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封侯

  皇宫安静下来了。
  血淋淋的尸体,早就被拖走,只在地面留下斑驳的血迹,暂时没有人清洗。
  羽林卫基本上是没了,虎贲卫数量不足,杨昭只能把自己的部曲安排进来,暂时充当羽林卫,今晚还要加班,带兵在皇宫里布防。
  期间董卓来过一次,但是被杨昭拦在宫门外面。
  董卓还想做点什么,李儒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最后还是离开了。
  “杨明光此人,不简单!”
  远离了皇宫后,李儒轻声道:“在洛阳城内,能不和他起冲突,就尽量避免。”
  身边的董越不解地问:“此人我也听说过,出身普通,连寒门也不是,文优为何说他不简单?”
  杨昭的事迹,早就传开了。
  就算他们从西凉来的,也听说过杨昭是谁。
  李儒解释道:“他虽然乡勇出身,但能得到卢植的赏识,得罪了整个洛阳的世家,现在还活得好好的,并且屡立战功。”
  他停顿了一会,分析道:“我已让人查过今晚的事情,促成袁绍他们杀入皇宫的人,正是杨昭,后来他无缘无故在皇宫消失,再一次出现,就是城外!”
  “他仿佛能准确判断,两位殿下会在北邙山。”
  “我断定,此人绝对可以掌握全局。”
  “对于何进、张让等人的动向,知道得一清二楚,甚至还有能力避免何进被杀。”
  “但是他没有那样做,图谋不小!”
  李儒把杨昭,分析了一遍。
  如果杨昭能听到他的话,可能得想方设法,先把这家伙干掉,留下来就是个威胁。
  徐荣震惊道:“他那么厉害?”
  李儒郑重道:“不要小瞧的任何人,特别是像杨昭那种,出身低微,年纪轻轻,又能走到高位上的人,一定要注意。”
  “他岂不成了我们在洛阳的阻力?”
  董卓忧心忡忡。
  李儒道:“有可能是,有可能不是,我的建议是把他拉拢,尽量不起冲突,别看他现在兵少,只有数千人,但谁也无法保证,他会做出什么来。”
  董卓还是第一次听到,李儒对一个人的评价如此高,点头道:“我明白怎么做。”
  “使君!”
  此时段煨回来了,低声道:“洛阳的城楼和城门,已经被我们占据了,何进的旧部,我也安排人去接触,但北军营地是皇甫嵩控制,暂时无法渗透。”
  李儒建议道:“今晚进行得差不多了,我们先回去休息,看明天情况如何,等他们另立新君了,再做安排。”
  “回去!”
  董卓很重视李儒的建议。
  ——
  杨昭还在加班。
  没有命令,他也不能随便离开。
  “杨中郎!”
  刘辩从寝宫里,推门出来。
  杨昭拱手道:“见过殿下!”
  刘辩对他充满了好感,还是自己救命恩人,甚至接下来他们母子还得全靠他,连忙道:“杨中郎无需多礼,母后要见你,请进来!”
  进入寝宫。
  来到一个房间内。
  杨昭只见何后跪在榻前。
  榻上躺着的,自然是刘宏的尸体。
  刘协跪在何后身边,泣不成声,刘辩的眼圈也是红彤彤的,应该哭了很久。
  刘宏是早上死的,现在已经是第二天凌晨,四月份的天气还不算炎热,尸体没有发臭,但已经完全僵硬。
  “见过皇后、两位殿下。”
  杨昭问道:“请问皇后有何吩咐?”
  何后没有回头,有些悲戚道:“麻烦杨中郎通知其他皇亲,城内的大臣,明天一早来为陛下发丧,皇城内的安全,还要麻烦杨中郎,我们能信任的人,只有你了。”
  杨昭点头道:“臣一定会做到!”
  随后他只能下去安排。
  很快天亮了。
  昨晚发生什么,洛阳城内的人都知道了。
  杨昭按照何后的命令,把大批皇亲、大臣传来皇宫,聚集在北宫的德阳殿上,何后正式宣布,皇帝驾崩,按照规矩,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登基,为新的皇帝。
  接下来什么发丧,新帝登基等事情,陆陆续续地进行,这部分和杨昭没多少关系。
  就算让他来折腾,他也不懂怎么做。
  刘宏没有立太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刘辩当皇帝名正言顺,暂时没有人反对,把刘宏葬入皇陵后,刘辩正式登基。
  刘辩年纪不大,登基后的一切,基本由何后负责。
  登基的第二天,刘辩对那晚救驾的人,进行各种封赏。
  “虎贲中郎将杨昭救驾的功劳最大,朕封杨昭为都亭侯,田豫、牵招和方锐三人,和杨昭救驾有功。”
  “田豫和牵招,分别为左右仆射。”
  “方锐为左陛长。”
  “部下所有部曲,提拔为羽林卫。”
  刘辩最后宣布,对杨昭的各种封赏。
  虎贲中郎将的属官,有左右仆射、左右陛长各一人,比六百石。
  仆射,主虎贲郎习射。
  陛长,主直虎贲,朝会在殿中。
  “封侯了?”
  杨昭得到封赏,很是意外。
  何后给他的赏赐那么高,这是要把他捧起来,让人羡慕嫉妒的节奏。
  “多谢陛下!”
  不管怎么样,杨昭还是要拜谢。
  田豫他们三人,跟随他一起拜谢。
  正如杨昭说的,那晚过后,他们四人的名字,可以响遍整个洛阳。
  不仅他们震惊,在场的所有大臣,无不惊讶!
  给杨昭封侯就算了,还提拔杨昭的部下。
  原本虎贲卫就是杨昭的人,现在羽林卫也被杨昭的人填充,虽然官职没变,但杨昭现在是统领两个禁宫宿卫。
  袁绍等人看到这里,不知道有多眼热。
  董卓也站在德阳殿内,此时往杨昭看去,同样是震惊的。
  尽管如此,没有人表示反对。
  刘辩的命令一下,把所有安排完毕,最后就对十常侍亲近的人,追究责任等。
  连续加班好多天的杨昭,终于可以回去休息,把剩下的事情,直接交给下面的人处理,等到退朝后,离开皇宫,感到浑身一松。
  “祝贺明光!”
  曹操首先跟上来说道。
  杨昭笑了笑道:“我只是为国分忧,没想到陛下给的封赏那么高!”
  “我看都亭侯不只是运气好。”
  此时董卓的声音,在杨昭的身后传来:“我还在凉州,就听说过都亭侯的功绩,请问都亭侯何时有空?我登门拜访。”
  杨昭明显地拒绝道:“最近应该也不会有空。”
  言罢,他直接离开,不和董卓客套。
  董卓感到自己被无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