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九龙岛商号,万法阁(1/2)

  帝辛六年,十月十五。
  太古帝狱放风日。
  陈塘关开海之时,神武门广场上,那位自称及时雨的男人又出现了。
  但行好事,分文不取的布帆一立!
  神武门广场立刻安静下来,一位拿着冰糖葫芦的孩子,露出兴奋的笑容,喊道:
  “是方云大叔!”
  “方先生出摊了!”
  接着,周围的人群爆发出阵阵喊声,瞬间有成千上万的人围了上来。
  “排成队列,拥挤者在下不帮。”
  方云神色平静,一摇折扇,坐在藤椅之上,悠然自得。
  折扇之上,出现两个字。
  仁义。
  方云话音落下。
  原先乱糟糟的队伍,瞬间排成了一列,足有数百丈。
  百丈队列一出现,顿时引起其他人的好奇,他们纷纷开口问:
  “这是出了何事?”
  “这你都不知道?定然是方大善人出摊,为大家排忧解难了。”
  “方大善人?”
  “是啊。方大善人,可是最近,朝歌百姓心中最仰慕的人。”
  “一些白莲童子的信徒,都已经开始改信方先生了。”
  “这……我看他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又能做什么呢?”
  “文弱书生?”
  “方先生一鞠躬,就鞠死了两个下人间作恶的仙神。”
  “他张口一喝,散去了漫天大雨,他一眼望去,能看出火灾水患……”
  “文弱书生?”
  “方先生乃是大神通者,却能在凡俗之中,为吾等平民解忧,这才是侠之大者。”
  “侠之大者!”
  “原来如此!”
  ……
  神武门广场上。
  方云的事迹慢慢传开,很快通过天南地北的悠悠众口,传到了其他郡县。
  不到几个月,及时雨方云的事迹,突然成了说书人口中的常客。
  甚至。
  有不少人仰慕方云的善举,也在各地举起了同样的布帆,手里拿着同样的折扇,为籍贯乡民出摊行善!
  布帆上,是四句话。
  排忧解难,万事找我。
  但行好事,分文不取。
  折扇上,亦有两句话,侠之大者,舍身取义。
  他们自称侠士!
  一开始,侠士只在五关重镇,很快足迹便走遍天下,成为大商,甚至人间,人人乐道的存在。
  而方云,被推崇为侠士的祖师,天下侠士无不想在十五这一日,来朝歌见方云一面,喊一声方师!
  而每月十五,侠士天下行善也成了传统,这一日人族都放下了手中的事,前往侠士出摊之处,求大侠排忧解难。
  有一日,朝堂上针对侠士之举,争论纷纷,吵得面红耳赤。
  子受一句话,给侠士定下结论。
  “武者,一往无前;侠者义薄云天。”
  “侠义之士,乃人间之光,城邑之光。”
  “只要不触犯法律,人人可有行侠仗义之心。”
  子受的这句话,瞬间成了侠士的引以为傲的口语!
  ……
  时光荏冉。
  半年之后。
  帝辛七年,四月。
  陈塘关的城镇规模已经扩大了数十倍。
  虽然诸天仙神在人间不能调动天地灵气,只能用本源法力,但总有急性子等不及,从布政司申请大规模施法令之后,便耗费本源法力,在陈塘关建造出一座又一座仙工造物工坊!
  这些工坊从天机院恳请合营之后,从天机院得到了相应的阵法图、机关图、构造图等等。
  其中。
  进展最快的商号,是陈塘关第一家天机车工坊。
  这也是大商第一家工坊。
  兴办者,九龙岛四圣,名为九龙岛天机车工坊。
  九龙岛四圣为截教弟子,按照布政司规定,各种手续少了八成,半月之内占地数十亩的工坊便拔地而起。
  一月时间。
  一个庞大的法阵就在工坊之中,绽放出万道仙光!
  同时。
  九龙岛车厂的雇工招募,也已经在一月内结束,几位身强体壮的陈塘关渔民,被九龙岛四圣选中。
  仙工造物,工坊之内一切均是自行运转。
  雇工只需从各地购买金银铜铁等材料,按照阵法运转的规律,在入门放进阵法之中,同时在从阵法出门取走天机车即可。
  不过。
  阵法运转,需要消耗大量的法力和灵气。
  九龙岛四圣,需要时不时的送来维持阵法运转的灵气,这些灵气不再局限于灵石,或许用一个葫芦,或许一株灵根……
  这些灵气最终变成一辆辆天机车,出了工坊。
  天机车,在大商户部物价拟定名册之中。
  一辆天机车,价值十万两商币。
  一开始。
  九龙岛四圣严格抗议,认为这个价定太贵了,看一场仙剧才五十两,简直是坑蒙拐骗!
  然而。
  只是一天,首批二十架九龙岛天机车便售空了。
  其中。
  大部的买家都是兑换了大量商币,却突然发现无处可用的诸天仙神。
  他们看到天机车,想也没想,便把十万两人民币甩了过来。
  毕竟。
  这是以阐教至宝七香车为原形打造的仙器。
  对于没有坐骑的仙神来说,坐在天机车中,总比赤脚踩着云彩要有面子。
  也有五驾,被人族一个神秘的买家,全部买走。
  好像。
  五十万量商币,对他而言,随随便就拿出来了。
  最后只剩下九龙岛四圣,看着眼前的两百万两人间货币,面面相觑。
  他们突然觉得,这个价格,定低了。
  有九龙岛四圣在前,其他仙神也想办个工坊打发打发时间。
  很快。
  天机列车工坊。
  半年时间。
  一座又一座工坊在陈塘关拔地而起,天地间的灵气不断的通过诸天仙神,流向运转的阵法之中,最后成为一件件仙工造物,流向了九天十地,流向了人间。
  一位又一位仙神,瞬间拥有了大量的人间钱币。
  原本。
  他们兴办工坊,只是对仙工造物生有好奇之心,直到后来,他们看着手中钱币爆发式增长,甚至变得比洞府之中灵石储量还要多久,便慢慢生出一个念头。
  这钱该怎么用?
