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卷王预测应验,皇帝被堵了道

  京城很大,分为外城、内城和皇城,其中皇城共四个门,分布在东西南北方向。
  此次秀女奉旨从南面的皇城门入。
  周夫人是算着时辰出门的,一路行驶来还算顺畅。
  只要马车穿过皇城门后不久,将会看到那座巨大的皇宫,那里是天下权力的中心。
  越接近目的地,周玉珍内心越是兴奋。
  她心底有股跃跃欲试的冲动,忍不住伸出手掀开车帘一小角往外看去。
  周夫人摇着团扇,含笑看着她:“多看看也好,往后进了宫便是天子的人,眼前瞧见的都是富贵荣华,再想看这些市井粗巷就难咯。”
  “娘~”周玉珍娇嗔一句,依旧津津有味地看着外面。
  突然马车似撞到了什么,一个急停,周玉珍惊呼一声,抬手险险撑住车厢壁才没有撞到脸。
  周夫人就没那么幸运了,直接撞到了一边。
  她来不及痛呼便紧张地去查看周玉珍的脸,发现没事才松了口气,随即火冒三丈。
  她怒气冲冲地掀开帘子,欲要训斥车夫,眼前的一幕却让她愣住了。
  只见皇城门已近在咫尺,但前面的景象,却是马车挨着马车,都集中到了这条街上,一眼望不到头。
  车夫见周夫人掀开帘子,慌张地开始告罪。
  周夫人有些发怔地让车夫下车前去查探是何情况。
  等车夫回来才知道,原来这些马车都是各家送秀女进宫的马车。
  因各家箱笼太多,导致马车极多,并逐渐汇聚到这条街上,行驶越来越慢,最后甚至停了下来。
  停下的原因,是皇城门口正中央,先到的两家马车为了抢先一步,互不相让碰在了一起,箱笼掉到地上散落了一地,将城门口堵了个严严实实,后面的人压根过不去。
  这一意外打得周夫人措手不及。
  她抬头看看天色,暗自叫遭,若按这情况下去,她们定然会迟的。
  怎么办?周夫人暗暗焦躁起来。
  焦躁的不止她一个人,被堵在了皇城门前的秀女都急了起来,却没有任何法子,还是得等城门中央的箱笼收拾好,清出地来通过。
  有人焦急地说:“以前也没碰见过这样的情况啊。”
  这人说的是以前选秀没出过这样的状况。
  其他人均有相同的想法,几乎各家都没预料到这种情况,他们参照的是多年前选秀的经验,却忘了今年跟以前略有差异。
  以前秀女的箱笼数是限定了的,而今年太后仁慈,怕秀女们刚进宫吃穿用度不习惯,便没有限定箱笼数量。
  于是各家铆足了劲儿给女儿准备,甚至攀比起来,导致拉箱笼的马车数量大大增加。
  就是这点细微不同造就了这种局面,却恰恰被梨花注意到了,推测出今日将有堵车大高峰,早早让武大人送她来,避开堵车的情况。
  此刻,渊源不断的马车汇聚而来,排成一条长龙。
  整条街被堵得水泄不通,路过的百姓看得叹为观止,便是过年都没见堵成这样过。
  皇城门的守卫见状,不得不出来维持秩序。
  等了许久,终于掉落皇城门堵了道的箱笼和物件被收拾好,城门开始变得通畅。
  不过因马车太多,行驶依旧很慢。
  焦躁的周夫人缓缓松了口气,眼下虽然慢,但总算是在前进的。
  她算了算时辰,心知定然来不及了。
  不过车夫打听回来的情况,周夫人知晓几乎所有秀女都被堵在了这里。
  正所谓法不责众,要迟一起迟,自己的女儿应该不会有事,故而安了心。
  日上中天之际,东外宫门前。
  一行人骑马入内,青年一勒缰绳停下,利落地翻身下马,将缰绳看也不看便抛给身后的人。
  他们是从东皇城门进来的,几乎没受南门的影响。
  青年脚步不停,一路疾行穿过宫道,俊美如玉的脸上满是怒气:
  “若不是朕亲自去看,竟不知武库司里尽是破铜烂铁,腐烂至此,这如何打仗,掌武库司之人,从上到下都该杀!”
