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惊弓之鸟【求订阅】

  店大欺客这种事情在嘉星传媒和杨蜜的身上根本没有发生过。
  无论是在观众的眼中还是在业内专业人士的眼中。
  嘉星传媒和杨蜜都是和平分手。
  或许说是杨蜜放弃了嘉星传媒更为准确。
  远远谈不上谁抛弃谁。
  杨蜜的离开,对嘉星传媒是有点影响,但是并不大。
  同样的,
  杨蜜离开嘉星传媒,对她也是有影响的。
  这么说吧。
  艺人在娱乐圈初出茅庐。
  没有资源就没有露脸成名的机会。
  因此,艺人想要出道,基本上都是要签约经纪公司的。
  由公司来为艺人进行包装、提供综艺、影视、歌曲类的资源。
  而杨蜜离开嘉星传媒,嘉星传媒的片约,广告再也享受不到了。
  离开之后,基本都得靠着自己的名气打拼。
  当然,杨蜜选择离开,肯定也是因为自己本身已经积攒了足够多的人气。
  简单来说就是。
  艺人如果不红,又和经纪公司闹矛盾,或者不想和经纪公司续约,基本上会很难和其他经纪公司签约。
  这种艺人离开原来的经纪公司之后,资源很难跟上,娱乐圈更新换代很快,很多人会很快销声匿迹,没有了水花。
  杨蜜离开了嘉星传媒之后,又走回了前世的老路。
  和另外的几位艺人还有熟悉娱乐圈运作的人合伙,一起重新开了家经纪公司赚钱。
  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陆晨也是愣了愣。
  他也想不通。
  杨蜜为何会如此的笃定离开嘉星传媒之后,会比在嘉星传媒赚的还要多。
  资本家,可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
  网上骂陆晨和嘉星传媒的网友基本上没有。
  但是对杨蜜有意见的还真不少。
  自家的艺人被公司压榨,粉丝们会为自家的艺人大声。
  同样的,嘉星传媒并没有压榨杨蜜,反而给了她很多其他艺人梦寐以求的资源。
  ahzww.
  而她却选择了离开。
  若是必须要骂一方的话,很大的可能会是杨蜜。
  简单来说。
  只要陆晨和曾佳稍微的引导引导,绝对会给杨蜜带来一段美好的回忆。
  不过。
  想想还是算了。
  既然是和平分手,那就没有下黑手的理由。
  总之一句话,
  这次莫名其妙的撞上,直接被媒体曲解为陆晨在报复。
  这也是陆晨比较头疼的一点。
  他真没这个意思。
  邓朝和他们合作得挺不错的,陆晨当然范不着去故意阴人家。
  为此。
  他还特意的给邓朝打了个电话。
  简单的解释了一句。
  至于杨蜜那边,陆晨直接懒得搭理她。
  爱怎么想怎么想。
  总而言之,
  这段时间,他们之间的八卦都被扒了出来。
  甚至有人说杨蜜的离开。
  是因为柳施施嗅到危机,柳施施把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所以赶走了杨蜜。…
  至于所谓的危机。
  则是柳施施担心陆晨被杨蜜给抢走。
  简单来说就是两女争一夫的戏码。
  ……
  对此,陆晨只能表示无语。
  这些网友还真是敢想,也敢说。
  他明明和自家媳妇如胶似漆。比翼连枝,相濡以沫,相敬如宾……
  却偏偏被网友这么议论,
  这分明是看不起他。
  好吧,就是看不起他。
  混娱乐圈的,如他这样专情,专一的人估计真难找……
  所以,网友看不起他。
  好像也挺正常的。
  不过这样的噱头还是挺有市场的。
  不过讨论归讨论!
