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谁为主?!

  当朝廷出现财政危机的时候,藩国所积蓄的财富就会成为美味的肥肉。
  所以在历史上,历代只要有藩国,朝廷都会想方设法限制他们,甚至从他们手里讨要钱财。
  或者直接就采取削藩的政策!
  朱棡满脸愁容的说道:“二哥,如果大哥还在的话,咱们肯定不用担心这个,可今天你也看到了……
  这位皇太孙殿下可不是任人拿捏之辈,今天是老四,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是我们了!”
  朱樉看着他,警惕的说道:“我警告你,现在绝对不能有任何不该有的想法!父皇的脾气你也知道,
  大明的储君已经确立了,是任何人也动摇不了的,谁要是敢在这个时候出幺蛾子,父皇绝对不会轻易饶了他!”
  “二哥,瞧你把我给想的,我哪儿敢啊!”
  “不敢那是最好!不是我小瞧你,现在允熥占据了大义的名分,任何人都无法动摇!
  就是我、你和老四,咱们三个绑在一块也不是他的对手!真把他惹急了,以后等父皇不在……”
  “唉,二哥,我担心的就是这个……,你说他要是登基做了皇帝,会不会……”
  朱樉也满眼复杂的说道:“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朱棡挠挠头说道:“那以后咱们怎么办?”
  朱樉回答说道:“还能怎么办,不要和皇太孙为敌,不要和他对着干,不要对他和朝廷产生威胁。”
  “我看允熥做事虽然霸道了一些,可也不是不顾念亲情,只要咱们安安心心、本本分分,想必他也不会拿咱们开刀……”
  “唉,二哥,看来以后真的不能再把他当做侄子看待了,以后得敬着了……”
  “你明白就好,早点认清现实免得吃亏。”
  朱棡没有再说什么。
  不过在他的心里已经产生了一些变化。
  自己的侄子长大了,从今以后他就是君,自己就是他的臣子。
  二哥说的对呀,人有时候确实应该认清楚现实啊……
  ……
  “啪!”
  “啪!”
  在京城的燕王府中,从书房之中传来瓷器被砸碎的声音。
  一脸铁青的燕王朱棣手按着书案,胸膛不住的起伏,正在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
  此时姚广孝手里面捻着一串佛珠,跺步进到房中,然后拿起茶案上的水壶倒了一杯茶,放到燕王朱棣面前。
  朱棣心中气恼,猛然抓起茶杯狠狠的扎在地上!
  接着坐在椅子上,双眼冒火,显得非常愤怒。
  姚广孝丝毫不以为忤,又倒了一杯茶,继续放在他面前。
  这次朱棣没有再摔,眼睛盯着前方,寒声说道:“大师都听说了?”
  姚广孝坐到书案旁边的椅子上,心平气和的说道:“老衲听丘福和朱能说过了,知道燕王殿下今天在户部受了气,所以特地不请自来。”
  “大师莫非是想安慰小王不成!”
  姚广孝坦然的说道:“老衲并没有这个打算,只是想要告诉殿下,你只不过是一个藩王罢了,将来继位成为皇帝的乃是皇太孙殿下,他是君,你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今日皇太孙殿下的所作所为就是一个做君王该做的,而殿下所承受的,也是一个做臣子应当承受的!区区一点羞辱算得了什么!”
  “还没有让殿下去死,也没有把殿下全家上下满门抄斩,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殿下非但没有叩谢隆恩,反而在这书房里面大发雷霆,实在不妥。”
  朱棣盯着他,生气的说道:“大师确实不是来安慰小王的,而是来羞辱小王的吧!”
  姚广孝面无表情的说道:“老衲既非安慰,也非羞辱,只不过是陈述事实罢了!殿下听得进去也罢,听不进去也罢,都无关紧要。”
  顿了顿又说道:“燕王殿下,老衲想要提醒殿下一声,以后这种事情经常会有,而且比今日的羞辱要严重十倍百倍,甚至千倍万倍!希望殿下心中有个酌量。”
  “砰!”
  朱棣愤怒拍案而起说道:“这算什么!下棋就下棋,耍赖就耍赖!我都能忍,可他还自己制定规矩,还让所有人都按他的规矩来!这是颠倒黑白!这是指鹿为马!”
  “不错,你怎么说都行,但是皇太孙殿下确实有资格制定规矩,也有资格让朝臣们遵守他所制定的规矩!这就是君臣的区别,燕王殿下难道不明白什么叫做帝王心术吗?”
