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也无风雨也无晴

  姜羲没听到有人在背后意味深长地念起她的名字,轻巧迈步来到第三关。
  与前两关的屋子不一样,第三观在一个竹筑的小亭中。
  亭中坐一人,垂首焚香。
  那双手并不美丽,甚至有些粗糙,依稀可见刀痕交错。但在优雅舒缓的焚香动作中,那双手也变得雅致美丽起来,动作之间自成风仪。
  姜羲来到那人面前,刚好香料在炭火的熏烤下,绵长细腻的白色香风从博山炉的镂空孔洞钻出,徐徐直上,香风袅袅,而悠长不绝。
  姜羲俯首,清冽的香味盈了满鼻。
  香味之冽冲入大脑,让姜羲不由得精神一震,连过两关的疲惫也被冲淡了些。
  “你来了,姜羲。”没等姜羲开口,对方便已经叫出她的名字。显然,在姜羲来到这里之前,她已经听说了姜羲连过两关的事情。
  坐在桌后的,是一个穿着素净白色布衣的女子,面白肤细,竟无丝毫岁月痕迹,看上去大约三十出头。她乌发极黑,随意用木簪束在脑后,除此之外身上再无金银点缀。
  女子很美,是一种悠然宁静的美,仿佛坐在山崖上眺望的远方幽静山林,连绵不绝的美景阅之不尽,也深不可测,就像那双古井无波的双眼。
  姜羲想,那一定是经历了很多伤痛,才能拥有的如死水毫无波澜的眼神。
  “我是楼尘。”女子颔首道,“坐。”
  姜羲依言,盘腿而坐。
  博山炉旁是一套青瓷茶具,姜羲来之时,茶水正好。
  楼尘抬手,为她与自己倒上两杯茶水。
  碧色青瓷茶碗中,金黄的茶汤轻轻晃动。
  姜羲谢过后,端起饮茶,刹那间喉咙鼻间都充斥着茶香。
  唔,还间或夹杂着一股药香。
  原来是药茶吗?
  姜羲这才注意,离得楼尘近了,她身上那股仿佛与生俱来的药香越发浓烈。
  因为是香,而不是苦,倒也很好闻。就像楼尘给人的感觉一样,清净不徐。
  这位楼尘先生,好似是位大夫呢。
  姜羲抬眸,并没有把揣测摆在脸上,而是有礼地递上自己的身份木牌。
  楼尘接过后,看了一眼。
  她道:“你三关已过其二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书院也已经知道了。你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来到第三关的人,祝贺你。”
  姜羲并无受宠若惊,只是淡淡道了声谢。
  楼尘也不以为意,说:“虽说第二关的主考……宋胥……”她顿了顿,“他是被随意推举出来当的这个主考,走个过场。但你的画,已经送去给书院的先生看过了,他们一致认为,你有这个实力,通过第二关。”
  姜羲略微讶异,没想到书院给她的评价会这么高。
  “所以,第三关。”楼尘说,“写一首诗吧,说说你现在的心境如何。”
  姜羲愣住了。
  心境?
  什么心境……被困在异世界,有家而回不得的心境吗?
  还是说,她不过是想要去寻找回家的路,却屡屡遭受挫折的心境?
  恰好此时。
  不知什么时候阴沉下来的天色,开始聚集大片大片的乌云,遮天蔽日,沉沉欲摧。连宁静的山风,也多了呼啸不安的意味。
  仅仅须臾,压在云头的雨水便哗啦啦落下。
  竹亭之外,转眼就成了大雨泽国。
  开阔旷达的山景在雨幕下逐渐迷蒙不清,越来越大的雨势,就像是一直以来被姜羲压在心头的那些沉甸甸的东西,挥之不去。
  她眺望远方,目光生出迷茫。
  楼尘在侧,自然也就看到了姜羲此刻的神情。
  她大概没想到,一个十三岁的少年,竟然会有这么复杂难懂的神情。那苍茫旷古的眼神,更是她前所未见,连古井无波的心都忍不住生出些许好奇。
  少年很神秘。
  少年也很困惑。
  楼尘正待说些什么,却见少年眼中的阴云沉沉被什么东西快速破开,金光乍裂,清明可见。
  不过转瞬间,姜羲亲手执慧剑,斩去了一切的迷茫、困惑以及不解。
  “你像是堪破了什么?”楼尘忍不住发问。
  姜羲嗯了一声,回首过来时,已是笑意盈盈:“我只是明白,我现在所有的迷茫,都是无用的东西。”
  她沉静片刻,昂首而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姜羲停下,轻笑,而后起身来到竹亭栏杆,凭栏眺望雨势。
  大好山河景色,都在她目之所及处。
  一场忽如其来的急雨,又突然地停下。
  雨势渐小,斜阳破开乌云,照在不远处的一山头之上。
  碧空被一场大雨洗净,越显青冥浩荡。
  她平静的声音在继续: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诗成,雨停,心静。
  姜羲回首,迎上楼尘震撼莫测的眼神。
  “极好……极好。”楼尘不由自主喃喃道,“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句话,就像是一柄利剑,直直刺破了她多年以来的心结。
  就像刚才的那场转瞬即逝的大雨,人生的风雨可否也能如此?
  “你的豁达,我不如。”楼尘道。
  姜羲已经回到她对面坐下:“不是豁达,只是接受。与其沉浸在苦难之中,不如昂首看四周,迎接我们的是未来。”
  她似乎也看出来,楼尘像是沉浸在什么过去的苦痛之中,至今挣脱不得。
  “哪有这么容易。”楼尘低声说了一句,又道,“不过,你的一首妙诗,让我心中豁达不少,能否让我抄写下来?”
  “当然。”
  楼尘备好笔墨,提袖而写。
  她的字清雅娟秀,一行行如流水在笔尖倾泻。
  写至结尾处,楼尘却停笔不写了。
  “怎么了?”
  楼尘苦笑:“我只是……发现自己写不出这首诗的豁达明了。”说着,她将笔递到姜羲面前,“还是请你来吧。”
  姜羲也不推辞,接笔重写。
  这一次是一气呵成,在纸上誊抄完整首诗。
  “不落款吗?”
  姜羲摇头:“还是不了。”
  虽然借用大诗人的诗才帮她过了这第三关,但姜羲还是无法继续厚着脸皮,堂而皇之地宣告这首诗是自己所做。
  这落款,还是留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