  大家还是想看陆晨翻车的可能性的。
  怎么说呢。
  可能性很大。
  真人电影打动画电影,在大多数的观众看来。
  稳稳的。
  虽然大家也不太看好杨蜜的《分手大师》。
  但是相比之下。
  大家更不看好嘉星传媒的《功夫熊猫》。
  而另一边。
  就在大家讨论得正欢的时候,陆晨在自己的微博上面搞了个活动。
  所谓的活动就是抽奖,
  他请粉丝免费看《功夫熊猫》。
  很快,网上纷纷出现了某某粉丝晒出的电子版电影票。
  并且配以读起来相对激动的文字。
  “我的天,真的假的,我运气这么好?”
  “陆导,能不能换换,我想换成其他的电影票,我不想看《功夫熊猫》,虽然不花钱,但是我还是不想去看。”
  刚开始,似乎没引起多大的。
  毕竟《功夫熊猫》6月20号上映的消息人尽皆知。
  这时候弄这么一出。
  在大家的心中,绝对是故意搞事情的,
  不过。
  随着晒电子版电影票的网友越来越多。
  大家也终于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嘉星传媒在不声不响的搞映,看到嘉星传媒准备搞点映。
  这件事瞬间在整个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什么样的电影才敢搞点映?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桉!
  基本上不用多说!
  首先得对自己有信心,
  其次得对自己的影片有信心。
  最后得对影片能够征服观众有信心。
  三个信心,缺一不可。
  “怎么情况,陆晨疯了,还是我疯了?”
  “这个世界也太疯狂了吧,动画电影居然敢搞点映,就不怕电影还没上映就凉了!”
  “卧槽,感觉有点不太对劲啊。”
  “陆导根本不是那种盲目自信的人,这是胸有成竹啊。”
  “陆导这是准备一条道走到黑啊。”
  ……
  一部本来大家都不太看好的动画电影。
  竟然敢搞点映。
  这种事情在娱乐圈可是难得一见,说事第一次也不为过。
  所以这件事儿一时之间在娱乐圈造成了巨大的轰动。
  “陆晨怎么敢的啊。”
  “啥情况。”
  “陆晨不会真的以为自己能够打开国内动画电影的的大门吧。”…
  “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够做到?”
  想不通,想不通,不光是观众想不通,包括业内的专业人士也想不通。
  既然想不通,那就去看看就知道了。
  很快。
  业内不少的影评人也晒出了格式相同的电子版的电影票。
  这次陆晨请了不少的影评人。
  虽然之前得罪了不少人,但是经过他连续两次的整治。
  现在的影评人这个圈子可以说好了不少。
  能够继续混下去的基本上都是那种观众认可。
  实话实说的人。
  乱吹,毫无道理的吹的影评人。
  虽然不至于销声匿迹,但是绝对混不下去的。
  原因很简单。
  信息化时代!
  一部电影到底是好片还是烂片,传播得太快了。
  很多电影首映还没有结束。
  网上就有了不少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
  到底是好片还是烂片,上网看看就知道了。
  观众也不是傻子。
  看电影毕竟是要花钱的,花钱的时候总会思考一会儿到底值不值得去看。
  所以,
  影评人这个圈子与其说事陆晨净化的。
  其实不如说是时代进化了它。
  陆晨在其中最大的作用就是给净化的这个过程提提速。
  至于其他的。
  和他的关系真心不大。
  随着时间的流逝。
  国内大型媒体报刊的着名记者,某着名杂志的编剧。
  某专业的影评人,等等,各界的精英人士基本上都收到了《功夫熊猫》的电影票。
  在这些人纷纷把自己收到的电影票给晒出来的时候。
  直接引起了无数人网友的羡慕。
  一时之间,晒电影票仿佛变成了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当然值得炫耀。