  身后的人噤若寒蝉,皆垂头跟着,有人低声劝道:“万岁爷息怒。”
  尉迟恭脚步猛然停顿,冷笑一声:“息怒?让朕如何息怒!北有匈奴,南有蛮夷,朝中文武真当天下太平了不成?宣兵部尚书来见朕,即刻!”
  “是!”有人当即匆匆准备离去,刚走了几步又被叫回来。
  尉迟恭眸中阴晴不定,思索片刻后重新下旨:“宣武定邦秘密来见朕,不可声张!”
  武库司出了那么大的篓子,兵部渎职,尉迟恭已再不信任兵部。
  他急迫地需要一个人插手进去,而武定邦乃是一名能吏,进士出身,武职文职都曾任过,这样的人再好用不过!
  等宣旨的人匆匆离去,尉迟恭才重新朝前走去。
  拐过几道弯儿,准备通过西侧的内宫门回到寝殿,却不想被挡住了去路。
  待看清眼前的景象,尉迟恭整个人一怔。
  只见长长的宫道上,太监宫女神色匆匆,往来繁忙,不断地从宫门外抬箱笼进来。
  箱笼极多,大部分箱笼直接堆放在了宫道两边,使得宫道分外拥挤。
  这就算了,在这其中竟还夹着一群穿红戴绿香风扑鼻的女子在内!
  这群女子也不听接引太监指挥,似觉得甚是新奇,彼此间仿佛初识,在宫道上便互相攀扯干系,互表姐妹之情,不时传来阵阵娇笑声。
  往常安静的宫道一片嘈杂,到处都是箱笼和人。
  场面极其混乱,比闹市还吵,几乎没人注意到拐角口出现的这行人。
  尉迟恭眉头紧皱,从宫外回来本就一身火气,他勉强忍耐着怒气,遣人去问怎么回事。
  话来也巧,在他赶往皇城之时,秀女的马车很快通过皇城南门到达皇宫前。
  这可忙坏了宫人,各家的箱笼实在太多,源源不断的箱笼卸下来,一时半会根本抬不完。
  主管此事的太监自觉平日少有贵人从这条道走,干脆让人先将箱笼贴上各秀女名签,先抬到宫道上,待检查无误后再抬入宫中,几乎将宫道都堵了。
  接引太监也忙坏了,同时到达的秀女太多,接引的人手不够,于是将人都聚在一起,一道接入宫中。
  人一多就容易乱,这些秀女下了马车后,与家人依依不舍道别,诉说了好一番情怀,才跟着接引太监走。
  秀女聚一起后,两两之间有不少认识的,便叙起了旧。
  接着这个引荐给那个认识,那个引荐给另一个认识,行走间便热火朝天聊了起来。
  当是时,宫道里一片混乱,聊天叙旧的秀女,与卸箱笼抬入宫的宫女太监交织成一片。
  接引太监连着催促了多次秀女安静些、赶快走,时辰到了,已经很迟了。
  这些秀女在家个个都是娇宠大的,进宫又是奔着当主子去的,怎会将小小的接引太监看在眼里?都无视他们的话,自顾自聊得高兴。
  便在此时,恰巧撞上皇帝出宫回来。
  此时此刻,弄明白了缘由的尉迟恭,看着眼前混乱的景象,勃然大怒!
  …………(翻页线)…………
  注:尉迟恭,“恭”字取自唐太宗《元日》“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表恭承天下之平的意思。
  男主的两位曾曾…曾祖父名字(另一本书的男主),皆有出处:
  尉迟昭:‘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春气奋发,万物遽只。’(寓意江山如太阳一般辉煌长青。)
  尉迟祐:‘承天之佑,护国佑民。’
  帝王之名,皆照应国朝苍生,尉迟恭也是一样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