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分析利弊 力主南下

  “父汗刚才有人说,大夏正处于国富民强之际,这话儿臣可不认同。”
  “大夏国十五年前的确强势灭掉了大乾国,但也正因如此,十余年来,大夏再无刀兵之患,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朝中文臣力量占了上风,而武将却屡被排挤。”
  “曾经在大夏灭掉大乾一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战神靖安侯,同样被皇室猜忌,据说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沉迷于青楼女色,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大夏的确民丰物阜,但百姓长久安定,没有忧患意识,只知耽于逸乐,没人愿意轻起刀兵。”
  “反观我突厥就不同了。”
  “自五年前父汗一统北漠之后,我突厥控弦数十万,疆域广袤万里,周围无数小国臣服,草原上能征惯战的勇士可以一抵十,正是攻伐中原的最好时机。”
  “虽然这几年父汗带着草原儿郎四处征战,扩展无数疆土,但周边各国地贫人穷,哪里比得上中原大夏国的锦绣河山呢?”
  “只要父汗下定决心,挥军南下,中原的瓷器丝绸,以及数不清的金银宝玉必将唾手可得!”
  尔玛公主这番慷慨激昂的话,立即让帐内所有人眼中泛起精光。
  沙波罗可汗激动不已的问道,“尔玛,你说的是真的?”
  “是啊,公主,咱们也知道中原富庶,到处是金银财宝,但那毕竟是个大国,会有你说的那么弱吗?”
  “能把一个延续了上百年的大乾王朝推翻,大夏国岂会那么容易对付?”
  “即便公主所言属实,大夏国老一辈武将不堪大用,可年轻一辈生力军,应该已经成长成起来了吧?”
  面对连番质疑,尔玛公主不屑一笑。
  “父汗有所不知,大夏皇帝自太子殡天之后,日渐颓丧。”
  “而宫中几位皇子之间的储位之争,也越来越激烈。”
  “其中最有希望继承太子之位的二皇子和七皇子,一个已经于不久前去了封地绥州,另一个则拉拢了朝中大半文臣,打击异己,贪腐成风。”
  “而且这次儿臣出使大夏,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大夏国表面一片承平,可实际上却危机重重。”
  “说来可笑,儿臣在大夏京城虽然短短十余日,听得最多的却是关于一位青楼风月场所的逸闻。”
  “传言那个叫轻烟阁的青楼出了个头牌狎司,如何赢了靖安侯控制的另一家青楼,以及此人如此文采精妙,屡屡作出脍炙人口的艳词丽曲这些故事。”
  “由此可见,大夏国从上到下,除了耽于逸乐,就是沉迷酒色。”
  “更可笑的就是刚才有人提及,所谓的大夏国年轻一代武将。”
  “儿臣出使时,特意提出要在轻烟阁那青楼饮宴,席间让述伦和靖安侯府小侯爷比武。”
  “述伦只是儿臣身边普通一名护卫而已,而那小侯爷却被称为大夏年轻一代第一高手。”
  “可比试结果,却是述伦一拳打得对方满脸是血。”
  “更可笑的是,儿臣还听说,那位小侯爷居然为了儿女私情,和一个青楼狎司屡次发生矛盾,结果屡次被对方戏弄!”
  “父汗,试问一声,这样的大夏国,对咱们还有什么威胁?”
  尔玛说完,帐内之前一些怀有疑虑之人,顿时精神大振,沙波罗同样眉头展开。
  其中一个粗豪汉子站了起来,“哈哈,如果真像公主所言,大夏国完全就是一群软脚羊嘛!”
  “没错!我们草原上像述伦这样的勇士数不胜数,就连述伦都能打败他们的第一高手,只要大汗出兵,大夏国必亡!”
  “大汗,末将巴胡鲁愿意领兵十万,踏平大夏!”
  看到帐内群情汹涌,沙波罗也激起了豪情万丈。
  “好!尔玛不愧为父汗最得意的好女儿!”
  “尔玛,依你之见,咱们应该怎么做?”
  “大夏国疆域广袤,没有一两年时间,恐怕难以全部攻下吧?”
  总算说服了众人,尔玛淡然一笑。
  “父汗说的不错。”
  “要想完全拿下大夏,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
  “儿臣以为,大夏遍地财宝,就是一块大肥肉,我们完全可以一口一口慢慢吃。”
  “眼下刚刚入冬,大漠草场荒寂,牧民生存不易,正是我们出兵南下的好时机。”
  “父汗可以先派十万勇士,突袭大夏边境几座城池,除了掳掠财物和人口之外,还能以大军压境之势对大夏加以震慑。”
  “大夏国许久未经战事,儿臣料定他们必然不敢轻起刀兵。”
  “届时,父汗完全可以借助强横实力,逼迫大夏皇帝送上丰厚财物,甚至直接要求大夏奉上皇室女眷和亲。”
  “父汗正值龙精虎猛之年,大夏几位公主虽然年幼,但尚有一位郡主正是二八年华,容貌绝美,气质不凡,送给父汗做可敦最合适不过了。”
  “哈哈——”
  沙波罗可汗闻言爽朗大笑。
  “我儿想的真是周到!”
  “好!”
  “就依我儿尔玛所言。”
  “五日后祭祷长生天,由巴胡鲁俟斤带领十万勇士,出兵南下!”
  尔玛一听,立马撅起小嘴儿,“父汗——”
  “呵呵,好吧,尔玛可单独带领五千兵马,随军南下。
  述伦,好好保护公主,出了差错,提头来见!”
  尔玛闻言大喜,“多谢父汗!”
  大夏国北境。
  每年初冬时节,边境一带百姓就开始提心吊胆,担心突厥骑兵突如其来的洗劫。
  距离突厥最近的胜州城,尽管早有防备,可当城外突然出现的漫天遍里的突厥骑兵时,还是震惊了所有军民!
  “敌袭!”
  “敌袭!”
  一时间,锣鼓声声,狼烟冲天,全城示警。
  数天之后,北境各州纷纷派出快马直奔京城。
  京城百姓许久没有见到这样的场面了,纷纷胡乱猜测着。
  皇宫大殿上,报信士兵伏地跪泣。
  “启禀陛下!”
  “突厥骑兵突然大举进犯!”
  “胜州十余城全部失陷,大量百姓被掳!”
  “如今突厥十万骑兵已经逼近绥州,绥王殿下正全力征兵,亲自率众抵御,急盼陛下兵马粮草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