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必须改【求订阅】

  “我觉得很好。”
  一位部门沉吟道:“特效部分非常让人惊喜,特别是天帝和仙门圣人大战的时候,天地色变,剑气满天的场面让人看起来太爽了。余导的工作做得很好,这份功力,还真是让人觉得很欣赏的。”
  “谢谢。”
  余葵这么说着,心里却忍不住的吐槽,你这么夸我好意思吗?你要是夸其他的方面那还好,怎么就偏偏挑了个特效夸奖?
  总之余葵对这位领导的夸张很不满意。
  第二位的夸奖就有心多了。
  “故事虽然有些简单,但却意外的吸引人,从主角出场开始,就一直充满了让人继续探索下去的欲望,而结局也没让大家失望,我要是没猜错的话,这应该还有下一部吧!”
  余葵也点了点头:“下一部没有,不过“七窍玲珑心”的故事可没有完!而且,比干的故事也没有完。他是一个贯穿整个宇宙电影的人物。”
  一旁的王昕说道:“这部电影应该是用来奠定《封神》的基调的吧?无论是《少年哪吒》还是《战神杨戬》,都是在这个世界观的展开之下进行的…?”
  王昕的说法没有错。
  无论是《战神杨戬》还是《少年哪吒》,又或者是《天雷将星》都是在这部的世界观之下展开的。
  这也是陆晨他们要来观影的原因。
  想看看。
  余葵展现的世界观如何!能不能撑得起后面的电影。
  结果还不错。
  “余导,让你给这部电影打分的话,你会打几分?”王昕问道。
  余葵毫不犹豫的回答:“9分。留一分给下一部一点上升的空间。”
  “唐磊,你呢?”
  “我打十分。”唐磊开口道:“这是我迄今为止拍的最难的一部戏,也是我拍得最过瘾的一场戏。”
  虽然只是一个配角,但是这个配角可不好演。
  在唐磊看来,人王这个角色并不比他现在正在准备的小丑差。
  因为他要定义人王这样的角色。
  在陆晨的设定里面。
  人王的地位是要高于皇帝的。
  而人王又低人皇一等。
  他饰演的帝辛的话,处在人王和人皇之间。
  这个度可是很难把控的。
  这一次。
  唐磊的确拍得相当的困难,但是完成度相当的高。
  人王,
  锋芒毕露,肆意霸道,唯我独尊,强势之中又不缺睿智,波澜不惊的面容下,是视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和使命。
  这个他第一次挑战的角色。
  完全被他给演绎了出来,
  特别是在天帝和仙门门主的衬托之下,他饰演的人王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人王这个角色的确很复杂,更难得的是他给人的感觉已经超过了所有的帝王,磊哥这次又演出了一个代表作。”王昕吹捧了唐磊一句。
  也不能算是吹捧。
  唐磊的确演得好。
  这个角色对于他而言,的确是个挑战。
  包括余葵也说道:“人王的塑造的确精彩,当时拍戏之前我就感觉磊哥会爆发,谁知道,拍的时候,他直接杀疯了,没反应过来的陈昆和王劲颂直接被他杀的溃不成军。”
  陆晨也微微的点了点头。
  “师傅。”
  等这一圈人发表完意见,余葵期待的看着陆晨,这让陆晨不由地莞尔,公司里面的导演,包括将熠也是,都和眼前的余葵一样,都比较重视自己的想法,其实自己的看法也未必准确。
  毕竟这怎么说也是个新项目,
  根本没有先例。
  因此。
  陆晨也说不好。
  “其实我本来想说很棒的。”
  陆晨耸了耸肩:“显然你肯定不满足于此,那就总体说一下,片子拍的非常的轻松,老少皆宜,主题也很简单。剧本创作的时候,我期待的成品也是这样的效果。画面的效果很好,内容也很新奇,这点必须给编剧部那边加个鸡腿,世界观的铺开也很恰当,并没有给人那种拖累整个剧组的感觉,特别是关于天帝和仙门的改动让我特别的惊喜,故事说得也很精彩。”
  “很棒。”
  陆晨最后还是这么总结。
  不过余葵像是得到了莫大的肯定一般,脸色微微泛红,像是喝醉了一般:“谢谢师傅,我还以为你对我的改动不满意,毕竟……”
  “我从来没有说过不喜欢别人改动我剧本这样的话。”
  陆晨笑道:“当然,前提是这个改动超越了原本的设定。”
  这是实话。
  改的东西还比不上原版的,
  你改个毛线啊?
