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奖项不在多,【求订阅】

  造成这个结果可以说就是陆晨的原因。
  陆晨他们已经把国内的电影抬到了和好莱坞电影差不多的高度。
  达到这样的高度。
  这些奖项就不是那些个什么圈什么圈的人能说了算的了。
  上面肯定会干预的!
  这么好的文化输出机会,还让人在后面拖后腿。
  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因此。
  整顿,
  必须整顿!
  所以,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
  隐隐有种国外的导演也想要过来参评的感觉。
  这是实话。
  因为因为全球电影市场愈发繁荣,各国文娱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国内的三大奖项在上面的加持之下。
  甚至在和国外几个大型奖项通气。
  想要举办一个全球性质的超级奖项,
  届时,
  必将会有全球的顶级导演在同一个战场汇聚。
  争夺那珍贵无比的荣誉!
  这个想法还真是……
  陆晨当然是支持的。
  只不过。
  难度很大。
  国际奖项?
  这玩意儿可不是光说就能够做到的。
  是需要真正的实力的。
  这里指的可不光是作品的影响力,还有奖项的影响力。
  举个很好的例子。
  作为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的威尼斯电影节。
  它在三大电影节中威尼斯电影节的历史是最悠久的,
  创办于1932年。
  是世界上的第一个电影节,被称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在国际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当然资历老只是它受欢迎的一部分,最重要的一点,
  还是因为它“海纳百川”的初衷。
  它的性格跟它的资历很相似,像一位看尽沧海桑田的老人,所有的功名利禄都看淡了,只为寻找更优秀的作品。
  就这点来讲它跟奥斯卡很不一样,它没有地域性,对待各国的电影都一视同仁,不会因为电影的出品方,投资方没有本国的公司参加而把好的作品排挤在外。
  其实今天的香城金像奖延续的仍然是奥斯卡那一套,
  想参加香城金像奖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香港投资方才可以。
  把电影跟本地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还怎么能客观地对待电影艺术呢?
  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评价标准就很纯粹,标准就是艺术性。
  就算电影的某一方面有一点缺陷,
  只要是有创新性,
  仍然会被电影节所收纳。
  就像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入围的最佳影片竟高达21部,
  这在其他电影节是不会存在的。
  所以这种评判标准很受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欢迎,
  尤其是华国,
  毕竟华国的电影行业还处在并将一直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像国师早期的作品,就曾屡次入围威尼斯,并多次拿下金狮奖和银狮奖,成为威尼斯的常客。
  但那个时候的华国电影当真就这么优秀吗?
  用姜闻的话来讲就是“要色没色,要声没声”。
  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我们的技术差太多,设备也很落后。
  但即便是在硬件很差的条件下,国师执导的电影仍然有两次拿下了金狮奖,成为世界之最。
  主要还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演员的演技是真高,再加上剧本写得也很完美。
  硬件是花钱就可以做到的,
  但演员的演技,剧本的创作才是电影的核心。
  足见威尼斯电影节的宽容,对电影本身艺术的看重。
  当然威尼斯电影节在国内如此受欢迎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就是把电影拿到国外去贴一层金,回来后会更有份量,说话会更硬气。
  这个传统上世纪八十年代很流行,
  那怕四十年过去了,
  仍然很受用,足见华国电影确实处在初级阶段。
  远的不谈,
  就今年华国的电影来看,媒体把票房吹嘘的一个比一个高,有多么厉害。
  然而拿过什么奖呢?
