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提剑下山

  “我每日递出一剑,等你能近我三丈,在我离开之前就可以不用练剑。”
  这是第一天练剑时李潇对史煜说的话。
  之后每日,也果真如同他所说的一般,在傍晚时分,会朝着飞瀑底下的史煜递出一剑,哪怕少年早有预料,仍旧会被剑气打落,跌入水潭。
  而史煜的进步,也是肉眼可见的。
  最开始的都没反应过来,就被打落水中。到如今已经可以大致上预料到李潇出剑,提前做出反应,却仍旧无法在剑气近身前冲到李潇身边十米。
  即便如此,一日复一日的推荐,已经比最开始进步太多了。
  至今已过去九天,再有一天就是李潇下山的日子。
  史煜对此倒心情复杂,谈不上伤感,却也有小小的失落。对于亦敌亦师的李潇,还是好感居多,一块儿生活了近两个月,离了他还真是有些小小的失落。
  只是江湖人的聚散,正如李潇所说,萍水相逢。
  这一日清晨,史煜放下了竹枝,放下了树枝。
  提剑上山!
  左手惊蛰,右手霜降。
  这是他来了断魂崖之后,第一次走进这处断崖。
  有一座茅庐孤零零的坐落在崖边,好似随时都会被风吹走。
  史煜屏气凝神,一步步靠近那座茅庐。
  毫无征兆的,一道剑气激射而出。
  史煜对此早有预料,在剑气出茅庐的瞬间,双手交叉握住剑柄,在拔剑而出的同时,俯身前冲。
  他每一步看似轻盈,实则都重重踩在地上,留下深深的脚印,却丝毫不影响他的速度。
  双方出手皆可以用快若惊鸿来形容。
  触及也只在眨眼间。
  当史煜的双剑与李潇的剑气相撞时,迸发出的冲击竟是将空气都打出涟漪,如波澜四散。
  史煜感觉双臂有被撕裂的痛感,可他仍是一咬牙,丝毫不退,甚至一步步向前。
  无他,只因他已经进那三丈之内!与那茅庐九米远。
  退一步,就前功尽弃。
  片刻,剑气消散。
  史煜仍保持双剑交叉胸前的姿势,目光坚毅的盯着茅庐,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李潇这次出剑,比先前任何一次都要凌厉,大概是出了七八成的力。
  也唯独这一次,史煜没有被剑气震退。
  “不错,你可以下山去了。”
  屋子里传出李潇的声音,却不见他出来。
  史煜一言不发,收起双剑,抱拳行礼,然后毅然决然的向山下走去。
  这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
  这一别,不知能不能再见。
  离开断魂崖,史煜没有在回他自己的那间茅屋,而是直接向山下走去。他的行装在上山问剑的时候,就已经放在芥子物当中。况且本就不多,唯有‘仙灵录’、‘双生剑术’、‘开山拳’三本秘籍,此外,一件青衫,一根竹仗,腰悬酒葫芦。
  两柄剑,则是背负在身后。
  在下山途中,遇到了儒家的那位君子。
  轶筠在登山,看上去心情不错,应该是已经做好了游历北俱芦洲的准备。
  “轶先生。”史煜作揖行礼。
  轶筠回了一礼,问道:“要走了?”
  史煜点点头,说道:“这段时日,承蒙先生指点。”
  不光是书上的,还有剑上的。
  轶筠摆摆手,说道:“小事一桩。”
  “江湖路长,就此别过。”史煜这次行了抱拳礼。
  作揖是感谢儒家君子,抱拳是与江湖上的轶筠告别。
  “就此别过!”轶筠也是抱拳行礼。
  之后,一人下山,一人上山,擦肩而过,背道而行。
  黄昏时分,史煜踏进了小镇。
  向那名作‘酒不见’的酒肆走去。
  这次是足有一旬未见,当真是久不见了。
  驻足在酒肆前,史煜回过头看向断魂崖的方向。不由心中感慨,没想到竟比李潇更早下了山。
  “咣当”一声。
  史煜转头望去,看见酒肆门口有个少年呆呆的看着他,脚下是摔碎的酒碗,是酒肆的店小二。
  “先生?”店小二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声。
  “怎么,几天不见,认不出来了?”
  史煜笑着走过去,一片片捡起地上的碎片,笑道,“毛手毛脚的,给掌柜看见了,给你腿打折。”
  店小二这才反应过来,帮着史煜捡地上的碎瓷片,还不忘回头向店里喊一句,“老刘头,史先生来了。”
  捡起陶片,史煜率先走进酒肆。
  酒肆的生意依旧不温不火,此时在酒肆喝酒的也不过才三四人,倒也不是铺子的酒水不好喝,实在是招牌的桃花酿有些贵了。
  二两银子,在别处都能买五六斤酒了。
  可惜酒鬼都不富裕。
  掌柜的迎上来,笑的格外开心。
  “史先生,好久不见了哦。”刘掌柜接过史煜从腰间解下来的酒壶。
  “还好吧,山上有些事情耽搁了。”史煜笑着说道,也不做多余的解释。
  “您是不知道,最近好些人都在打听先生的消息,酒肆的生意比平时都好了。”
  掌柜的将葫芦递给小二,示意他去打酒。他自己则是陪着史煜来到一处靠窗的位置。
  面对面坐下。
  史煜疑惑道:“怎会有人找我呢?我在小镇无亲无故的,是听书的?”
