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探花郎

  这一次状元是孔希文,榜眼是胡纶,探花何之商。
  武举名次则依次为封一顺、齐隆、何之商。
  何之商文武举都是探花,引来了众人的关注,这年头文武双全者可非常受欢迎。
  等遇见真人,见何之商翩翩公子样的更乐了,让人觉得人不可貌相。
  新届秋闱有的欢喜有的愁,总而言之相对圆满。何之商的才华得到了宋大人与延昌帝的认可,策论用典熟练,自成一体,而且见解独到,提出了不少方法,令人感慨大秦人才济济。
  在琼林宴上,延昌帝开口夸赞何之商,赞扬他是大秦的栋梁,不世英才。
  对比状元和榜眼的待遇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二位也只是得到延昌帝公式化客套地赞许罢了,不像何之商,延昌帝爱才惜才不已,几次破例。
  何之商丰神俊朗,又兼得文武双探花,自是有不少达官显贵策划着如何想办法把这个才子划入自己的麾下。
  不过……
  “何卿家年少多才,朕爱惜至极,朕以为,爱卿可去中书担任侍郎,倒也合了卿家的这份才干。”
  此话一出,满座哗然。
  延昌帝竟是直接提拔何之商到中书担任侍郎,别忘了,这个看似五品的官职可是天子心腹要职,若担任了中书侍郎,是不是证明了何之商是延昌帝看中的人?
  这下子,蠢蠢欲动的人们安静了。延昌帝看上的人,他们哪里敢抢?
  何之商不慌不忙,“臣惶恐,资历浅薄,枉居高位,望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何公子只是一个探花,按例要进翰林院,这么快入中书,这是不是……”
  进士们都等着皇帝的任命,偏偏何之商截然不同,不但入了延昌帝的青眼,还破例立即为官,着实是出人意料。
  延昌帝不以为然,“何爱卿是难得的人才,朕非常欣赏,惯例是用来打破的,无需多言。就这样安排吧。”
  别人越反对,延昌帝越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问题,毕竟何之商是何等的天才,不赶紧把他收入麾下委以重任,难不成要熬资历吗?
  荒谬!
  延昌帝已经盘算了,只要何之商为他所用,那么他给秦储的安排也是有了最好的人选。
  在场的宋大人没有反对,何之商的策论已经非常成熟老辣,不像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显然,何之商的心性能耐远非他人能比的。
  既然如此,进翰林院安排差事不是何之商的去处,他走马上任都没有问题。
  眼见延昌帝力排众议都要封何之商为中书侍郎,在场的进士们羡慕嫉妒恨。
  咋他们没有这好运气?难不成长得好看也能给他们加分吗?
  没错,在场的进士们没有一个比何之商好看的,延昌帝都为何之商的容貌所震撼。
  本朝选官需仪表堂堂,若长相太差劲的,再有才也是仕途无望。
  何之商风度翩翩,兼口才极好,美风仪,善言笑,延昌帝很是欣赏。
  ——好看又有才,简直是标配。
  不过延昌帝器重何之商也有另外不为人知的原因,暂时不方便透露,总而言之,琼林宴上,何之商大出风头,力压群雄。
  等宴会一散,延昌帝还留下何之商小谈了一小会儿,这种待遇别提多让人羡慕了。
  “维甫!”
  赵骞此次考中了第十五名,好在不是吊车尾名次,扬眉吐气了,也能回到老家和父母交代了。
  何之商微笑着等他,“恭喜你了,世林。”
  赵骞有了比较好的名次,这起码证明了他的实力,不是那种绣花枕头。
  赵骞嘿嘿一笑,“我都没有恭喜你当了文武双探花呢,你果然是天才。”
  孔希文虽然博学多才但又是出了名的书呆子一个,胡纶不必多说,常年跟书本斗争手不能提背不能扛的书生代表,唯独何之商,读得了四书五经,也抡得起大锤,实在是人不可看貌相。
  “我都没有想到,维甫你有这样的本事。”
  赵骞激动极了,“我跟一个双料探花交好,那我岂不是走大运了?”