  不用说拿奖,就入围国际三大电影节的也没有过吧。
  因此。
  陆晨虽然赞同,但是并不看好。
  国内的这些奖项都没那个底蕴。
  想想原世界的情况就知道了。
  原世界的娱乐圈,
  各种奖项简直太多,反倒是明星不够用,
  毫不客气的说。
  差点就到一个人均“影帝”或“影后”的时代了。
  按道理来说。
  奖项评选的初衷应该是为了激励影视从业人员,
  激励演员努力提高自己的演技、激励从业人员去努力制作更优秀的影视作品。
  可一旦奖励多了之后,效果可能就不那么好了。
  这就好像上学发奖状,自己上学的时候,每一个学期的奖状就那么几个,能拿到奖状的只占少数。
  但现在的奖状,不论是以什么样的奖励名义,几乎每个人都能拿到一张,没有奖状的那才是少见。
  数数原世界的奖项就知道了。
  首先是百花奖。
  刚结束没多久,首都国际电影节又开始了,这期间还有个微博电影之夜,
  除此之外,还有青年电影展,华表奖、金鸡奖、魔都国际电影节、澳门国际电影节、动作电影周、香城金像奖、台城金马奖等等。
  这只是电影方面的评奖,还有电视方面的,以及一些平台自己搞得这个大赏、那个之夜什么的,算下来平均一个月一个评奖活动可能都保守了。
  不光是各种评奖活动多了,设立的奖项明目也多了。
  除了最佳主角、最佳配角、最佳新人等奖项之外,有些评奖活动还加入了各种新鲜的奖项名称,毕竟明星也都是很务实的,去了又没拿奖多没劲,这都是人情世故。
  比如最佳演员可以分为最佳古装演员、最佳现代剧演员、最佳谍战剧演员、最佳仙侠剧演员、最受观众喜爱演员,这些都没拿到也没关系,还可以有最具潜力奖、演技突破奖、年度进取奖、最具影响力奖等等,反正就秉持一个原则:只有来,就有将。
  就是这么多各式各样的评奖,有些名字里还带有“国际”二字,
  但真正有影响力、有含金量的又有几个呢?
  甚至评选出的结果都会带有不少争议,
  比如沈叔叔只得了0票的那一届,再比如前些年有一届金鸡奖的最佳男配和最佳女配。
  各种评奖越来越多,
  但奖项的信服力却越来越弱,只是因为量变引起的质变么?
  有位大佬曾在一段采访中说过,他这辈子也没拿到过什么大奖。
  并且还大胆直言了影视行业及奖项评选方面的一些内幕。
  他说他自己也曾拍摄过电影,但必须去买别人的标才能上映发行。
  都是评奖,那何不把自己的作品送去评奖,而是送一个“贴牌儿”的作品去呢。
  也就是说,很多评奖活动并没有看到的那么公开、透明、公正,
  有些作品没有出现在提名或者获奖名单中也不是演员和作品质量,而是不能去参与评选。
  虽然各种奖项活动越来越多的当下,能获个固然是好的,
  即便不获奖也可以走个红毯增加个热度不是,这样也就不用大老远跑到国外去蹭红毯热度了。
  穿个漂亮点儿的礼服走个红毯,然后搞一通“艳压”的通稿,也是能收获一波眼球的。
  这么多评奖活动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那些礼服定制商是很开心的,一次活动就是一套礼服甚至是两套,走红毯一套、领奖又一套。
  再加上明星越来越多,大家又都不希望撞衫,礼服定制真的就业务繁忙。
  因此。
  在陆晨看来。
  奖项其实不需要多,能有一个比较特别有影响力的就很好了。
  他也不奢望华国能出一个“奥斯卡”,但也至少应该有一个奖项是能够让演员为之奋斗的。
  比如他即将要去的金鸡奖。
  没错,
  他准备把金鸡奖的影响力提升上去。
  当然,
  金鸡奖也是这么想的。
  否则的话,就没有必要邀请陆晨去担任总评委了。
  陆晨这个总评委可是那种有实权的总评委。
  而不是顾问形式的那种。
  他拥有一票否决权。
  简单来说就是,
  其他评委把作品选出来之后,由他来决定那个那部作品能够拿奖什么奖。
  不过,
  陆晨仍旧不看好金鸡奖能够走出华国,进入世界。
  至于他们准备联合起来的这个事情,陆晨特意问了曾佳一下,
  “话是这么说。”
  曾佳笑了笑:“但,三大奖项在华夏的影响力,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毕竟是不一样的,
  国内倒是一直想要靠自己打造出真正的国际奖项,
  问题是一些外国人不认啊,
  那些外国人也想打造自己的国际奖项来着。
  丑国,法国,英国,都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努力,
  甚至还有那边的奖项组委联系我,希望我带着嘉星传媒的作品去参加,
  结果我拒绝了,
  因为国内观众不认那些奖,在我们国内,三大奖项就是最高级的。”
  “所以他们这是打算团结起来?”