  掌柜的却是摇摇头,说道:“是桃园亭的亭长父子三人,和桃林中那没名字的道观的老观主师徒二人,此外,就是些听书的问我一句‘知不知道先生为什么没来’,这我哪儿知道,当然是白问了。”
  史煜闻言苦笑道:“那亭长,是来兴师问罪的?”
  掌柜的愣了下,问道:“先生与亭长有过节?”
  “算是吧。”史煜笑着点点头。
  掌柜的正欲说什么,却被抱酒过来的小二插嘴,道,“是来赔礼道歉的,说是王小眼那小子得罪了先生,当爹的和当哥的都怕先生怪罪,就来打听先生去处。”
  抢了掌柜的话,掌柜白了小二一眼。小二悻悻而笑,给两人各倒了一碗酒。
  史煜哑然失笑,看来是当时他小露一手,镇住了王小眼这一家子,或者是那素未谋面的亭长表里不一,不然这点小事何至于亲自来找他。
  不过他已经决定走一趟那亭长家,既然事情因他而起,就该由他解决,遭那一家子记恨不好,惹得一家子担惊受怕更不好。
  “那道长的小徒弟我印象极深,品性很好。”史煜喝了口酒,说道。
  “先生真是慧眼如炬,那小道人叫太二,在镇上有些名气的,年纪轻轻就喜欢替好人打抱不平,虽做法稍显幼稚,人是不错的。”掌柜的笑着说道,先生说好,那一定是很好了。
  “回头要去一趟道观的,见见那位老观主。”史煜转头看向窗外,将太二这个名字默默记在心里。
  真是个……奇怪的名字。
  “是该去看看。”掌柜的点点头。
  之后,掌柜和史煜你一句我一句的扯家常,一直从巳时聊到未时。
  晌午将过,史煜抬头看了眼天色,然后起身,将葫芦别在腰间。
  “先生这是要走了吗?”掌柜的随之起身,问道。
  史煜点点头,对掌柜作揖,道:“承蒙刘叔照顾。”
  “这是作甚。”刘掌柜侧身躲过史煜的行礼,心里升起一种不好的预感。
  店小二看见这一幕。远远地招手问道:“先生什么时候再来?”
  史煜叹了口气,挤出个笑脸,说道:“不出意外的话,要很久了。”
  或是不回来了。
  掌柜的长叹口气,他知道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店小二听到这话后呆住了,有些不知所措。
  史煜已经快出了酒肆的门。
  掌柜提醒道:“小王,去送送史先生吧。”
  店小二惊觉,应了声“好”,就急忙从柜台后面钻出来,跟着先生向铺子外走去。
  街上,一高一低两个身影一前一后。
  史煜走在前面,店小二跟在一眼不发的跟在后面,心情沉重。
  他对这个先生,好感极多。先生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对他吆五喝六,还会与他这个杂役少年多说些话,更不会介意喝酒时他坐在旁边。
  “回去吧,很快就能再见了。”史煜驻足,回头看向比自己还小的少年。
  店小二停下来,看了史煜一眼,问了个史煜始料未及的问题。
  “先生,你不是普通人吧?”店小二一脸诚挚的看着史煜。
  “怎么说?”史煜面带微笑,看向这个看似呆头呆脑的少年。
  少年蓦然笑了,没有回答先生,而是转身跑开,跑出一段距离后,回头看着史煜,喊道:“先生,我真的叫小二,王小二,先生一定要记得!”
  史煜看着那个喊了句话就跑掉的少年,笑着摇摇头,然后转身向着桃园亭的方向走去。
  亭长家的宅子就在桃园亭隔壁,很大,长长的青砖墙,覆着青瓦。
  大门在正中央,光这点距离,就得走好一会。
  门洞是也是青砖砌的,上头却是琉璃瓦,朱色大门,门上探出两个狮子头,嘴里衔着铜环。
  左右两边各立着一人高的石狮子,在这偏僻的小镇,是很大的手笔,十分气派了。
  史煜抬起手,轻轻扣响了门环。
  不久,门“吱呀呀”的开出一条缝,有个发髻高高挽在头顶的年轻杂役探出头来,问道:“你找谁?”
  史煜笑着说道:“来找王亭长。”
  杂役上下打量史煜两眼,突然眼前一亮,问道:“可是史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