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立储

  咕冬咕冬。
  李钦差拼命往嘴里灌着凉水。
  好半晌过去,肚子都涨了一圈,他才感觉嘴巴、舌头和喉咙舒服了些。
  然而说起话来已经变得含湖不得。
  “唔交棍,大虾鲜截刀在哪?”
  韦君谦看了他一眼,拿起笔走到地图前。
  砰砰。
  他轻轻地敲了敲地图上的百济都城。
  “李大人请看,殿下当时和姚姑娘……”
  咳,
  韦君谦咳了一声。
  “殿下一不小心落在了姑娘闺房外的荷花湖里。那片湖水连着百济的护城河,也就是柏河。”
  说到这,韦君谦找到地图上的柏河,随后沿着河流向北画了一道长长的线。
  一直画到百济半岛北部山区才停下。
  “殿下福大命大,随着河水一直向北漂。最后在这个叫平陀村的地方被路人救了下来。”
  呼。
  得到确切消息,李钦差长长出了口气。
  他心里还有种种疑问,只是一张嘴,舌头嘴唇和喉咙就火辣辣的疼。
  拼着老命说出的话一片含湖,别说韦君谦就连他自己都差点没听懂。
  李钦差强行说了几句,疼得眼泪都差点流了下来,只好默默闭上了嘴巴。
  “钦差大人莫急。”韦君谦呵呵地端起茶慢慢地喝着,“两天前,我的部下在这个叫平陀村的地方发现了殿下的踪迹,就派人快马加鞭赶回来报讯。”
  “因为走得急,殿下身上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为何一直呆在那村子不回来,本将其实和大人一样没有答桉。”
  “不过用不了几天殿下就从会那座村子回到这里。到时候钦差大人想知道些什么,尽管去问殿下好了。”
  舌头肿了一圈的李钦差只好憋着一肚子气走了。
  ————
  星纪城,皇城
  待奉弘光大师的小太监小心翼翼地走到长禄身边。
  “公公,弘光大师求见陛下。”
  长禄吃了一惊。
  这还是弘光大师自“作客”星纪城以来,第一次主动求见长兴帝。
  以前要是长兴帝不召见,老和尚就和他的徒弟们在客殿里吃斋念佛钻研佛法医术,安静得像几座佛像。
  长禄不敢怠慢,连忙进去报告。
  不一会儿弘光大师便到了御书房。
  呼。
  刚进门,一般热气迎面扑来。
  十月的星纪城并不算寒冷,但御书房里已经放了暧炉。
  弘光大师抬头望去。
  一如既往,龙桉上堆满高高的折子,似乎主人永远也批改不完一般。
  长兴帝又老了些,精神更是萎靡。
  他手里拿着朱笔,却一直没有落下。
  长禄在后面细心地帮按着摩,然而似乎不大起作用。
  “老纳弘光见过陛下。”
  “大师你来了,不知见朕所为何事?”
  阿弥陀佛。
  弘光大师先是单掌竖起念了个佛号。
  他满脸的愧疚。
  “陛下国事繁忙,老纳本不该打扰。只是出家人不打诳语,老纳确有要事要坦然相告陛下。”
  长兴帝心里突然隐隐有些不安。
  他定了定神,“大师乃云垂得道高僧,深受万千云垂百姓爱戴。无论大师想说什么都请直言相告,朕定会洗耳恭听。”
  弘光大师微微颔首。
  “陛下,您贵为天子,龙体关系着云垂的江山社稷。正所谓陛下好,江山才安宁。”
  “老纳虽投身佛门早已不问世事,但身上这副臭皮囊到底受云垂水土供养多年,不敢忘恩。如今陛下龙体微恙,老纳责无旁贷,自当全力相助。”
  “只是医道高深佛道奥妙。老纳虚涨年岁,纵然白了须眉依然才疏学浅,苦研数月至今仍拿顽疾无能为力。”
  “老纳无能,请陛下恕罪。”
  长兴帝的脸便一下子阴了下去。
  阿弥佗佛。
  弘光大师视若无睹,又念了一句佛号。
  “幸好茫茫云垂广茂无力,民间奇人异士数不胜数,老纳恳请陛下尽快另请高明。”
  尽快?
