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惊喜

  傅友德也不是仗着实力便目中无人的性格,对张璘这位淮军大将,他也比较尊重。
  尤其是对方给了他立功的机会。
  如果他只是单身投奔淮军,即便得到了淮王的看重,想要带兵也要等机会才行,但眼下有了夺城斩将的功劳。
  他只要加入淮军,就能论功得到赏赐,成为军中将校。
  “哈哈哈,傅兄以后投奔王上,咱们便是一家人了,眼下金湖城刚拿下,我还要在城内坐镇,无法和傅兄一起前往老子山大营,傅兄不要见怪!”
  两人都有结交的意思,谈论甚欢。
  在说了一会儿话之后,张璘便叫来身边的亲将,让他陪着傅友德几人登上快船,顺着河道前往老子山大营报捷。
  两三个时辰后。
  当快船来到老子山大营时,刚好到了中午,阳光照在湖面上,荡漾出一道道的波光,大量的民夫在工匠的指挥下,开始在附近筑城。
  大营外的一处平坦荒野上,一队队的士卒在列阵,不断的变幻阵型。
  淮军的兵马,尤其是王景亲自统帅的精锐,在没有出战任务的情况下,每天都要操练。
  淮军成军的时间毕竟不长,无法和那些底蕴深厚的势力相比。
  唯有不断的训练,就像是铁块在炉火中淬炼一样,不断的淬出杂质,变成精钢。
  船上……
  傅友德和几个同伴站在甲板上,远远的看到了老子山大营的轮廓,在湖阳、衡阳两个军镇被攻下后,金湖水道便通了大半。
  不少船只在河道上航行,其中许多船只向东面的军镇运送粮草器械。
  辅公佑擅长治理内政,在盘踞金湖的时候,把地盘治理的还算不错,他的缺陷便是野心太大,欲壑难填。
  并且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即便是知道了源世界自己的下场,也没有放弃争霸的野心。
  他在几个城池内囤积了大量的粮食,为势力扩张做准备。
  他治下的百姓,由于粮草都被收走,只能保证勉强活下去,对辅公佑没有太多好感。
  淮军占据金湖,反而给这些百姓带来了不少活力。
  在老子山大营修建城池的众多民夫,其中不少便是来自衡阳、湖阳周边的青壮。
  只要淮军管饭,他们便心甘情愿的当民夫卖力。
  在看到老子山大营的情况后。
  傅友德眼中微微恍惚,似乎想到了自己以前的记忆,不过他很快厉色一闪,中断了心中记忆回想。
  “淮王的兵马,气势真强!”
  傅友德身边的几個同伴,在看到远处大军演练,骑兵奔驰的景象后,都啧啧感叹起来。
  他们几个人大都是明初人氏,武力过人,平时帮傅友德打个下手,充当亲卫,打探情报,都能做的轻车熟路。
  在傅友德的熏陶下,他们也不再是寻常的百姓,对兵法和军队有着一些看法。
  在他们眼中,淮军的精锐程度,在江淮众多诸侯当中首屈一指。
  傅友德没有说话,而是不断的用目光在两岸打量。
  片刻后。
  快穿在老子山大营外的码头靠岸,由于船上悬挂着淮军的旗帜,只是来了两个甲士前来询问。
  在知道他们是来告捷的使者,立刻予以放行。
  “不知这位淮王,究竟是何风采,能让汪先生还有陆仲亨、费聚投奔效力!”
  谷綠
  傅友德心中念头浮动。
  他原本在江淮一代活动,他在降临时所带的兵马都是明军士卒……他降临时的时间点,正是追随朱元璋攻打淮东时。
  虽然还没有完全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但已经凭着超绝的勇猛,成为明军之中有数的大将。
  不过在降临之后,他从一些读书人口中知道了自己的未来。
  直接放弃了兵马,独自从军营离开消失不见。
  在知道自己未来的凄惨下场后,傅友德就算对朱元璋的明军再看好,也不可能为大明效力了。
  他就算愿意委屈求全,明军也不敢再相信他的忠心……
  在江淮一代游走多日,他去了扬州、泰州、高邮等地,亲自观察了隋军等势力的情况。
  不过杨广、宇文化及、张士诚这些历史上失败的人,傅友德观察之后发现他们有所改变,但依旧无法成就大业。
  正准备继续北上的时候,他听到了汪广洋投奔淮王的消息。
  在听到这消息后。
  傅友德便对淮军起了好奇之心,四方打探淮王的情况后,他发现自己以前没有听过名字的淮王,治政安民,横扫四方,颇有明君之相。
  所以便起了投奔的心思。
  现在看来,他似乎没有投错人。
  在船上和张璘的亲将闲聊时,他还发现费聚和陆仲亨两人的名字。
  在明初开国封赏的功臣次序中,费聚和陆仲亨的排名还在他之上。后来两人的下场,倒是和他差不多。
  能让费聚、陆仲亨和汪广洋这些人投奔,说明淮王绝对不是那种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之人。
  在傅友德几人前往大营的时候。
  金湖的捷报和几人的情况,已经传到了王景和中枢。
  “恭喜王上,辅公佑授首,金湖已下,并且还有猛将来投,大喜啊!”
  步骘连声恭贺。
  韩熙载、徐铉等人也一脸的喜色,随声附和。
  王景看了送上来的信息,忍不住哈哈大笑。
  “的确是大喜!不过这喜,不是因为攻破金湖,斩杀辅公佑,而是傅友德这位大将来投!”
  他心情非常好。
  甚至有种惊喜的感觉。
  傅友德是什么人?他是大明开国功臣之中,统兵能力和个人武力都能排在前三的名将!
  只不过因为资历和加入明军之前的经历,在大明开国之前,没有怎么显示出超绝的能力,即便如此,在封赏功臣的时候也凭着功劳得以封侯。
  山东、中原、甘凉、川蜀、云贵、大漠……
  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他要么是副将,要么是主将,功勋卓著。
  甚至朱元璋亲口说,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史书上也明确记载,大明开国功臣之中,傅友德之勇武仅次于常遇春,统兵将将次于徐达,还说他功劳超过蓝玉,但不如蓝玉能得到信任……
  “傅友德,名将也,孤要亲自去迎!”
  王景压下激动,问了随从知道对方正在前来大营的路上,便立刻起身,准备亲自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