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会试

  翁婿二人在书房坐定,萧邕道:
  “仲道这身体看起来好多了,接下来可有什么打算吗。”
  “岳父大人,仲道自幼跟随岳父读书,自然希望能如岳父一般出仕为官。”
  “好,仲道有意出仕,为父手中倒有一个举孝廉的名额。”
  所谓举孝廉,乃是民举孝,官举廉,合称举孝廉。
  得了孝廉后,还要经过会试和殿试,方能量才而用。
  举孝廉乃是东洲国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亦是一种政治待遇,这有点类似于汉朝的孝廉察举制。
  这等好事,卫安自是求之不得,便恭敬地拱手道:
  “一切听凭岳父大人安排。”
  “嗯,如此甚好,仲道可要好好准备一番,过几日便是会试了。”
  见卫安很有上进之心,萧邕颇感欣慰。
  卫安也颇为庆幸,没想到此行能赶上会试的日子。
  这是自己装13的时候到了啊。
  萧邕亲往州府,为卫安递了拜帖,得知会试日期定于四月初五。
  萧文姬亲手为卫安缝制了两个香囊,卫安收了,随手装入了贴身衣袋中。
  第三日,会试!
  卫安早早到了考场候着,发现一众学子却是来得更早。
  先是排队抽签,接下来便是根据抽签安排座次考试。
  卫安随意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三十五号。
  在众学子一阵唏嘘声中,竟有学子前来道贺,那前来道贺之人竟是曹操!
  真是冤家路窄,原来曹操也得了孝廉,与卫安一同参加会试。
  “仲道贤弟当真是好运气,这三十五号,贤弟一抽即中,孟德甚是佩服。”
  卫安拱手笑道:“槽!孟德兄胸怀宽广啊,仲道佩服!”
  曹操闻言一脸的尴尬,拱了拱手笑道:
  “预祝仲道贤弟金榜题名啊。”
  那曹操眼神中却是透漏出一股子的幸灾乐祸!
  见卫安不明所以,学子中倒也不乏同情的目光。
  待寻到了三十五号考间,卫安方才醒悟过来。
  原来这三十五号竟是天字第一号的“屎号”!
  此间紧邻茅厕,臭不可闻。
  一位青衫学子上前来拍了拍卫安的肩膀道:
  “贤弟稳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卫安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道:
  “无妨无妨,想必我会是第一个交卷的,听天由命吧”
  特喵的,这“屎号”果然是名不虚传,味道还有些上头。
  考卷还没送来,卫安已被熏得险些灵魂出窍了。
  卫安掩住了口鼻,静候试卷,心想在这种环境中,哪还有心情应考啊。
  花语嫣道:
  “相公,快想想法子,这味道真是太酸爽了。
  “还有什么法子可想,总不能弃考吧,下一次机会可要等三年之后。”
  花语嫣想了想道:
  “相公,琰儿不是给你做了两个香囊吗,快拿出来救急啊。”
  此时,卫安方才想起那两个香囊来,便取了出来。
  一个放在鼻子下面,一个放在桌案上,心道还是琰儿仔细,竟是派上大用场了
  待试卷送进来后,卫安发现一手掩鼻,一手写字颇为不便,就干脆褪去外衫,把两个香囊都绑了,一起系于口鼻之处,这才展开了试卷。
  卫安写明履历三代及姓名、籍贯、年龄等,便开始作答。
  试卷只有两题。
  第一题:以‘母慈子孝’为题写一首诗词。
  参加殿试的学子都是举孝廉而来,以孝道为题自是无可厚非。
  卫安搜肠刮肚想了想,以孝为题的诗词当以《游子吟》为佳,当下便不再犹豫。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卫安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第二题:与外邦发生纷争时,当以何原则处置。
  卫安想起了后世的和平共处,不及细想便提笔作答。
  待两题答完,卫安便匆匆交了卷,实在是不想在这多待片刻了。
  果不其然,卫安是第一个交卷的,众考官无不侧目,都认为这三十五号定是交了白卷。
  正在等候的萧邕,见卫安片刻就交了卷,心中诧异,又见卫安衣服上贴着三十五号,便已心中了然。
  往年的学子一旦抽中三十五号,倒有不少直接弃考的。
  萧邕不再相询,心想若是不中,便只能期待三年之后了。
  三日后放榜。
  皇榜周围被围的水泄不通,卫安拉着萧文姬好不容易挤了进去。
  卫安从头往后看去,一直看到五十多名,竟然还没出现自己的名字,越看就越觉心灰意冷。
  还是萧文姬眼神好,在几百名榜单中找到了卫安的名字,竟是出现在了榜单最后一名,二百五十二名。
  卫安哭笑不得,还好是二百五十二名,不是二百五十名。
  萧文姬却是颇为高兴,自家相公抽中了三十五号,还没落榜就算幸运了,能从几千学子中脱颖而出,还管他什么名次呢。
  卫安看萧文姬高兴,便也不去在意是不是最后一名。
  卫安看完榜正待离开,转头遇到了那名勉励自己的青衫学子,便上前拱手道:
  “兄长可上榜了吗,在下卫安,字仲道,见过兄长。”
  那名学子拱手道:
  “在下戏志才,见过贤弟。”
  戏志才颇为沮丧地又道:
  “志才无缘皇榜,此番不仅浪费了一个名额,还虚度了三年光阴啊。”
  “兄长勿忧,仲道也只是侥幸得了榜尾,我观兄长非池中之物,日后定有作为,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戏志才闻言眼神一亮道:
  “贤弟妙人妙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好!得贤弟一言解惑,志才谢过贤弟。”
  说着,戏志才朝卫安深深鞠了一躬。
  装完了13,作别了戏志才,只见曹操也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来到卫安面前拱手道:
  “原来仲道贤弟也中了皇榜,当真是可喜可贺啊。”
  “只是贤弟这名次,却有些差强人意了些,以萧大家学生的身份,怎么也得位列三甲才对,啧啧啧,着实是可惜呀”
  自从上次失了颜面,这曹操时时处处想着找回场子。
  见曹操阴阳怪气,卫安拱手道:
  “曹大公子这么嘚瑟,想必是一举夺魁了吧。”
  “唔,嘚瑟是啥?唔,夺魁倒是没有,曹某乃是二百五十名,倒是压了仲道贤弟一头。”
  “唔,不对,是两头,哈哈哈不过这也纯属侥幸,纯属侥幸,哈哈哈”
  眼见曹操得意忘形,卫安笑道:
  “曹兄可想听故事么,是关于这二百五的故事,曹兄若是想听,还请附耳过来。”
  那曹操果然附耳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