  他们第一想法便是兑换回灵石,却发现大商钱庄早有规定。
  灵石可以无限兑换人间货币。
  但人间货币,一天只能兑换一万两灵石。
  无奈之下。
  诸天仙神只能用这些货币,继续扩大工坊,购买其他的仙工造物。
  不过。
  这个状况没有持续多久……
  一个名为万法阁的神秘商号,突然在陈塘关开张。
  九天十地的诸天仙神再次沸腾!
  因为,万法阁号称收集诸天万法,每一道法都玄妙无比,蕴含天地之机。
  然而。
  让他们沸腾的不是万法阁的狂妄,而是它的价钱。
  万法阁内,参悟一本道法的价钱就是五十万两银子,想参悟第二本价格翻十倍,以此类推,而且需要签订人道契约,严格保密不可外传。
  原本。
  诸天仙神都以为这是哪个仙人无聊搞出来的蛊惑骗局。
  直到九龙岛四圣在里面待了三天……
  出来之后,便拼命的开始造车卖钱,甚至开始兴办了天机列车工坊,号称要把天机列车沿着大商直道,铺到人间各地!
  这时。
  诸天仙神才察觉到,万法阁有古怪!
  ……
  于是。
  一道又一道身影走进其中。
  当他们进入万法阁时,瞬间就被富丽堂皇的建筑吸引了目光。
  万法阁第一层,名为阳神阁。
  阳神阁之中有一根巨大玉柱,玉柱上有书架摆放着百本封面古朴的泛黄典籍。
  这些典籍从上到下分五排,第一排为第一次可以兑换的书籍,第二排则为第二次可以兑换的书籍……
  第一排上放着牛魔大力拳、虎魔炼骨拳、狼月剑诀、猿魔混神棒、电光耀体术……
  第二排上着战神枪法、冥神炼魂录、灵鼠滚油锅、神霄道雷法……
  ……
  第五排上放着过去弥陀经、现在如来经总纲、未来无生经、太极群雷、如来神掌……
  只不过,第三排之上的书籍,尚未有人兑换,名字都被人间气运遮掩,他们难以窥探真名。
  ……
  诸天仙神看了一眼第一排的定价。
  五十万两人间钱币……
  不多。
  便看一眼吧。
  于是,诸天仙神纷纷尝试着兑换了第一排的道法。
  然后……
  一道道吞咽唾沫的声音在万法阁里响起。
  他们这一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这是什么法!
  法竟然可以这么修炼!
  然而。
  等他们饥渴的看完第一本道法,想要兑换第二本时,却发现第二本要五百万钱币。
  五百万!
  不差钱!
  凡俗之物岂能阻止他们求道之心?
  ……
  于是。
  那一日。
  大商钱庄仙满为患。
  兑换商币的仙神,排到了天上,黑压压一片,吸引了陈塘关子民的目光。
  那一日。
  大商钱庄的钱币兑换瞬间翻了数十倍,此后每天都在快速上涨!
  这个势头,直到诸天仙神发现一件事……
  才开始止住。
  他们发现……
  第三本道法的定价,是五千万……
  很多仙神,将洞府周围的灵石全部换成大商钱币,也兑换不了第三排的书籍。
  便在这时。
  他们的目光,终于开始投向了在人间赚取钱币的商号工坊。
  毕竟。
  灵石有限,但是带些灵气来人间维持仙工造坊的运转,太简单不过了!
  而且,他们发现,不管仙工坊造出了多少东西,都在会短时间售卖一空,完全不担心会卖不掉!
  顿时。
  诸天仙神,在人间兴办商号的兴致,彻底被激发!
  ……
  此时。
  陇西之地。
  上邽。
  邽方国属地。
  浩瀚无边的西北荒漠之中,可见一片幽暗的白桦树林。
  阵阵沉重的马蹄声在树林尽头响起,一只站在树梢的鹞鹰眼中,突兀的映照出一片黑压压的人间大军!
  大军绵延数十里,大军之后更有数十万拖家带口推着独轮车的百姓,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黄土打的皲裂干燥!
  “丞相,吾观阴云东去,当有西风而来,此地有山林挡风,况天色已黑,在此安顿三军兵马吧。”
  七香车里,姬旦收回看向车外的目光,开口问道。
  姜子牙神识扫过周围的地势,点了点头道:“大王所言极是。”
  姜子牙三世随即走下七香车,声音传出数十里,先后安顿大军,安顿西岐子民。
  紧接着,成千上万个毡帐出现在夜幕之下,篝火点燃。
  姜子牙在火光下看着堪舆图,说道:
  “主公,我们到陇西只剩下三日的路程了。”
  姬旦听到姜子牙的话,不知为何,心头一酸,忍不住要哭出来。
  因为这半年来……
  他们太不容易了。
  每一次他们即将到达陇西,都会出现无数的陷阱让他们军队损失惨重,还有漫山遍野的马匪,驱赶百姓,打乱他们的行程!
  西岐到陇西,明明只有两个月的路,他们足足走了半年,绕着荒原走了几万里。
  现在。
  终于要到了。
  姬旦叹息一声……
  再这么走下去,他们西岐人就要变成游牧一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