  如果这个改动会让效果更好,陆晨也是很乐于见到这一幕的。
  余葵点了点头。
  实话实说。
  她相当的喜欢《亘古忠臣》这个故事,《封神演义》的电视剧可是从小看到大的。
  如今。
  陆晨他们准备突破,甚至还突破到了天际。
  拍一版属于自己的封神。
  也是她的梦想之一。
  现在这个梦想即将完成,她当然激动。
  改动封神。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很难理解。
  但是在余葵他们看来。
  原版的《封神》,只是小孩子的故事,并不是大人的故事。
  原版的故事对于大人来说。
  的确有些太幼稚了!
  在很多成年人的心里面,
  《封神演义》作为,只能用“平庸”来形容。
  如果要做青少年读物,直接就是“有毒”。
  蓝天夜和傅一伟那个版本的《封神榜》,以及tvb版的《封神榜》,成色都不赖。
  大家对原著都进行了改编,不过无论怎么改编,都没有原著粉出来叫骂。
  也没有老艺术家跳出来批评“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因为原著本身就很差。
  余葵他们当然知道,在有些人心中,《封神演义》属于“古典文学名著”。
  但是重点:是有些人。
  不是大多数人。
  原因的话。
  首先,一本书算不算“古典文学名著”,其实有一个土标准,那就是进不进中小学语文课本。
  施耐庵最多,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
  第一才子书不是盖的。
  曹雪芹第二,有《林黛玉进贾府》《刘姥姥进大观园》《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曹老才高,但是选段确实不好选。
  罗贯中有《草船借箭》。
  吴承恩有《齐天大圣》。
  蒲松龄有《狼》。
  吴敬梓有《范进中举》。
  爱写小黄书的冯梦龙老师也有一篇《灌园叟晚逢仙女》。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原文,
  至于《封神演义》?
  对不起,没有。
  只有苏教版有《哪吒闹海》,情节和电影版的《哪吒闹海》相同。
  不选《封神演义》,为什么?
  除了写得差之外。
  在无其他的原因。
  那为什么大家会有它是“名著”的错觉呢?
  这点陆晨也不是太清楚。
  据说是在千禧年之前。
  华国有过一波“国学热”。
  简单来说就是大家喜欢把书当做礼品送人。
  包括那时候各单位的采购人员都爱跑来买《四大名著》的精装书。
  当礼物送生意伙伴,或者给员工发福利。
  这种书定价可能是2000元,书店的进货价可能是200元,卖400元。
  给行政人员开600元的发票。
  老板一看,
  哟,三折!
  觉得下面人会办事,行政人员也拿到了回扣,皆大欢喜。
  家家都卖《四大名著》,表现不出竞争力。
  后来有的小出版社就开始出“六大名著”,把《儒林外史》和《封神演义》加进去。
  《儒林外史》,光听着就高大上;而《封神演义》因为1990年的电视剧,老百姓都知道。
  《封神演义》就是那几年封神的。
  当然,也有的人说。
  《封神演义》是能跟《冰与火之歌》《魔戒》相提并论的伟大作品。
  但是只要和这些人多聊几句。
  就能发现他压根没看过,最多看过几集电视剧。
  然后他们就会说:《冰与火之歌》是活人的作品,《魔戒》是二战期间写的,把《封神演义》和晚几百年的作品比,未免太欺负它了。
  那就往前比,
  跟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比一下。
  都是女神之怒、两个阵营、一个美女、连年战争、青铜时代、神的传说。
  荷马比许仲琳至少早2300年。
  《伊利亚特》至少比《封神演义》好1000倍。
  荷马口中的神,都是人,有嫉妒、有仇恨、有贪恋;王也是人,有出风头的冲动,有失去权力的恐慌;英雄也是人,受了侮辱就要扭身回家。
  但《封神演义》里,大多数角色都幼稚愚蠢,缺乏稳定的人设。
  姜子牙拿着封神榜下山,居然跟申公豹打赌砍脑袋,输了就把封神榜给对方。
  这不是小学生行为吗?
  “你的鸡蛋能给我吃吗?”
  “你猜我有几个,猜对了我把这俩都给你。”
  “好,五个?”
  所以你看着各种大罗金仙,拿着各种法宝,其实就是村儿里一帮孩子在打架。
  都是亲戚,弟弟被堂哥打了,
  叫哥哥姐姐帮忙,
  后来爸爸叔叔出来亲自打,
  再最后爷爷开了香堂罚大家都跪着,训一顿,架就打完了。
  不说其他的,
  就说《封神演义》开头那几章,我们就能知道它有多么的幼稚。
  开头写商朝的天子叫“受”,
  历史上叫“帝辛”,蔑称“纣王”。
  和哪吒、敖丙一样,纣王也是爸爸的三儿子。
  有天全家人一起吃饭,房塌了,他力大无穷,把房顶托住,爸爸和俩哥哥才活了下来。
  于是首相商容带着几个大臣提议,让天子立纣王做太子。
  俩哥哥都是君子,都没跟他抢,结果老爹一死,纣王就当了天子。
  商容有拥立之功,
  这个权力很大,故事一开始,他建议纣王去女娲庙烧香。
  纣王问,“为啥要给女娲烧香啊?”