  陆晨这么想了想。
  好像可以理解了。
  这是各个国家的边缘奖项准备抱团取暖了?
  “如果这事情要是真成了……”
  曾佳嘿嘿笑道:“你说不定会收到邀请。”
  陆晨点头,
  知道曾佳这句“邀请”有多重意思,作为全球最为顶尖的热门导演,如果真要创办这样一个奖项,
  那创办者肯定会希望邀请到陆晨这样的人物,给他们当评委之类,更何况陆晨的公司电影精品率很高,他们也希望拉拢陆晨多多参加……
  毕竟,
  任何奖项发展都需要很多条件。
  如果这种级别的大奖创办出来,
  一些如陆晨这般顶级的导演,却连参与的兴趣都没有,
  那么这些奖项的含金量在大众心里就会大打折扣,
  别人会认为你是在自娱自乐的,
  所以这些奖项想要成功,
  获得陆晨这类影视圈顶级人群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还是先准备金鸡吧。”
  陆晨开口道,
  虽然对于这个准备办来对抗奥斯卡”、“戛纳”之类的奖项有些期待。
  但在自己没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前,
  他还是希望能够脚踏实地,
  况且现在的他还是很愿意支持国内奖项的。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曾佳笑了笑:“你就去忙吧,国际奖项创办这事儿,我也会盯着,有消息肯定第一时间通知你,我估摸着他们会想要拉拢咱们嘉星传媒的,不惜以利益交换那种,这里头的猫腻可多着呢。”
  “能做到基本的真实就够了。”
  水至清则无鱼,
  在这个圈子里待久了,陆晨根本不信娱乐产业有绝对的公平,
  有的时候,
  他本身的存在就是破坏公平的因素,
  三大奖项也好,
  国际大奖也罢,谁又能真正做到所谓的公平呢?
  能做到基本的真实就好了。
  金鸡奖月中正式开始。
  作为红毯的常客,
  走在这娱乐圈无数艺人都在渴望的红毯上,陆晨早就没了什么新鲜感,
  不过自己媳妇走的倒是很开心,
  这让陆晨恍然,
  大概是自己这个导演和艺人的心态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吧,
  无论柳施施还是唐磊,他们都很享受这种顶级的聚光灯照耀。
  “陆导!”
  “陆导您好!”
  “陆导,能采访一下吗?”
  路过采访区,无数记者围了过来,陆晨配合的停下了脚步,
  虽说他不喜欢接受采访,
  但有时候还是要满足一下这些记者的,况且自家媳妇也在接受采访,陆晨一个人进去,
  就得应付无所不在的各种应酬,
  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想上来跟他攀两句交情。
  “陆导,关于您的新片……”
  记者还是很上道的,问的问题也没有让陆晨觉得难以回答,他笑了笑道:“新片《小丑》已经拍摄结束,会按时上映的,我可是很守时的,不会爽约。”
  这是给《小丑》打广告了。
  另一名记者凑过来,问道:“《九尾狐》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陆导方便透露吗,外界对于这些话题的讨论热度一直非常高!”
  “九尾狐,也就是妲己的故事。”
  陆晨话音一转:“不过,这部电影里面的妲己和大家想象中的妲己是不一样的,在这部电影里,我们有新的改编的,唐磊在里面是有镜头的,
  不过,他具体多少镜头我就不清楚了,后期剪辑我没有参加,就看陈璐导演愿意留多少了。”
  记者笑了起来。
  陆晨这波广告打的真没话说。
  一名女性记者问道:“除了《九尾狐》以外,我们发现,外界还在讨论《唐人街探案3》,都说陆导非常看好这部电影……”(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