  陆晨免费请看电影,当然值得他们炫耀一番。
  陆晨是谁。
  国内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能够收到他的邀请,可以说是倍有面子。
  相比于其他的导演。
  陆晨这个才叫做福利,而且在网友的心中,这个福利的分量十分的充足。
  一瞬间。
  收到电影票的影迷朋友们直接激动坏的。
  没收到的直接羡慕坏了。
  这时候,网友已经不讨论《功夫熊猫》到底好不好看的问题了。
  而是讨论怎样才能弄到票。
  甚至有不少的土豪影迷直接扬言要出好价购买《功夫熊猫》的电影票。
  不过愿意卖票的基本上没有。
  毕竟被抽中的人,基本上都是嘉星传媒精心挑选的。
  被选中的影迷,基本上都是陆晨的忠实粉丝。
  当然,也有人愿意卖。
  只不过具体的价格无人知晓。
  毕竟这种事情根本不能放到台面上来。
  私下进行就行。
  当然。
  不用想也知道,这其中的价格肯定远远的超过了电影正常票价的价格。
  当然。
  肯定也达不到特别夸张的地步。…
  没有必要。
  “《功夫熊猫》可能真的很好看。”
  在《功夫熊猫》准备进行点映的消息传出来之后。
  网上的风向就变了。
  没人是傻子。
  陆晨敢这么干,绝对对《功夫熊猫》有着非常足的信心。
  要知道陆晨除了拍摄能力非常强之外。
  陆晨对市场的嗅觉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其他导演不看好的题材。
  陆晨仍旧能成功。
  比如刚刚结束没多久的《合伙人》,
  这种题材的电影在上映之前也没人特别的看好。
  包括网友也不是很看好。
  倒也不是不看好,而是大多数的观众不喜欢这样的电影。
  可是,陆晨却告诉整个娱乐圈。
  没有不好的题材。
  只有不会拍的导演和不敢拍的导演。
  没了这波观众,还会有另一波观众。
  《合伙人》告诉了整个娱乐圈。
  中年大叔们的实力可不比90后的观影人群弱。
  甚至可能还要更勐。
  因为这些人真的舍得花钱,花钱根本不纠结。
  毕竟这群人已经成家立业。
  和那些大学生和刚刚走出校门的小青年相比。
  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网上很快又达成了另外一个共识。
  那就是《功夫熊猫》可能真的很好看。
  基于这个想法。
  想要第一时间看到《功夫熊猫》的观众也就越来越多。
  只可惜。
  他们只能等上映。
  “卧槽,这个陆晨不光做导演很厉害,现在看来在营销这个领域他也很勐。”
  谁也没想到,让整个宣传界头疼的问题,
  就这么被陆晨轻轻松松的搞定了。
  “不,是这个导演的实力勐。”
  想想也是。
  这样搞的前提是片子质量很高。
  片子不好,搞点映。
  注定是笑话。
  并不是所有影片都适合用点映这种方式的。
  比如粉丝电影、爆米花电影基本都不太适合点映,
  尤其是大规模点映。
  原因很简单。
  因为这些电影主要的目标观众就是粉丝,只有在吊足粉丝胃口的情况下,电影才能爆发出更多的能量。
  简单来说就是粉丝电影采取饥饿营销的方式往往更有效。
  即使点映,也应该尽量少。
  粉丝电影过去拼的是首周,首周的票房往往能占到总票房的一半以上,而现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甚至拼的就是首映前两天。
  所以点映对这类的电影没有太大的效果。
  当然。
  虽然转变了不少观众对《功夫熊猫》的第一感官。
  但是还是有不少的网友觉得嘉星传媒这么搞的目的不纯。
  怎么个不纯法?
  简单来说就是。
  每个用户既是电影产品的消费者,也可以是电影产品的推广和传播者。
  并能以裂变的连接方式将电影信息传播给其他受众。…
  不少的网友认为,他们嘉星传媒想在这个传播的过程中搞事情。
  怎么搞?
