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师兄的嫉妒

  “我可以理解,老师的想法。”
  杨昭不强求太多,只是先提出邀请,卢植心里怎么想,没办法左右,顺其自然即可。
  现在的卢植甚至可以猜到,杨昭肯定有大逆不道的想法,对于忠君爱国的他来说,很难接受,不反对杨昭已经很难得了。
  另外,他看得出来,杨昭还是很尊重自己,心里感到欣慰。
  卢植说道:“以后的路怎么走,你要好好想清楚,为师能帮你的不多。”
  “老师请放心,我明白该怎么做。”
  杨昭依旧恭敬道。
  卢植不想继续讨论这件事,笑了笑道:“恭喜明光,终于要成亲了,不过远途而来,肯定劳累,先好好休息,有什么事情,我们稍后再聊。”
  “好的!”
  杨昭点头道。
  卢植让人去为他安排住所,但是还没来得及休息,外面就有人进来了。
  “师弟!”
  来的人,当然是刘备。
  他得到消息,连忙地赶过来,一脸的激动道:“我终于盼到,师弟来涿县了。”
  杨昭笑道:“师兄近来还好吧?”
  “好得很,幽州虽然也有战乱,但对我们涿郡的影响不大,公孙师兄和刘使君的矛盾,不知道何时才能停息,不过也和我们没关系。”
  刘备说着又道:“老师,师弟难得来一次,我准备把他邀请到府上,好好叙旧,请问可不可以?”
  卢植哈哈一笑,挥手道:“明光,去吧!”
  “多谢老师!”
  刘备直接带走杨昭。
  他的府邸,在卢植府邸的旁边。
  杨昭无奈只能随他回去,到了厅子上,只见关羽和张飞都在,简雍也在,另外还有一个杨昭没见过的人,经过介绍原来就是孙乾。
  这个时候的孙乾,竟然投靠了刘备!
  “见过杨太守。”
  简雍和孙乾齐声道。
  杨昭笑道:“诸位客气了,师兄在涿郡如何?”
  刘备道:“我能守住涿郡就够了,也不奢求还有什么。”
  他的表现,像是躺平了。
  幽州他难以染指,冀州又有袁绍,并州已经被袁绍抢走,青州又太远了,并且被杨昭惦记,除了躺平,好像做不了什么。
  但是躺平的想法,不像刘备能有的。
  他真的躺平了?
  “明光现在呢?”刘备问道。
  他还希望,能得到杨昭的指点,可以更进一步。
  “我很好,北海最近很安定,以我的出身,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大概是守住北海郡。”杨昭随口道。
  刘备当然不相信,他只会守住北海那么简单。
  有能力的人,从来不甘寂寞。
  “大哥,杨明府刚来,我们就不要聊正事,要不喝酒吧?”张飞提议道。
  刘备点头道:“没错,喝酒,我这就准备宴席。”
  又可以蹦迪了,他比谁都要开心。
  宴席很快准备完毕。
  看得出来,刘备在涿郡的生活,还是很滋润,宴席上,酒菜满桌,吃的还是杨昭那些高价精盐,生活十分小资。
  “我这次来涿县,是想告诉师兄,准备成亲了,如果有空,可以到营陵走走。”杨昭说明了来意。
  “真的?哪家的小娘子?”
  刘备好奇地问。
  杨昭笑道:“甄氏的甄姜,大儒蔡公的长女蔡琰,和一个寒门女子。”
  董白的身份,比较尴尬。
  他想了想,没有在老师和师兄面前说清楚。
  “好事啊!”
  刘备虽说是好事,但心里有些酸溜溜的感觉,怎么一段时间没见面,就让师弟拉拢了两个世家豪族。
  中山甄氏,富可敌国。
  蔡邕是天下大儒,名气和声望极高。
  能同时得到这两家的欣赏,杨昭再说守住北海什么的,刘备打死都不会相信,肯定有所图谋。
  杨昭又道:“到时候,请师兄和在座诸位,有空的都来一趟,别的不敢保证,但酒水绝对充足。”
  “恭喜明府!”
  孙乾他们哈哈笑道。
  刘备道:“来,师弟,我们一醉方休!”
  他拿起一坛酒,酸溜溜地往嘴里灌,如此表现,就是那种看到别人赚钱了,比自己亏钱还难受。
  “恭喜明府,这一杯,我敬明府的。”关羽举起酒杯。
  张飞附和道:“我也来!”
  他们轮流给敬杨昭喝酒,杨昭来者不拒。
  古代的酒,度数太低。
  他并不容易喝醉,反而先把刘备等人灌醉了,一个个趴在案桌上,至于张飞这货,快要到发酒疯的程度。
  “师兄肯定不甘寂寞,只是没有机会。”
  杨昭看到醉倒的他们,心里在想:“其实师兄对我还是很酸的,大概是嫉妒我能得到那么多,有点期待,以后的你们会发展到程度。”
  他暂时没有,要对刘备做什么的想法。
  以前还会指点两句,现在连指点的兴趣都没了,接下来的一切,随缘发展!
  杨昭找来下人,把刘备等人带回去休息。
  现在已经晚上,回去卢家不太合适,让下人准备一个客房,给自己住下。
  到了客房里,杨昭又想到良乡县的田畴,想回去看一看,又在想不太合适,把田畴安排在良乡县,是以后夺取幽州的关键。
  “还是不要把他暴露了。”杨昭心里想着,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
  杨昭和刘备打个招呼,回去卢植那边。
  不过刚进门,他就听到卢植爽朗的笑声,从屋里传出来。
  “明光回来了。”卢植笑道。
  坐在他身边的,还有一个男人,年纪看起来稍小一点,一身儒服,有大儒之风范。
  男人笑道:“这位一定是北海杨太守,师兄最得意的弟子?”
  原来他还是卢植的师弟。
  “见过先生,请问先生怎么称呼?”
  杨昭客气道。
  卢植介绍道:“他是你师叔郑玄,昨天你走了没多久,就来拜访我。”
  “见过师叔!”
  杨昭对郑玄也有印象。
  东汉大儒、经学家,还是北海郡的人。
  郑玄笑道:“明光是北海太守,我是北海高密人,我们算是同乡了,不用客气。”
  “多谢师叔!”
  杨昭笑了笑,坐下来又问:“老师刚才笑得那么开心,有何喜事?”
  卢植抚须道:“关于你的事情,康成和我说了明光在北海的举措,做得很不错,还良田于北海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
  “师叔姓郑。”
  “我在北海,在郑家手中抢良田,这岂不是……”
  杨昭想到这一点,笑容微微一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