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拜访蔡邕

  看到全场被镇住了,杨昭对这首诗造成的影响很满意。
  不做点什么,他们还以为自己作为乡勇,是好欺负的。
  “孟德兄,谢谢你的剑。”
  杨昭客套地说了一句,然后坐回到卢植身边。
  曹操回过神来,哈哈笑道:“明光兄这首诗,把我也吓到了,今天让我大开眼界,以后有机会,我再找你喝酒,讨论诗赋。”
  说罢,他也回到席位上,坐在曹嵩身边。
  皇甫嵩说道:“明光的诗才如何,大家都看到了,就不必再议论下去,我们继续喝酒,今天是庆功宴,而不是诗赋大会。”
  他这是化解最后的尴尬,避免宴席冷场,也算是对杨昭的承认。
  杨赐笑道:“皇甫将军说得对,继续喝酒吧。”
  于是,宴席又恢复到刚才那样,但没有刚才那样的热闹了。
  卢植说道:“今天过后,那些世家士族的人,对明光的看法或许有所改变,但也得罪不少人,锋芒毕露,有好也有坏。”
  杨昭没所谓道:“我不怕得罪人。”
  “但是明光的前程,大概会因此断绝。”
  蔡邕担忧道。
  他一向儒雅,是个大儒,本不喜打打杀杀,此时也被杨昭的诗篇震撼,心里认同杨昭是个大才,也是个有能力的人,可惜很快会遭到打压。
  杨昭道:“我的前程,也不在洛阳,请问老师,去北地的事情,不会也被他们打压吧?”
  “为何去北地?”
  蔡邕好奇地问。
  卢植哈哈笑道:“明光的心,在战场上,想杀贼报国,镇守北境,你放心吧,我为你安排好了,现在有功劳也有名声,甚至皇甫将军也有可能帮你,今天的事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最终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杨昭感激道:“多谢老师!”
  “明光还有如此志向!”
  蔡邕心中对杨昭的看法,又有些改变。
  这个年轻人,不骄不躁,志存高远,最重要的是为国为民,这才是大汉需要的青年才俊,而不是眼前那些世家子弟。
  “子干收了一个好学生!”
  蔡邕不禁有些羡慕。
  卢植赞赏道:“明光的能力,还不止这些,明光的任命下来之前,如果还有时间,我们到伯喈府上,再好好聊一聊。”
  蔡邕期待道:“那我期待着,明光的能力了。”
  他们相视一笑。
  因为有了杨昭这个异数的影响,庆功宴难以再热闹,很快结束了。
  那些世家子弟,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也正如卢植所说的,他们恨上了杨昭,离开时看来的眼神,很不友善。
  “明光兄。”
  曹操离开之前,过来道:“最近在洛阳,可要小心了。”
  杨昭苦笑道:“看来这段时间,我还是少出门为妙,多谢孟德兄的提醒。”
  随后,他们各自离开。
  回到卢植府上时,杨昭今天在庆功宴上所做的事情,用最快的速度已经传遍洛阳,没有去赴宴的卢毓也知道了。
  “未来的几天里,明光大概会成为,洛阳最耀眼的人。”
  卢毓佩服道:“一首诗,压得所有世家子弟不敢说话,整个大汉还有谁?”
  杨昭谦虚道:“我还觉得,过于高调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面,庆功宴上的事情,还在发酵,知道杨昭的人,越来越多,他还真的不再出门,一直留在卢植府上研读兵书。
  期间,刘备又来了。
  他直接找杨昭发牢骚,说是得不到老师重视,连庆功宴也不带自己去,然后又表露出一种,想要拉拢杨昭的心思。
  其他人可能还认为,杨昭出身贫寒不值一提,但刘备能够看出来,杨昭是个潜力股。
  以后他要干大事,必须得让杨昭留在身边,就好像关羽、张飞二人那样,好在他们还是同门,机会就多了起来。
  杨昭只是故作不懂,随便应付过去,又以读书为理由,婉拒了刘备的各种邀请。
  庆功宴上的事情,果然有点影响。
  杨昭想去幽州当县令此事,一直没有下文,这也导致刘备暂时不需要离开,继续留在洛阳等下去。
  某一天里。
  卢植突然说,要带杨昭去见一见蔡邕,这是他们在庆功宴上的约定。
  蔡邕的府邸,距离卢植的不是很远。
  出门走了一会,就来到蔡邕那里。
  蔡邕把他们带到书房内招待,坐下来后,卢植首先说起了,杨昭关于宦官、外戚和世家,甚至是对杨氏、袁氏的见解和判断。
  “这些都是明光所想的?”
  蔡邕惊讶地问。
  对于某些事情,杨昭能够一针见血地点出问题,果然如卢植说的那样,能力还不只是打仗和才学这两点。
  杨昭点头道:“都是我根据在洛阳的见闻,随便乱说的。”
  卢植道:“明光也能看出来,我们朝政目前的弊端,是宦官和外戚,这个说的没错,但是第三点的世家,明光是如何理解?”
  那天在书房,他得到杨昭的答案,回去也考虑了好一会,心里是认同第三点,但还是想看看杨昭对于世家有何见解。
  谈论这些内容比较敏感,只能是他们私底下聊聊,本不该和第三个人说起。
  但是蔡邕这个老朋友,卢植可以信任,彼此的关系很好,同时也想为杨昭拓展人脉,在蔡邕面前,展示杨昭的其他能力和见解,便于以后继续提高地位,尽可能地抹掉贫寒的出身,才能走得更远。
  他这个老师,为了杨昭,已经是尽心尽力。
  杨昭想了想道:“我对于世家的见解,还是不敢说,就怕老师和先生会把我赶出去。”
  他们都是世家的人,说多了容易伤感情。
  “明光在我这里,直说无妨,畅所欲言。”
  蔡邕笑道:“如果子干将你逐出师门,我这里欢迎你。”
  卢植哈哈一笑:“伯喈你是要抢我的学生?明光你就说吧,我们不会生气。”
  “那我说了。”
  杨昭脑海里,整理了一会语言,续道:“世家,即士族,也叫做望族、势族,有声望,也有权势,还有诗书传承,拥有一定的地位。”
  这些他们都知道,听着只是点了点头。
  既然他们非要自己说,杨昭准备豁出去来说,又道:“关于世家士族的见解,我想从我们前朝的秦开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