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唐之外

  之后……
  等喝完了茶以后,李重又提议道:“还是别说这些让人不愉快的事了,不如说说这大唐之外的事。”
  “比如说辽国、交趾,还有西域。”
  只见孟郊、李翱等人都不由得面面相觑。
  讲道理!
  他们可能是会知道一些有关辽国、交趾还有西域的消息,但有一说一,在消息依旧全靠两条腿跑的年代,即便他们知道一些,又能知道多少?
  可能最多最多,也就是知道一些有关,什么时候,这胡椒的价格又涨了。
  之所以涨了,因为今年胡椒的收成可能不太好,又或者是……
  由于胡椒在运送过来的路上,遇到了暴风雨,所以路上损失了不少,因此……
  这才导致了胡椒价格的上涨。
  孟郊:“臣惭愧,臣知道的,也不多。”
  如果是换到还是在自己的老家湖州武康,那说不定,跑个几十公里,找个人打听打听,还能打听到一些海外的消息。
  否则……
  他又没有认识在海外谋生的人,他那里知道那么多。
  李重便又看向了李翱道:“你呢?”
  只见李翱也是一脸惭愧的脸色。
  不过……
  他还是想问道:“不知道……殿下想了解的是什么?”
  李重也是唔了一声……
  然后道:“比如说,国力如何,相比于大唐,是强是弱?”
  “强在哪里,弱在哪里?”
  李翱:“这……”
  虽然不是很好说,但李翱还是要说:“据臣的了解,辽国跟交趾国力都不弱,但跟我们大唐比起来,应该还是有差距。”
  “哦?怎么说。”
  李翱便道:“这两国,毕竟是大唐的封国,户口相对来说,比大唐要少得多,而且要论物阜民丰,跟我们比起来,更是差远了。”
  李重:“那你知道,现如今两国有多少人口?”
  李翱:“这……”
  然后李翱便有点说不上来。
  李重只好道:“你不清楚也很正常,就算是别人告诉伱的,那说不定人家也会给你报一个虚假的数字。”
  更别说……
  他一个国子博士,估计都没怎么出过洛阳,便更是难以知道了。
  只能说……
  想要让一个能对辽国、交趾以及还有西域,都有全方位了解的人给自己讲讲这些东西,还是有点难。
  当然!
  事实上……
  他也不必舍近求远,他其实可以直接去问他阿耶。
  干脆……
  李重接下来也是问道:“那辽国、交趾以及西域都盛产什么,这些你们总该都知道吧?”
  这个……
  李翱足以胜任。
  然后……
  接下来李翱便给他说了说。
  辽国当然是船只制造这些了。
  原本……
  可以说辣椒才是辽国的专属。
  但是有一说一。
  其实到了后期,很多辽国的辣椒,事实上都是在大唐种的。
  是请的大唐百姓,然后给大唐百姓解决就业。
  当然了!
  到了成熟以后,辽国自然也会从大唐赚走不少的钱。
  而由于辣椒这东西实在是太过于抢手。
  前期,也能卖出高价。
  因此……
  有一些见钱眼开的奸商是吧,讲道理,便也偷偷地,自己把辣椒给带到了像是四川这样的地方去自己种植。
  因此此时……
  这辣椒的话,实际上,已经不能说是谁的专属了。
  但如果是从起源来说,这辣椒的确是属于辽国的,只是现如今,都已经有点烂大街了。
  同时!
  由于辣椒的盛行,这由辣椒所带来的一些疾病,也是十分地盛行。
  当然!
  这个也就不多说了。
  总之……
  如果是说到辽国的话,那第一肯定是造船,然后,便是一些热带的水果。
  你比如说,菠萝,芒果这些。
  还有就是,本来辽国就很擅长的,生产小麦,以及现在也开始生产水稻。
  自从李重当年发明了汽油机以后,便为生产小型的水稻自动化机器提供了方向。
  以前之所以蒸汽拖拉机没有办法对水稻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主要是蒸汽拖拉机不管是体积还是重量都太大了。
  而现在,辽国已经把这些都小型化了。
  当然!
  这小型化以后,也只有朝廷才能用。
  再说,这百姓他也养不起一台小型蒸汽拖拉机。
  当李重从李翱的口中得知,这辽国居然盛产起了水稻,那李重便不由得猜,这松嫩平原跟三江平原,应该是得到开发了。
  果然!
  当李重问到:“这辽国不是很冷么?怎么还能种水稻?”
  李翱也是一副殿下这你就不懂的表情,耐心说道:“殿下有所不知,辽国的北面,有两处十分适宜种植水稻的地方,那地方水源充足,而且一到了夏天,也十分地闷热,这正好可以拿来给水稻生长,虽说冬天是会很冷,但水稻到那时都已经收割了,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能不能种的问题了。”
  “且那地方,土地肥沃,不是大唐能比,所以种出来的水稻,也往往在口感以及香味上,会更好些,如果是运到大唐来卖,往往是一般大米的两三倍的价钱。”
  虽说李重没有去买过大米,也不知道大米的价格,不过……
  这两三倍,只能说也正常。
  毕竟……
  物以稀为贵嘛!
  当然!
  像是这种米,肯定是只有权贵才能吃得上了。
  要让大唐百姓去买这种米,估计不太现实。
  李重便道:“那辽国岂不是每年都要从大唐赚走很多的钱?”
  李翱也不知道李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但他还是说道:“也不能这么说,由于辽国物产没有我们大唐那么丰富,所以不少东西,他们都必须从大唐买去,所以……他们往往便只能是用船只,以及还有大米,来换我们的一些东西。”
  李重:“比如说?”
  李翱:“比如说,像是瓷器,还有丝绸。”
  李重:“辽国不是自己有自己的丝绸吗?”
  李翱也是道:“那不一样,即便是大唐,这江南的丝绸都跟蜀地的丝绸在质地上都不一样,更别说是大唐跟辽国了。还有的话,茶叶也是辽国买得最多的。然后……还有各种香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