  文武双探花,这成绩非常耀眼了,即便不是文武双状元,却也是一个板上钉钉的人才了。
  何况,孔希文胡纶都没有学何之商去参加武举,并得到了比较好的名次。
  如此一看,何之商风头无限那也是意料之中了。
  何之商笑笑,对今天这一切他已有预料,一切都只是顺着他的记忆再走了一遍罢了。
  今时今日,当年此景,从未变过。
  “我和你结交,也是我的幸运啊。”何之商很喜欢赵骞的义气当头,比起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赵骞无疑是爽快磊落人。
  有人欢喜,也有的人失意,比如曾明翰凤珩二人,他们二人信誓旦旦地和李相爷发誓必定在此次秋闱里脱颖而出,然后华丽丽地落榜了。
  对,落榜了,宋大人的试题与李相爷的差不离,只不过结果论裁是延昌帝,延昌帝不喜欢空有其表的华丽文章,很不幸曾明翰凤珩属于这一行列的,直接被否决了。
  而且,试题里新添了部分李相爷没有提及的内容,曾明翰凤珩答不上来,可不就是名落孙山?
  凤珩尴尬极了,他之前对何之商百般提防与看不起,现在一看,他就是一个笑话。
  别人都是探花了,他呢?一落千丈,一败涂地。
  曾明翰则是面色一黑,他搞不明白自己投靠了李相爷,为什么这名次不如两个书呆子?
  何之商在客栈里一直捧着书,落在曾明翰眼里就是书呆子典型,赵骞看得少,但经常跟何之商挑灯夜读。
  曾明翰看不上这做派,觉得自己犯不着这样看死书,跟对了人也不是一样飞黄腾达?
  结果大失所望。
  曾明翰凤珩的失意并没有影响到赵骞何之商的好心情,他们真心地为对方获得了好名次而自豪骄傲。
  从外面听说了何之商高中探花的消息后,袁令超直接鼓掌,“很好,没有辜负我对他的期待。”
  何之商什么都不缺,如果这都考不中,那只能说要么运气差,要么就是缺了点什么。
  “小姐,过会儿就是何公子簪花游街的时候了。”
  画眉激动地指了指四周堵得水泄不通的街道,以及围观的群众。
  袁令超一笑,“那是他们最得意的时刻了。”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古人追求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好愿望,如今在何之商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袁令超站在安澜酒楼顶层,眺望着底下激情涌动的人群,面色淡然。
  “来了,来了,状元他们过来了!”有的人指着窗外,连连惊呼。
  他们等的是状元榜眼探花跨马游街的时刻,那是万众瞩目的风光啊。
  袁令超往下一看,好巧不巧状元孔希文过来了,有的小姐冲他身上丢手绢丢花儿,还挺受欢迎的,孔家背景加状元名次,入翰林院简直是清流标配。
  接下来是胡纶,胡纶年纪不大,却一副高深莫测状,活脱脱一痴书生样,他也被贵妇小姐门扔花了,不过不多,谁让对方在数数呢?孩子气十足。
  接下来是最受欢迎大家最熟悉的探花何之商,何之商文武双探花的美名传遍了京城,所到之处,都是尖叫声,以及群众热情滴扔花扔手帕壮举,眼见此景,足见其热情之高与何之商本人恐怖的魅力了。
  大家都扔花花手帕,袁令超则不然,见大家恨不得一股脑全丢给何之商,干脆把自己头上的珠钗一拔下,往下一扔,好家伙,何之商之前巍然不动的表情变了,竟是接下了袁令超投下的珠钗,并微笑着对袁令超示意。
  此举无疑大大刺激了周围闺秀千金了,她们都无法让探花郎有所回应,为什么袁令超做得到呢?
  袁令超表示她也不知道啊,她与何之商说起来也就见过几次,并没有太深的交集,谁知道何之商咋对她的珠钗感兴趣还收下了?
  对此,袁令超只能充耳不闻了。
  “小姐,何公子他很器重小姐呢。”
  玉龄笑容满面,话里话外皆是调笑。
  袁令超如今不过十三,何之商满打满算才比袁令超大了五岁,实在是青年才俊,不容小觑。
  袁令超剜了几个偷笑的丫鬟一眼,淡淡道:“故人之交,珍而重之不足为怪。”
  她还没有及笄呢,对方都已经半个成年人了,哦,过两年才是弱冠之年。
  这么一看,何之商的确本事不小,小小年纪就是探花了。
  眸光多了几分凝重,何之商,你的前程远大,我衷心祝愿。
  “小姐,何公子此番大放光彩,这说亲的媒婆得踏破门槛了吧。”
  楚湄说道。
  每年像何之商这样的进士,早已经是各个权贵名门的座上宾了。
  袁令超一瞪,“那又如何?我们谁也不认识,干嘛那么认真?”
  何之商若真有未婚妻,日后大婚,那不也是合情合理吗?她干嘛有点不爽?
  看出袁令超的言不由衷,芝云偷偷地笑了,“小姐,你的心意已经表露了。你喜欢那个俊俏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