。
  本来嘛,他不想搭理的。
  只是人家一见面就笑,搞得不好断然拒绝。
  吃完粉就散,这是张宣进店时的想法。
  可他明显失算了,张文虽然是一个粗糙汉子。但不要脸时是真不要脸,放得下架子,说话又好听,俏皮捧场话都不带重样的。
  他娘的,张宣听得心身愉悦,差点飘飘欲仙。
  嘚吧嘚吧一大通,张文几大口把粉吃掉,又几大口把汤喝掉,临了嘴上沾满一层厚厚的红油,期待地望着张宣:
  “哥们,给个准话,我可不可以拍你电影?”
  张宣说:“我考虑下。”
  张文大手一拍桌子,咧嘴道:“应该的,应该的,我明天再来。”
  张宣:“……”
  明天再来,意思是要死缠烂打了?
  桌子在震动,老男人盯着张文看,心里在权衡,这样的自己可打几个?
  3个没问题,4个凑合,5个也可以拼一拼。
  租房。
  张宣开门进去就迫不及待洗澡,出来时陶歌对他说:“我刚才接到了一个电话。”
  张宣嗯一声。
  陶歌说:“是温玉的,她是来帮张文说情的。”
  “啊?”
  张宣很意外,“张文和温玉不是一层次的人吧,怎么会?”
  陶歌说:“温玉和刘晓x是一个地方的,还是刘晓x的朋友加影迷。”
  张宣砸吧嘴:“这样啊…”
  沉吟小阵,他说:“行,这个面子得卖。”
  陶歌听了点点头,从包里掏出一张支票:“这是1000万,人民文学给你的稿费。”
  张宣接过,看了看,问:“你回了趟京城?”
  陶歌说:“陪我妈去祭拜了一下外公。”
  接着她笑说:“我看到希捷了,挺清秀的一姑娘。”
  张宣没理她,拿着支票进书房,开始准备写作。
  从傍晚写到凌晨,拢共写了6200多字。还修改了三遍。
  出书房时,陶歌竟然还没睡觉,在厨房忙碌。
  张宣靠着厨房门问:“你怎么没回家?”
  陶歌转身:“你好像不欢迎我?”
  姐们,看破不说破好不好?
  张宣聪明地换个话题:“你在弄什么?”
  陶歌说:“做夜宵。”
  张宣不信:“你会做夜宵?”
  走过去掀开盖子一看,里面有三个菜。很明显是外面打包进来的,正在加热保温。
  张宣不屑地道:“啧啧,我还以为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呢?”
  陶歌没跟他计较。
  而是说:“姐晚上接到出版社的电话,有点事,明天得走了。今晚你陪我喝两杯。”
  张宣问:“什么事?”
  ps:求订阅!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