  朱棣此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所有的愤怒倾泻一空,所有的怒火也随之洇灭……
  缓缓的做到椅子上,眼神里面满是空洞,
  过了良久才说道:“秦王、晋王、和我,所有的藩王还有朝中的大臣都认为应该接受倭奴的好意,与他们建立宗藩关系。”
  “只有稳住了倭寇,朝廷才有兵马和精力全力对付蒙古人,可是这样正确的提议他却没有放在眼里。”
  “我能够看得出来,他甚至还想要与倭奴交战!大师,难道不听正确提议,一意孤行,这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吗?”
  “我今日在户部之所以主张与倭奴国建立关系,就是因为不想让倭寇打岔大明对蒙古人的战局,一旦把倭奴国变成敌人,让他们联起手来,那大明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姚广孝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道:“皇太孙殿下是君,因此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朝廷大事,任何人都无法拦阻,这就是做君主的权威!”
  朱棣的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出话来。
  因为他他想说做皇帝真好啊……
  同时也有很多的辛酸和无奈,
  就像姚广孝所说的,就算皇太孙不听从正确的建议,也不顾众人的拦阻,非要一意孤行,众人又有什么办法呢?
  作为一个才能卓著的皇子,朱棣有他处理事情的想法。
  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讲,朱棣的很多想法与朱允熥都是相似的,例如都认为北方的敌人是最有威胁的。
  但在如何对待倭寇的这件事上,朱棣毕竟没有后世的眼光,看不到倭奴国的可恶!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蔓延在朱棣的身上。
  这就是臣子的无奈啊……
  只有做皇帝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守护大明。
  或许,这就是许多人想登上那个宝座的原因吧……
  ……
  此时在户部大堂之中,只留下了朱允熥和他的亲信。
  朱允熥开口问道:“和诸位亲王狩猎的日子是哪一天?”
  徐辉祖回答说道:“回禀殿下,是初十,再有四天。”
  朱允熥吩咐说道:“盛庸,耿睿,你们二人前往会同馆,去告诉倭奴使者,请他们一同参加狩猎,就说大明的皇太孙想看看他们的本事如何,有没有资格成为大明藩国!”
  “是!属下遵命!”
  二人起身领命答道。
  众人能够感受到朱允熥身上散发出来淡淡的杀气。
  不过皇太孙殿下并没有名言,而且旨意已经下了,众人也不好说什么。
  朱允熥又吩咐说道:“齐泰、铁铉、暴昭。”
  “属下在,请殿下吩咐!”
  “你们三人前往兵部、礼部和刑部,给我当着所有人的面,申饬他们一番,给他们长长记性!”
  三人犹豫了一下,要知道一下子申饬六部其中的三部,而且还都是位高权重的尚书侍郎,这影响可太大了!
  这就等于把朝廷一半的政务部门责备了一遍!
  不要说是在古代,就是后世,也是非常严厉的!
  用不了一两天的功夫,京城所有的官员都会知道!
  他们也都会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想到殿下的用意,三人还是领命说道:“是!属下遵命!”
  徐辉祖有些忧虑的说道:“殿下,此举是不是影响太大了?”
  朱允熥却毫不在意的说道:“我要的就是影响大!”
  眼睛微微眯起,继续说道:“我是个晚辈不假,年龄小也不假,可他们却不能轻视,更不能忘了谁才是未来的皇帝!”
  看了看众人,朱允熥吩咐说道:“从今日开始,我倒是想看看有谁还敢与亲王接触!”
  一句话,说得众人心中一震!
  ……
  坐在刑部的公房里面,虽然书案上摆放了一堆的卷宗,可是尚书杨靖根本无心观看。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如何抉择的问题。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们三个大臣和亲王一同进了户部,又和燕王朱棣的观点一致,这实在有些犯忌讳了!
  他自己毕竟是一部尚书,在朝廷里面地位很重,而且也确实没有别的意思。
  如果这样就要上请罪奏章的话,未免有失颜面,也有失大臣的体统……
  可如果置若罔闻,就让今天的事情这么过去了,不知道皇太孙是否……
  唉,难啊……
  最终还是铺开了一道空白奏章,提起毛笔在上面书写了起来。
  这件事与法虽然无碍,但是于礼,却有很大的关系。
  “部堂大人?”
  杨靖见是刑部的下属官员,便问道:“你有何事禀报?”
  这位官员说道:“大人,商贸司员外郎铁铉奉皇太孙之命前来,正在大堂里面。”
  杨靖一愣:“他来干什么?”
  “属下不知,衙门里面所有的官员也都在大堂听候差遣,就等部堂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