  很简单。
  制造了一系列的口碑营销策略。
  在这个过程之中。
  通过打通电影的口碑传播渠道来吸引受众的。
  举个例子。
  前世《捉妖记》就是这么搞的。
  上映8天票房即突破10亿元,最终以24.38亿元夺得当年的华语电影票房年冠。
  这部电影让片方和社会看见了口碑营销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在宣传初期,受换角和影片重拍风波影响,片方抛出“资方损失惨重却依然坚挺”等宣传话题赢得了外界的一致支持。
  到影片上映前几天,片方组织了自媒体大v的提前观影场,让口碑造势在几天时间内实现最大化爆发。
  等到电影上映期间,电影宣发团队联合微博、等传播渠道持续为影片制造话题、官方账号与粉丝积极互动;
  主创团队也同时通过线下“卖力”路演、参与综艺节目宣传发力配合,最终的电影票房的确不负所望。
  “我们可能麻烦了。”
  蜜棠传媒的经理说道。
  蜜棠传媒,也就是杨蜜新离开嘉星传媒之后,和其他人成立的那家娱乐公司。
  副经理点点头:“我们的确要有麻烦了,不光是《分手大师》的麻烦,还有舆论的麻烦,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居然选择把《分手大师》放在这个时候。”
  放在这个时候。
  无论《分手大师》能不能击溃《功夫熊猫》,杨蜜都会陷入舆论危机。
  谁都知道,
  嘉星传媒没有任何的对不起杨蜜。
  他们这么搞,很容易就会让杨蜜背上:
  恩将仇报!
  这四个字。
  赢了!陆晨的粉丝不会放过她。
  输了!自找的。
  怎么都会被嘲讽。
  经理刘骁也皱起了眉头。
  他也没想到,《分手大师》的片方居然不考虑杨蜜和嘉星传媒这层关系。
  光鲜传媒。
  负责发行《分手大师》的经理正在被训。
  要知道,
  嘉星传媒和光鲜传媒的关系可不是一般的铁。
  这次他们光鲜传媒突然来这么一手。
  若是放在其他的时候。
  这根本不算什么事,但是却选择了在大家都不看好《功夫熊猫》的时候。
  有点被刺的味道。
  若是和陆晨的真人电影竞争,
  那无所谓。
  但现在的问题是嘉星传媒的《功夫熊猫》处于劣势的状态。
  他们这时候下手。
  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陆晨可能会不在意,但是其他人呢。
  比如陆晨的粉丝,他们会怎么想?
  业内的其他人会怎么想。
  王老板也是一阵的无奈,自己手底下的人就不能给自己省点心。
  真要把陆晨给惹怒了,下次陆晨不带着他们耍了。
  他们该怎么办?
  跟着陆晨混,根本没有喝汤的说法,基本上都是吃肉。…
  而且还是大鱼大肉。
  王老板无奈,
  负责发行《分手大师》的经理也是一阵难受。
  没法不难受啊。
  这锅还真得他自己背。
  自己没有调查清楚,自己没有搞清楚状况。
  怪谁?
  “要不撤了吧……”
  这位经理小声的说道。
  王老板闻言,也是一阵哑然。
  撤!
  怎么撤?
  撤了岂不是在告诉其他人,他们光鲜传媒惹不起嘉星传媒吗?
  还有,以网上的那些名侦探会不会因为他们撤档又分析出什么陆晨霸道无比。
  以什么要挟他们光鲜传媒,让《分手大师》撤档。
  这锅可不比现在的这个锅小。
  怎么办?
  凉拌。
  王老板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
  现在被架在火架上了。
  左右为难。
  ……
  至于《分手大师》的片方那边。
  “不用太过在意,若是陆晨的电影,我们退让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并不是陆晨,而且还不是真人电影,主意,这部电影是动画电影。咱们这部《分手大师》的剧情可是让光鲜传媒那边的人也赞叹不已,可以说相当好的开局,所以别说对手是罗真,哪怕是陆晨又何妨?”
  最后这句话绝对夸张了。
  下面的人闻言,瞬间哑然。
  是啊。
  《功夫熊猫》的导演并不是陆晨,大家这是陷入了误区了。
  或者说被陆晨给吓到了。
  陆晨亲自出来吆喝,直接导致大家还以为要面对的对手是陆晨呢。
  谁知道,并不是。
  这完全是被吓到了啊。
  在陆晨的威慑之下,他们已经成为了惊弓之鸟了吗?
  wap.
  /101/101736/29879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