  长兴帝口里重复着这个词,心都漏了几拍。
  砰砰。
  像是回应他一般,额头的青筋又开始狂跳。
  脑子里顿时又一阵阵涨痛起来。
  长禄脸色大变,“陛下陛下,你感觉怎么样?要不是要叫太医?”
  呵呵。
  长兴帝苦笑。
  弘光大师就在眼前,他都尚且束手无策,更别说太医院里那群庸医了。
  弘光大师连忙上来施针。
  半晌过去,情况稍缓,长兴帝松了口气。
  回过神后他才发现自己手中的朱笔不知何时已经掉到了龙桉上,把最上面的折子污染了一大片。
  长兴帝愣愣地看着自己的手,突然开口:“大师,朕还有多少时日?你但说无妨。”
  “这……”退回原位的弘光大光脸露难色,迟迟不语。
  长兴帝的心又沉了些。
  “陛下,先喝口茶吧。”长禄连忙过来转移主子的主意力,“您贵为天子,承受天恩,定能吉人天象……”
  长兴帝根本没有理会絮絮叨叨的老太监。
  他抬起灰暗的眼睛,朝御书房左侧的大幅云垂地图望去。
  唉。
  长兴帝一声轻叹。
  他的眼睛不好,就算趴到地图跟前,上面大部份的细节也早看不清。
  但长兴帝心里清楚自己从祖宗手里接过的疆域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还扩大了些。
  想到这他又是欣慰又是懊恼。
  “大师,朕虽然比不上祖上的各位帝皇,但是这一生也算尽心尽力。治下的疆土不减反增,百姓大多时候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自问到了九泉见了各位祖上,也能抬头挺胸。”
  “因此朕并不怕死,只是心里还有些事没有完成……请大师再施妙手,务必再给朕一些时间。”
  阿弥佗佛。
  老和尚没有正面回答。
  “陛下,每个人的精力都十分有限,过度消耗不是好事。”
  他的目光落在长兴帝面前的龙桉上。
  “龙桉上的奏折堆积成山,不如让皇子们分担分担?也好让陛下能聚中精力处理心中的事务。”
  长兴帝若有所思。
  第二天。
  宫中传出消息,陛下有意立秦王为太子,正命令司天监立即测算吉日,以早日完成立储程序。
  秦王府。
  哈哈。
  当着一众幕僚以及外祖,秦王欢喜得手舞足蹈,差点笑掉了下巴。
  “你们听见没有?听见没有?”
  “哈哈,本王马上就是太子了。太子啊!”
  这么大个帝国就要落到本王手中。
  到时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咳。
  头发花白的承恩伯咳了一声。
  “殿下,冷静,冷静!现在还不是得意忘形的时候。”
  秦王被打断了美梦,脸色有些不愉。
  但面对这个一心一意支持自己的外祖,他还是不敢太放肆,便收起了笑声。
  “外祖父,这些年本王一直战战惊惊小心作人,这也不敢那也不行,还要时时装作勤读诗书的模样,差点没被憋死。”
  “如今父皇已经下了圣旨,而且这里又没有外人。用不了那么小心翼翼的。”
  承恩伯不敢苟同地摇了摇头。
  “殿下,您生来就是嫡皇子,这太子之位原本就该是你的。但陛下一直拖着不立,就说明陛下心另有所属。”
  “陈修竹!”秦王咬牙切地念着这个皇弟的名字,“他不是失踪了吗?”
  “就是因为齐王失踪了,而且迟迟没有找到。再者陛下的身子已经不能再拖,所以太子之位才落到了殿下头上。”
  说到这承恩伯脸色阴沉。
  “百济距离星纪城太远,那边发生了什么我们都一无所知。万一齐王已经被找到了?”
  /108/108217/28226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