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钉到耻辱柱上!

  铁铉也说道:“是啊殿下,衍圣公这个名号虽然没有什么实权,可却是天下读书人的目光所在,若是能够保留,也有利于殿下收服人心!”
  朱允熥点点头,说道:“你们所说,我会参考的……”
  二人总算是喘了口气,赶紧行礼道:“多谢殿下!”
  如果换一个听话的人做衍圣公,把他当作傀儡立起来,
  再除去孔家一切的特权,那衍圣公只不过就是个吉祥物而已!
  这样一来,不但文武百官不会拦阻,所产生的影响也不会那么坏!
  毕竟在这个时代,尽管心中鄙夷,尽管不愿承认,可也不得不说。
  读书人也是天下根基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大部分!
  这也正是做皇帝的要笼络读书人的原因!
  如果皇帝非要与天下读书人对立起来,那是极不明智的!
  就算朱允熥拥有后世人的想法,也明白先进的社会制度,可要想发生变革,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啊!
  步子大了,容易伤着胯骨……
  朱允熥请他们起来,这才看着二人问道:“那么,以你们之见,该如何对付孔家?”
  你们建议我听了,现在但是你们出力的时候!
  二人知道自己根本躲不过去,而且作为殿下的心腹,出谋划策本来就是应有之举。
  齐泰思索了一下,行礼说道:“殿下,想要处置孔家,第一件事就是要落实孔家的各项罪名!”
  “百姓状告孔家的那些罪名应当不假,而且殿下也派遣刑部和都察院前往山东,应当能够查明孔家的罪行!所以这一点不必多说。”
  朱允熥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道:“既然你这么说,那肯定还有其他计策了,那就别藏着掖着了,说说吧。”
  “属下不敢……”
  齐泰脸上也露出一丝凶狠,道:“孔家这累累罪行,如果真让他们逃过大明律法,真是愧对百姓!
  不过,还要让文武百官、还有天下人对孔家的罪行深恶痛绝!因为光凭罪行,难免有人会觉得可以法外开恩,可以凌驾于大明律法之上,他们就会对孔家心生同情!”
  “所以必须要让别人明白,处置孔家不为其他,而是他们罪有应得!”
  铁铉接过来,眼睛之中也露出凶光说道:“齐泰的意思就是要想方设法毁了孔家在人心目当中的形象!
  要让天下人都觉得孔家是藏污纳垢,是最大恶极、残暴不仁……”
  “孔家的名声在天下人的心目中臭了、烂了,别人只会厌恶他们,而没有一个人会为他们说话”
  “到那时候,殿下处置孔家就是英明神武,就是为国除奸!”
  齐泰看着铁铉,嘴角的肌肉不住地抽搐……
  这是我的意思吗?
  我的话里有这意思吗?
  这也太狠了!
  简直是要把孔家钉到耻辱柱上啊!
  “好!你们二位所说的真乃金玉良言!”
  朱允熥满意的说道:“不错,如果光凭罪行,那些享有特权之人是不认同的,毕竟他们也和孔家一样!
  可要是孔家的名声臭了,看谁还敢维护孔家!”
  不得不说,文人狠起来,比武夫还要狠辣!
  如果按照武将的套路,顶多也就是定了他们的罪,然后派兵把他们通通抓起来关到大牢里面,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看这样做的结果并不好!
  甚至还有人会觉得,这是朝廷栽赃陷害!是有意打压孔家!
  或许几十年以后,他们会为孔家“请愿”,孔家又能重新崛起!
  因为在这個时代,只要有名声在,很多世家大族也会帮助他们,就有崛起的希望!
  可要是名声烂大街,人人避而远之,甚至责骂痛恨,那他就没有翻盘的希望了!
  朱允熥对铁铉说道:“既然这样,如何把孔家的丑事宣扬天下,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了,不要辜负本王心意!”
  铁铉的脸上顿时变得非常精彩!
  苦着一张脸道:“殿下,不能够啊,属下从小学的都是圣人之道,事讲究的是光明磊落,这,这……”
  朱允熥脸一板道:“你的意思是这是阴谋诡计了!”
  “不敢不敢,属下没这意思,请殿下恕罪!……”
  朱允熥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口无遮拦!这件事办好,你就可以官升一级,要是办不好……”
  铁铉急忙道:“殿下放心,属下一定办得好!绝不让殿下失望!”
  朱允熥又对王忠说道:“你配合和铁铉,一定要做到尽善尽美!”
  “是,奴婢遵命!”
  铁铉一愣,不由得问道:“殿下,内官在这事上也能帮的上忙吗?”
