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朝中的派别

  “臣认为攻打百越可行!”
  “从地图上看,百越各地分散,如果攻打百越,需要分兵五路南下。”
  “一路攻东瓯、闽越,二三路攻打南越,分别深入南越北部和循骑田岭打入番禺,四五路攻打西瓯,四路由萌渚岭进入,五路通过越城岭打进去。”
  “百越不仅分散,所在的地势特别,想要一举打下,需要的兵力还不少。”
  首先说话的人,就是屠睢,他看着眼前的地图,分析该如何出兵。
  其他人听了他的话,点头表示可行,分析得很到位。
  白仲想到攻打百越的第一战,是以战败结束,连屠睢都死在百越,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并不认可屠睢的计划,但是没有开口反驳,看看屠睢还会再说什么。
  “说得好!”
  嬴政考虑了一会,对此也表示赞同,又问:“你认为,需要多少兵力?”
  屠睢没有马上回应,思考了许久道:“五十万!”
  听到需要五十万人攻打百越,众人皆惊讶地往屠睢看去。
  但是再看地图上的位置,如果兵力不多,百越各部分散各处,还真的不好打,打完之后也需要大量的兵力来镇压百越各部的反对势力。
  五十万人,似乎也不是很多。
  屠睢又道:“臣愿意,亲赴百越,为陛下开拓疆土。”
  嬴政听到这个数量,没有马上同意,犹豫着问道:“武安君认为如何?”
  “如果让臣来打,不需要那么多人,十万即可。”
  白仲作揖说道。
  屠睢被反驳了,心里不爽道:“武安君这次分析错了,十万人远不够平定百越。”
  白仲自信道:“对于臣来说,足够了,并且这十万人里面,也不需要全部是士兵,臣需要逋亡人、赘婿、贾人,大概六万,他们负责运送粮草,随大军行进,最后臣会把这部分人,作为迁徙的百姓,留在百越各地,这样不仅能保证后方的稳定,还能随时利用他们补充兵力,以后还能同化百越人民,服从大秦的统治。”
  也就是说,白仲需要作战的兵力,只是四万人!
  其他六万的赘婿、贾人等,虽然可以变为士兵,但是还完全不够。
  只怕难以镇压,偌大一个百越。
  其实拿下百越之后,白仲用的不是大军镇压,而是用同化的手段,让百越离不开大秦。
  王贲提醒道:“武安君确定,这点人真的可以?”
  “臣考虑清楚,确定可行才这样说。”
  白仲面向嬴政,又道:“除此之外,臣还有一个建议。”
  他走到地图面前,指点着上面的湘水和漓水,续道:“在这里开凿一条运河,一来便于我们运输粮食,二来便于我们打下百越后,对百越的控制,通过船运,不仅是粮食,兵力也容易送达,另外还能将百越的特产、农作物等送出南岭。”
  第二次攻打百越,能那么顺利胜利,除了吸取第一次攻打的经验,还因为开凿灵渠,打通对南岭以南的交通。
  屠睢坚持自己的建议,反驳道:“陛下,武安君说的固然有道理,但十万人里面,只有四万能战,不足以拿下百越,另外还未战,便先开凿运河,劳民伤财,臣认为不可行。”
  “武安君的分析,来自武安君的实力。”
  王绾在此时,走上前说道:“但是我们深居北方,对于南方那么远的百越地区,认知极少,甚至完全不熟悉,贸然带兵十万南下,得不到保障,臣担心武安君会有危险。”
  李斯赞同道:“武安君虽然勇武无双,但是臣听说过,百越不仅位置偏,百越士兵凶悍,气候和关中完全不同,多瘴气,正如丞相所言,将帅的十万人里,能战的只是四万,如果遇到瘴气,只怕能战的不到两万,到时候武安君再勇武,也难以应对百越士兵,真的很危险。”
  听着他们的话,白仲听出一种微妙的感觉。
  很快他就明白,他们大概不想再让自己立功,攻打南越的功劳,不想让他得到。
  白仲只是二十来岁,功劳高得远超过王翦,封武安君。
  如果再得到拿下百越的功劳,职位和爵位又可以提升,这样就不再是将帅,可能是上将军,到了那个时候就没有再晋升的可能。
  因为继续升职,大概就是丞相、国尉和太尉等,几乎是一人之下的职位。
  这样会对那些文官,造成一定的威胁。
  武将那边,蒙武和王贲等人,没有再说什么,心里当然支持白仲,只有屠睢想坚持自己的建议,也想立功,因此反对白仲所说的。
  以嬴政对白仲的信任,从正常途径去劝说,成功率不高。
  但是用白仲的安全问题,来反驳白仲的十万人拿下百越,效果可以很好。
  “臣觉得,十万人真的不行。”
  冯去疾也站出来,提出自己的建议。
  朝中的文官,不知不觉间,大部分都站在一起,开始反对白仲。
  以前六国还在,他们不会这样。
  现在天下统一,文官方面的想法自然而然地多起来。
  说到底,还是权力问题。
  “对于臣而言,十万人足够了。”
  白仲坚持自己的看法,但是没有再强调什么。
  嬴政陷入了沉思。
  他不是不信任白仲,正如那些文官想的那样,担心白仲在百越会有危险。
  十万人,真的不够。
  “容朕再想一想。”
  嬴政没有马上定下这件事,又道:“至于匈奴,之前武安君曾说过,筑长城而守藩篱,此事谁可以担任?”
  “陛下,臣可以!”
  蒙恬突然上前道。
  他也得到白仲的建议,如果在朝中议论到,关于匈奴的事情,可以主动接下来,继续道:“臣愿意领兵北上,连接各国长城,成为大秦北方的屏障。”
  “蒙卿认为呢?”
  嬴政又问道。
  蒙武当然没有意见,爽快地答应道:“臣赞同,但又担心蒙恬年纪不大,能力稍有不足。”
  蒙恬高声道:“陛下,臣可以的。”
  嬴政没有犹豫,答应道:“朕准了,兵力和徭役方面,朕稍后再安排。”
  修筑长城,也走上正轨。
  不过怎么修筑,钱财何来,这些也不需要白仲担心。
  嬴政大概会召见琴清,让她出钱出人力辅助。
  这也是琴清在大秦的地位那么高,但是能以一个女商贾的身份,得到嬴政大力支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