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干旱

  宣完旨后,陆志明带着三名禁军将士,如同来时那般,满头雾水的走了。
  说是去阳州还有要事要办。
  水都没喝一口。
  李思倒是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他关心的是,为什么赐婚的旨意没有来。
  “难不成是因为子爵升格成了伯爵,抵了赐婚?若真是这样,那可就亏大了。”
  李思皱眉喃喃自语着。
  子爵和伯爵虽只一级之差,但能跨过这一级的人,少之又少。
  他好像还不太满意。
  这让刚刚看完密旨的谢晚晴,感动之余又有些想发笑。
  “想来是筱柔带回去的那些东西都太过重要,陛下为了保密,这才没有下旨赐婚。伯爵大人也无须担忧。”
  许是想活跃下气氛,谢晚晴俏皮的安慰道。
  “伯爵?嗯,那乡亲们就得改口喊你伯爵夫人了。实在不行,咱们就先斩后奏,生米煮成熟饭”
  谢晚晴娇嗔的横了李思一眼,转过身去不搭理他。
  一个多月的相处,她在应对李思调笑时已是有了经验:你越搭理他,他就越来劲。
  李思笑吟吟的看着谢晚晴,想起她还有一封密信:“对了,皇上和你交代了什么?可有提盐和马蹄铁专卖的事?”
  “陛下已经答应了。”
  谢晚晴想着密旨里的另一件事,唇角忍不住微微扬起。
  但此事还得等些时日,未完全确定前,她不好与李思说。
  “这么说来,咱们可以撸起袖子加油干咯?”
  “嗯,对了,陛下交代说要把水力纺车做出来,很快就能派上用场。另外,石盐工坊也可以开建了。”
  “石盐工坊倒是没什么,就是那纺车,做倒是可以做,但做出来后没有麻线也是白搭。”
  “麻线的事我来想办法。”
  ……
  第二日一早,李思被皇上赐开国县伯的事,就在小莲的宣传下,快速在李家村传开。
  “真的假的,小莲,这种事可不能开玩笑。”
  “就是就是,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小莲笑吟吟的说圣旨就在李家摆着呢,大伙不信可以去看。
  真有识字的人跟着小莲去看了,证实封爵属实。
  这下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整个李家村人都荡了起来。
  乡亲们高兴的,好像自家被赐爵位了一般。
  “看看,我早就说了吧,少爷,不,伯爵大人少年聪慧又多才,陛下迟早会发现的。”
  “那还用你说?”
  “李家村谁人不知道伯爵大人乃人中龙凤,迟早要封侯拜相的。”
  李家厅堂内,午膳时间。
  小莲给李景恒、李思、谢晚晴摆好碗筷后,叽叽喳喳的,像个麻雀般将乡亲们的兴奋与赞誉之词模仿的惟妙惟肖。
  李景恒看了眼李思,神色复杂。
  “老爷子想夸就夸吧,不用不好意思。”
  李思笑道。
  “吃你的饭,不就一个开国县伯,瞧你那出息。”
  李景恒没好气道。
  “既然当了县伯,就好好做事,莫要忘了你答应我的。”
  “放心,忘不了。老头子”李思接道,“等着吧,要不了多长时间,我就能给咱老李家恢复荣光。”
  恢复荣光?
  李景恒一阵恍惚。
  “你知道怎样才算恢复老李家荣光吗就敢夸下这种海口。”
  李景恒训斥了顿李思后,忽然没了说话的兴趣。
  李思不知道老李家之前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但他知道,那一定是无限接近巅峰的存在。
  从给自己整媒婆开始,老头子就有点反常。
  这个自己穿越后唯一血统意义上的亲人,三年朝夕相处,李思还是很珍惜的。
  有些事李景恒不愿提。
  李思也可以不问。
  但既然决定入世,那他就不能不做。
  晚饭后,李思再一次与谢晚晴肩并肩走在李家村大街上。
  街道两边有不少乡民正在晾晒谷子。
  看到两人,连忙丢下手里的活跑到近前喊着伯爵老爷与伯爵夫人,行拱手礼。
  洛朝沿袭了前朝旧制,民见官只需要行拱手礼即可。
  “今年夏收如何?”
  这段时间李思忙着工坊的事,并未关注夏收,要不是看见晒谷子,他还想不起来。
  “回伯爵老爷的话,今年少雨,收成少了两三成。”
  “不是有水车吗,怎么会没有灌溉的水?”
  李思诧异道。
  “听说湘州、江州那边大旱,江水水位下降的厉害,不久前,流经咱们李家村时已经低于水车打水的位置了。”
  李思忽然自责起来。
  这些日子自己空下来就和谢晚晴腻在一块,忽略了村里的情况,连干旱都没关注到。
  想想也是,这两月的确只下了几场雨,还是很小的那种。
  阳州靠海,空气湿度本来就大。
  再加上青山山脉的存在,这片区域如果都受到干旱影响的话,那一山之隔的江、湘两州岂不是赤地千里?
  谢晚晴和李思同时想到了这点。
  “收成少了,日子可有困难?”
  “回伯爵夫人的话,托伯爵老爷的福,工坊给的工钱贴补家用还有盈余,日子倒是没什么影响。”
  谢晚晴又和乡亲聊了几句,没了继续逛的心情。
  她是第一女官,江、湘两州出了灾情,户部拨不出赈灾钱粮,朝堂不定得闹成什么样子。
  怪不得皇上命她巡视岭南道,甚至将岭南道的兵符都交给了她。
  谢晚晴还以为陛下是要以江州为据点施行李思的经济振兴计划,没承想,还有赈灾这一层含义在里头。
  “我想去江、湘两州走走。”
  谢晚晴说道。
  “什么时候走?”
  李思沉默片刻问道。
  她的职责所在,李思没有挽留。
  “明日便走。”
  此刻谢晚晴不知道江、湘两州是什么光景,心里着急的很。
  “走青山山脉还是走海路?”
  “穿过青山山脉吧。走海路要穿行三州,时间上更慢。”
  谢晚晴想都没想就选了走山路。
  “那顺道和我去趟青山吧,那里我邀请了海贸走私的话事人,把海贸的事大体定一下。然后,我让人带你们穿过青山山脉。”
  “好。”
  谢晚晴答应下来。
  按李思的话说,海贸一事她得代表朝廷出面背书,这才能让那些走私客心里有底。
  最重要的是,有她在,李思才能实现预售款的目的,将风险扼杀。
  这也是为何谢晚晴一待便是月余的目的之一。
  归途依旧星月争辉。
  无风。
  平添几许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