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一章 元亨二年

  “丈人您说的这些,都有什么确凿依据么?”
  只见,姚元崇有点怀疑李重的推理。
  然后不等李重回答对方,张仁亶便叉手道:“这不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李重也没想到,这张仁亶家里穷归穷,但是,却也还是知道一些道理的。
  估计其实是寒门吧。
  毕竟这一般的普通老百姓,他也培养不出这样的气质来。
  便颔首道:“不错!差不多就是这样。”
  之后李重便又道:“今日只是给你们说一个大概,后面,还要一点点从细微处进行分析推理。”
  “抽丝剥茧。另外……这眼看也快到年底了,就先给你们放假,到了正月二十,你们再回来读书吧。”
  这年前最后一次的见面,就这样了。
  而两人,也是趁着这个机会,回家跟自己的阿耶阿娘相见。
  回到家的同时,两人也将这大半年的时间所学的东西,都告诉了自己的阿耶阿娘。
  只能说……
  大唐比较注重五经,而李重竟然上来不是教这些经典,反而是让他们列出汉朝四百年历史。
  这……
  这就让他们有点看不懂了。
  不过,人家现在是丈人,丈人怎么说,他们便让自己儿子也跟着怎么做吧。
  人家之所以能够当上太子太师,那肯定有人家的道理。
  然后这一年新年的气氛,也只能说相当地浓郁。
  再怎么说,经过这近三十余年的迅勐发展,大唐也是时候该好好地享受享受了。
  更别说……
  这里还是洛阳,商旅交通都十分便利。
  李重看着自己的妻妾,一个个都打扮得靓丽动人,心中也不由觉得很是满足。
  像他这样的人生,应该算是完美了吧。
  如今,也就是自己的儿子、女儿这些,还需要自己再操心操心。
  当然!
  似乎还有孙子。
  不过李重懒,这孙子的教育的问题,还是交给李恬他们自己解决吧。
  虽说,李重明知道,要是他不插手的话,说不定就会富不过三代。
  说起来……
  他们这一家的文化底蕴挺低的。
  因此,李重也是想着。年后……
  自己是不是该花大价钱,去采购一批书籍回来。
  在家里建一个图书馆。
  因为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子孙后代,起码,这书你不能没有吧。
  守完岁,李重的年龄便又大了一岁。
  咳!
  到了这一年,李重已经是五十六岁了。
  不过好就好在,目前他的头发还没有出现过一根白头发。
  想来……
  自己恐怕也是长寿之相。
  喝完了花椒酒,也听完了儿孙贺岁的祝福的话,要不是自己不会写诗,不然李重高低就写两首了。
  可惜!
  而年轻人肯定没有办法那么早睡。
  不过李重就不行了。
  因此等凌晨一过,算是守岁意思了一下,李重紧接着便回去睡觉。
  在睡之前,还不忘跟丽质又缠绵了一番。
  谁让李丽质今天一身珠光宝气,珠圆玉润的。
  ……
  除夕一过。
  到了第二天,便是元正。
  这大朝会,每年都要举行。
  不过来来去去无非也就是那些流程。
  等熬过了大朝会后,接下来还有精力的,就继续找个地方,接着宴饮。
  毕竟这大唐,一年到头,也就这么一次聚众酗酒的机会。
  而已经没有了精力的,便都纷纷回家休息。
  李重自然是第一时间回家的人。
  然后……
  接下来,他还要给姚元崇以及张仁亶备备课。
  实话实说,你说唐代的事,李重那是相当清楚,可这汉朝的事,说真的,他也不太了解。
  他知道的最多的,也就是刘邦打仗好像不太行,第一次跟匈奴打起来,然后就被匈奴给围了。
  文景之治,也最多只是知道国家的百姓过得好像还不错,赋税比较低。
  然后就是汉武帝。
  而光只记住这几个人肯定是不行的,比如说汉朝的一些臣子,以及这些臣子之间的关系,对大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这些,他都要自己一一过一遍。
  否则……
  到时候他怎么给两人上课。
  所以……
  从新年尹始,李重便一边对外求购各种书籍,因为已经决定好了要在自己家里打造一个图书馆,一边,也是一点点地摸熟摸透汉朝的人跟事。
  到了正月二十这天,姚元崇跟张仁亶也回来了,这课上的也就相对来说,很轻松了。
  李重采取了故事代入的方式,让两人置身于那个时代。
  假如你现在是汉朝的开国功臣某某某,如今,汉朝正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然后你会怎么做?
  这跟那种十分死板的背书的方式,明显不同。
  然而……
  却也更加地激发了两人的兴趣。
  除了学习汉朝的历史,以史为鉴以外,这两人的武力值也得提升一下。
  李重始终觉得,当一个纯粹的文人是没有用的。
  而且……
  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必须先是以武入道,然后再从文,这样可能会比较好一点。
  当然,也可以直接文武双修。
  就总觉得,文人的胆子一般都太小了,一上了战场,就很容易被吓尿。
  而且在关键的时候,也缺乏了杀伐果断的品质,很容易就会掉链子。
  比如说当个投降派什么的。
  像宋朝的那些人。
  所以……
  这练习武艺,然后知兵,这一点也十分重要。
  何谓知兵,不是说你读了多少本兵法书籍,就算是知兵。而是很简单的,当一支好几万的大军交到你的手里,你该怎么行军,怎么安排人,军队的吃喝拉撒,这些你都必须要做到心中有底。
  这才叫知兵。
  既然是自己的女婿,那当然是要往最完美的方向去培养,不是说以后就一定要让两人去打仗,去建功立业什么的,其实那样也会让自己女儿担心。但最起码,自己的眼界首先要开阔,胸襟要大,如此,两人将来的成就才会大。
  换源app】
  说白了!
  李重就是希望日后两人能够出将入相。
  这才是他心中最完美的女婿的人选。
  这入相,有李重在自然是没什么问题。
  至于这知兵……
  李重想了想,感觉也只能是把他们给丢到西域或者是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