  王忠一听这话,顿时不乐意了,
  谷嵎
  不过碍与自己宦官身份,确实没什么地位,只等对铁铉翻了个白眼。
  朱允熥面目含笑道:“王忠,人家可是质疑你呢,你怎么说?”
  听到殿下为自己撑腰,王忠也不客气,瞥了他的铁铉一眼说道:“铁大人,您瞧不起谁呢,要是论到诗词歌赋经史子集,还有那什么劳什子圣人教导,咱家确实比不过您……”
  铁铉顿时无比尴尬,刚才说的就是对付孔家,他又说圣人教导,这摆明了是怼自己啊。
  关键自己还不能反驳!
  王忠继续说道:“可是要论到这件事,您还真不一定有咱家的本事!”
  铁铉怕他再说什么话,赶紧说道:“那就仰仗王公公了……”
  “这还差不多……”
  朱允熥笑道:“好了,伱们就通力合作吧……”
  “是,属下遵命!”
  当初朱允熥派遣王忠在京城散布消息,这才扳倒了吏部尚书詹徽。
  朱允熥当时把很多“技巧”,都交给了他,王忠学的也很快,
  并且他做得极好,也有这方面的潜质……
  呃,怎么有东厂的感觉?
  朱允熥又吩咐道:“李福,传令下去,让孔家南宗的人临摹一副圣人画像,送来京城!”
  “另外,衢州孔家也毕竟是孔圣人后裔,流的也是圣人血脉,朝廷也应该多加安抚……这样吧,就让他们推举一位,出任翰林院五经博士一职。”
  “是,奴婢遵命!”李福回答说道。
  当年孔瑞友离开山东曲阜,南下的时候,是背负着孔子和孔子夫人的楷木像的。
  这也是孔家的“圣物”,是南宗能够和北宗掰腕子的仰仗!
  他们南迁至衢(qu)州,也就是今天的衢州市,在那里设立宗庙,被称为孔氏南宗。
  不过一直受到朝廷承认的,是在曲阜的北宗,因此南宗就显得有些衰落。
  直到明朝中期以后,才有不少官员纷纷为孔氏南宗进言。
  随着南宗祭田的发还和劳役的优免,恩授孔氏南宗嫡长以官职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可是由于北宗衍圣公,害怕朝廷册封南宗的人为衍圣公,会让自己失去地位。
  就对朝廷对南宗的优待阻挠,多方压制压制,导致迟迟没有实现。
  直到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八年,衢州知府沈杰奏言“衢州圣庙,自孔洙让爵之后,衣冠礼仪猥同氓庶。今访得洙之六世孙彦绳,请授以官,俾主祀事”
  “其先世祭田,洪武初,轻则起科,后改征重税,请仍改轻,以供祀费”得到明孝宗认可。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授孔彦绳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并减其祭田之税,为孔氏南宗再次受袭封之始。
  可惜的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明朝的官府竟然帮助人家南宗建立族训。
  正德元年,孔氏南宗复爵后,为进一步规范对孔氏南宗家族的管理,衢州知府沈杰制定了《钦定孔氏家规》,并上奏朝廷钦准刊行。
  在家规首条中,就要求孔氏南宗子孙“永遵制典,恪守祖风”,不得窥北重罪,永不用。
  这一条应宗衍圣公之职,如有违背,以不忠不孝论处,
  简单的说,就是将南宗子孙,永远都不能够争夺衍圣公的职位!
  而且是作为制度确定下来!
  并且规定,孔氏南宗子孙每十年赴阙里一次,也就是到曲阜拜圣祖家庙,祭扫山林,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两宗的联络。
  这虽然是南宗受到打压之后,妥协的结果。
  可是你官府在这里凑什么热闹!
  作为一个明智的皇帝,巴不得他们打起来了!
  打得越凶越好!
  而且还规定,如果有子孙胆敢不守家规,轻则博士可以以家规教育,重则可以将之送往官府问罪,消除其家姓名!
  不许享受朝廷的诸多恩惠,如免差、入庙祭祀等,死后也不许归葬历代圣公所在的家族墓地。
  这一下,就彻底断绝了南宗的人争夺衍圣公的机会!
  一个小小的翰林院五经博士,就把他们给收买了!
  估计当时的衍圣公在偷着乐呢!
  齐泰连忙道:“殿下,您不是说要保留衍圣公的名号吗,为何……”
  朱允熥却说道:“天下读书人要的只是一个衍圣公而已,并没有说一定要谁出任。况且施恩给衢州孔氏,也是朝廷恩典。”
  “再者说来,衍圣公的尊号,难道只能给鼠首两端,毫无气节的北宗吗?!”
  齐泰闻言,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殿下说的对,天下读书人在意的衍圣公的名,不是他本人!
  谁当衍圣公,都是一样!
  殿下,肯定是想换一个听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