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戴绿帽的小赵

  第890章戴绿帽的小赵
  若非如此的话,在那个半大小子将那封信件交给守城兵士的时候,也就不会说出那番话来了。
  可是,当他把那封信件打开来,匆匆看上一两行之后,却仍旧被信件之中的内容,吓得魂不附体、呆若木鸡。
  直至坐在上首的赵佶,连连叫了盛公公好几次之后,盛公公才从无边的震惊当中,回过神儿来。
  还没等他说出一句话来呢,便双膝一软,扑通一下子跪在了地上。
  脸色惊骇欲绝,口中之言,更是仿若结巴一般:
  “官、官、官、官家,这、这、这封信,小盛子、小盛子是万万不敢读的。”
  “若小盛子敢当着官家的面,将这封信读、读、读出来的话。”
  “没准小盛子的九族,便、便都保不住了。”
  此刻那个盛公公,越是这么说,赵佶的心中就越好奇。
  好奇那封书信上,到底写了什么内容,能把一直都伺候他的盛公公,吓成了这般模样。
  可眼下,既然那个盛公公不敢再读了,他再去勉强也没什么意思了。
  于是便拿眼睛一瞟,立在旁边的宋金珠。
  “爱妃呀,既然那个没用的东西,不敢再读那封信了。”
  “那就由爱妃来读好了,我倒想听听那封信上,到底写了什么大逆不道的内容,能把小盛子吓成了如此德性。”
  可是,当那个宋金珠,从地上将那封书信捡起来,匆匆瞥过一眼之后。
  她脸上的表情、以及她的行为举止,也不见的比那个盛公公,好上多少。
  足足愣了半晌之际,也与那盛公公一般,双膝一软,便跪在了书案旁边。
  “官家、官家、奴家、奴家也不敢将这封书信上的内容,读出来。”
  “还望、还望官家,恕罪、恕罪。”
  现在赵佶的心中,那真的是又气、又急、又好奇。
  他气的是,也不知道哪伙胆大包天之徒,居然写了那般大逆不道的言语。
  连跟在他身边的太监,以及嫔妃们,在看到了那封信之后,都被吓成了这般模样。
  而他急的、他好奇的,则是那封书信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最后,赵佶还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在手中包裹了一块锦帕,随后便将被宋金珠扔到地上的那封信件,捡了起来。
  而当他将那封书信,放在书案之上展平,欲从前读到后面的时候。
  他的眼睛,瞬间便瞪圆了。
  与此同时,他满口的牙齿,也在此刻,咬的吱嘎作响。
  但见那封信上写道:
  ‘戴绿帽的小赵,你好。
  ’
  ‘我就是,赠予你避寒暖帽的慷慨大哥!’
  ‘本想着,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送你一顶帽子,让你以避风寒呢。
  ’
  ‘却没想到你这厮,居然如此的不识抬举,将事情闹得那么大!’
  ‘时至今日,我心甚恼。
  ’
  ‘戴绿帽的小赵,若你识相的话,便赶紧将你的女人送到我处。
  ’
  ‘我尚且还能,不计较你在之前的过失。
  ’
  ‘如若不肯的话,我部于城东、城西两处大山上的数万军马,即刻起便会挥师而下,直闯皇宫之中,将你这厮从龙椅上推下来,然后顺势夺了你的鸟位!’
  ‘望你切莫不识抬举,令天下苍生饱受战乱之苦。
  ’
  ‘书信所到的三天之日,便是你的最后期限。
  ’
  ‘望戴绿帽的小赵,好自为之。
  ’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好心为你送上温暖的哥哥,留!’
  当赵佶看完这封书信的时候,险些没将他满嘴的白牙咬碎了。
  他身为天下之主,又何曾受到过这般屈辱?
  又何曾受到过这般挑衅?
  心中怒气激荡之下,转瞬之间,便将那封书信撕了个粉碎。
  “大胆恶徒,如此嚣张如斯!”
  “我本欲设下计策,赚你入局,却没想到反被你,倒过来戏耍一番!”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那盛公公已经记不起来了,赵佶上次发这么大火的时候,是哪个年月了。
  心中惊骇之际,便想走上前去奉劝赵佶,保重龙体要紧。
  可这时候的赵佶,已经被刚才的那封书信气的,理智近乎于零了。
  所以那盛公公还没等开口呢,赵佶紧随而来的一巴掌,便直接将他抽飞了。
  “还在这里跟我啰嗦什么?”
  “赶快去将童贯、高俅等人尽数叫来!”
  “我要亲自提领中军,将那伙胆大妄为之人尽数诛杀殆尽,一个不留!”
  那盛公公被打的,心中这个委屈呀。
  不禁暗道,我本欲好心劝你莫要生气,却没想到反过来就被你狠狠的抽了一巴掌。
  我招谁惹谁了?
  咋就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你的出气筒?
  当然这些,那盛公公也仅仅只敢在心中想一想罢了,他可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更加不敢在这个时候说出口。
  因为那样,他的脑袋没的,肯定比那伙无比嚣张的反贼还要快。
  所以这会儿的盛公公,也就不再敢劝赵佶息怒了,转而猛的一转身,便连滚带爬的冲出了门外,直奔宫外而去。
  而此时的童贯、高俅二人,又在干什么呢?
  他们两个,一个刚刚吃过晚饭,此时正站在院子里与娇妻美妾们,畅谈人生理想呢。
  而另外一个,则无比悠闲的站在书房之内,临摹前人的大作呢。
  其意图也很明确,便是想将这幅画临摹完毕之后,将原本赠与赵佶,也好令赵佶开心,让他的官位更加稳固。
  当那个盛公公,把赵佶的指令,先后送达至童贯、高俅府上的时候,这两人简直都懵了。
  因为自盛公公的嘴中,所透露出来的那个消息,实在是太过震撼了一些。
  同时他们二人也实在猜想不出来,在大宋的地界上,又有哪伙穷凶极恶的绿林劫匪、草寇头子,竟敢直接挑衅当今官家。
  这,这难道不是老寿星上吊,活够了吗?
  当然,有关于信中那给赵佶戴绿帽的荒诞言词,盛公公可是一点儿都没敢跟那两位朝中肱骨说。
  毕竟,这可是涉及到皇室尊严的,他日,若被哪个宵小之徒听了去,进而大肆宣传一番的话。
  到那时候,别说他盛公公的脑袋了,就连他的九族,没准统统都得人头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