  这句问得很像一个低能儿。
  女娲是上古女神,纣王是聪明之主,辩论奇才,文武双全,竟然不知道女娲?
  商容回答:
  “她造人,补天,做了好多好事。”
  “哦,那我去。”
  纣王去了女娲庙,看见女娲的雕塑很美,就写了一首黄诗:
  “娘娘长得真漂亮,我想跟你搞对象。”
  商容赶紧劝,“万岁,女娲娘娘是祖奶奶,你骚扰她不合适,把诗洗掉吧。”
  跟带熊孩子旅游的爷爷一样,管不了,只能劝两句。
  “我讴歌她的美貌,群众看见不是觉得很荣耀吗?”
  《伊利亚特》的开头就是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特争夺最美女性。
  如果纣王在希腊,他一定就是圣天子了。
  但是我们华国不行,女娲娘娘回来看见乱涂乱画,当时就怒了。
  女娲飞到朝歌城头准备杀人,看见纣王还有俩儿子,掐指一算,纣王还有二十八年的运势,于是就把“宰了他”的目标换成了“毁了他”。
  送了个特别美的狐狸精,让他爽二十八年。
  同时,也让他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性骚扰导致的改朝换代,太猛了。
  纣王回宫了,然后找来奸臣费仲,打算选民间美女,一镇大诸侯各送一百个,一共要四百个美女。
  乾隆快七十了还选秀女呢,而且人家振振有词:“看看又看不坏,有合适的给儿子孙子亲戚们介绍过去当对象啊。”
  商容又来了,“你这样扰民,大家说你好色,咋整?”
  给拦下来了。
  商容也没提什么变通策略,比如吐故纳新,把后宫里没有被宠幸的姑娘送出去嫁人,再选几个妃子,就让纣王回去憋着了。
  第二年,八百个诸侯来朝见纣王,大家都给费仲尤浑这俩坏蛋送了礼物,只有冀州侯苏护没送礼。
  费仲决定使坏。使坏的方式是——让他女儿当娘娘。
  正好纣王又想起选美女的事儿。
  费仲是这么说的:“首相劝您别选,选了大家觉得您是昏君,您还是听得好。”
  下一句也有一个变通方案:
  “听说冀州侯苏护的女儿特别好看,我觉得可以让他把女儿送来。”
  结果苏护勃然大怒,说:你的老婆已经够多了。我女儿是个柴火妞,不适合当贵妃。费仲是奸臣、小人,你把他杀了,不然你就是昏君。
  好人卡都没一张。
  这里可以对比一下《红楼梦》,
  贾元春进宫当了贵妃,薛宝钗眼巴巴地等着选秀女,这是贵族家庭对女儿进宫的正常态度。
  苏护这个暴怒情节,根本毫无逻辑。
  此外,商朝是分封制,诸侯都有兵,天子要诸侯一个女儿走,不仅是妃子,也是要人质,不交人就是造反。
  冀州侯苏护,在宾馆题了首反诗,跑了。
  眼熟对不对?
  这就是对宋江题反诗的拙劣模仿。
  宋江被刺配到江州,心中烦闷,酒后题了反诗,他没准备造反,就是打打嘴炮。
  而苏护要造反,按理说早跑早脱身,但他还要左右取文房四宝。
  然后苏护便开始了造反,还打败了北伯侯崇侯虎。
  这个时候,西伯侯姬昌给他写信,劝他把女儿送去。
  信是这么写的:老苏你傻啊,女儿送去,你就是国丈了呀。
  冀州永远都是你的领土了。
  老百姓和当兵的都不用死。
  难道你是准备对抗全国的兵马吗?
  纣王说过完全一样的话。纣王说完,苏护大骂“昏君”。
  姬昌说完,苏护说:姬伯之书,实是有理,果是真心为国为民,乃仁义君子也。敢不如命。
  什么叫脑残粉啊,苏护就是。
  苏护把女儿送去朝歌,路上女儿就被狐狸精给害了。
  狐狸精进了宫殿,和纣王一起过上了没羞没臊、相亲相爱的生活。
  一个精神病,一个没人性,俩人就这么团结起来了。
  ……
  这样的剧情。
  陆晨他们真要是原封不动的拍出来,估计会被骂得不省人事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