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战和

  “令姜!令姜!”
  帐外传来贺诗人的叫声,紧接着,他整个人就如同一团风般,卷了进来。
  “听说你方才没有撑伞便回来了?”贺诗人冲上前问道。
  “嗯。”贺令姜点点头。
  不知真相的贺峥等人,被贺诗人留在了帐外,如此当下说起此事,倒也不必忌讳。
  贺诗人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问:“能见日光,可是意味着你是真正活过来了?”
  “是呀,算是新生了。”贺令姜展开自己的左手,本来裹得严严实实的伤口,此时早就没了痕迹。
  “连带着身体上那些伤痕也全都痊愈一新。得了天道默认,以后,我就如这世间每一个活生生的人一般,终于可以自在行走了。”
  “太好了。”贺诗人不禁大喜,“以后啊,你也终于不用再怕那些玄门之人,老拿那些对付孤魂野鬼的法子,来对付你了。”
  说实话,贺令姜身上见不得日光这一点,确实是个大弱点。
  她素日虽遮掩得很好,可是若遇到术法特别高深的,难保不被发现。
  玄门之人嘛,对待孤魂野鬼,那是法子众多,她便是能应对,也是颇多掣肘。
  如今,终于不用再心忧于此。
  贺令姜也唇角微弯,笑着点头:“是呀,不怕了。”
  她先前身上伤势甚重,然而因着贺诗人同尺廓坚持,贺峥、琼枝他们几个,也未能近前细看。
  因此,对她身上伤情到底如何,并不明确知晓。
  可随着她这一路走来,几人也见过了许多诡谲之事,玄妙之法。
  如今一朝病好,虽然有些惊奇,可让贺诗人出面解释,再加上尺廓在旁,倒也说得过去。
  至于那不能见光之事,本就是猛然而发的急症,如今猛然褪去,也没什么奇怪。
  毕竟连孙老大夫初时都说了,这对日光过于敏感的症状,本就让人说不准情况。
  如今首要之事,该是考量如何处置这南诏二王子逻炎以及他背后的神宫势力。
  南诏一事,事关国事,不是当下的贺令姜亦或贺氏能插手的。
  然而,趁机向姚州都督韩正打探一些消息,并非不可。
  恰在此时,韩正方听了士卒来报,说贺七娘子醒来身子大好的消息。
  如今战事一了,加之姚州太守张虔陀已死,等着他处置的事情愈发多了。
  他连忙将手边的事办好,便立时从都督府到营中来探望她。
  进了大帐,韩正便细细打量着贺令姜,见她除却面色苍白了些,行动举止都与先前无异,也不禁松了一口气。
  实是贺七娘子在姚州这一役中,出了大力。
  若无她相助,这些守城将士怕要陷在南诏营造的阴兵之相中,节节败退了。
  更遑论,后来对方所召出的鬼王,更是他们这些不同玄术之人能应对的。
  只是这一役,也致使她伤重昏迷。
  众人看到满身鲜血的她时,一颗心都不由揪了起来。
  只她身旁那名唤作尺廓的郎君,除却让贺家四郎主同裴家世子近前外,竟不容旁人接近半步,让他也急得不行。
  好在,贺七娘子眼下瞧着是好了。
  韩正神色微肃,抱拳置于胸前,而后俯身,郑重向贺令姜施了一礼:“我代姚州将士百姓,在此谢过贺七娘子了。”
  这一礼,代表姚州上下的深沉谢意,亦是一位驻守边疆多年的铁血将领的忠心敬佩。
  贺家的这位七娘子,当得。
  在他身后,丁奉也跟着郑重行礼,无限感激连着钦佩,尽在不言之中。
  贺令姜没有避,静静地看着韩正弯腰行礼。
  等到一礼毕,她亦叉手合握身前,微微俯身,向着韩正回了一礼:“我亦多谢姚州将士百姓,予我一份机缘。”
  一饮一啄,自有天定。
  她无意中护了姚州,姚州亦助她在大道之中,觅得了那一线生机。
  韩正不明她是何意,却也只是朗朗一笑,没有再多问。
  贺令姜直起身子,请他坐在桌旁。
  “都督,此役南诏大败,南诏二王子逻炎也已被俘,不知后续要如何安排?”
  她听裴攸道,逻炎已然被俘,如今就关押在这军营之中,派了重兵层层把守。
  他是南诏王的得意之子,自然不会就这般简单地将人杀了。
  韩正将他关押起来,也是想着要以他为质,无论是战是和,逻炎都是一粒好棋。
  他捋了捋自己颔下的短须,凝眉道:“姚州一战已然平定,南诏大败,短时之内定然无力再袭。”
  姚城县也已收复,他已派了将士,前去镇守。至于那些幸存下来的姚城县百姓,他则命人将人暂时安排在姚州城内。
  “这一站过后,是战是和还是未知。我已呈了急报于圣人,到底如何定夺,还要听朝廷定夺。”
  往前,可再战,挺进南诏境内,一血姚城县被屠血耻。
  往后,可谋和,让南诏王庭为贸然掀动战火,付出惨痛代价。
  贺令姜看着他面上神情,缓缓道:“朝廷诏书未达,但我瞧都督心中,对朝廷的决策,似乎已有猜度。”
  韩正放下茶盏,眼中不由流露出几分笑意:“贺七娘子真是聪慧的紧。”
  “依我看啊……”他垂眸看着微晃的茶水,沉沉叹了一声,也不知是忧是喜,是定心还是无奈。
  “朝廷此番商议的结果,定然是一个字——”
  他用食指蘸了蘸茶水,在桌上写下一个字,“和”。
  攻入南诏境内并非难事,可是之后呢?
  打下一两处城池,并不算什么,真正想将这个边陲小国打得一蹶不振,只能攻下其国都太和城,让其与历史上的滇国一般,泯为尘烟才可。
  届时,无南诏王庭统率,各部落为了自己的权势,自然会争打起来。
  这个日渐强大的西南国度,也便如同一盘散沙,不足为惧了。
  可是,攻入太和城,可非易事。
  南方此地驻兵不足,朝廷必然要派大军支援,然而南诏境内瘴气重重、虫蛇众多,那些士兵到了此地,十之八九要水土不服。
  战未起,人却可能有大量伤亡。
  这也是,从前朝到大周,中原王权势大却甚少深入南诏境内的原因。
  更何况,除却南诏,这西南一带,如今还有一个西蕃在一旁虎视眈眈。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