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进军大荧幕

  这个明星画风不对正文卷第620章进军大荧幕由于方舟文化从来没有制作过真人电影,因此乔英红听到方醒要要进军大荧幕,内心既兴奋又担忧。
  兴奋的是方醒终于要回归了,这个不断创造奇迹的男人,又要开始了。
  担忧的是,电影和电视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
  从艺术成就、专业认可度方面来说,电影要高于电视剧。
  这一点是客观存在的。
  很多电视剧演员,其实是没有能力演电影的。
  电影从导演到演员,再到服化道、武术指导等各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演员,对演技的要求远高于电视剧。
  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大荧幕是真的大。
  即便不是巨幕,一般的电影荧幕,那也会占满一面墙。
  这么大的荧幕,当镜头给演员特写的时候,演员的整张脸都会出现在荧幕上,放大数十倍。
  这也导致电影演员脸上的表情,也会被放大。
  很多用来演电视剧的表演方式,上了大荧幕,缺点会暴露无遗。
  在电视剧里,演员通常可以做一些相对比较大的表情,喜怒哀乐可以放得很开。
  因为电视屏幕小,需要做大表情,观众才能看得清楚。
  然而,上了大荧幕,就不一样了。
  由于电影荧幕大,演员做大表情,很容易让观众出戏。
  这也是电影演员,需要掌握微表情表演的原因。
  电影演员在大荧幕上,只需要做一些微表情的变化,就可以让观众看到、感受到。
  因此,微表情表演,就是大荧幕的敲门砖。
  不过,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流量明星闯大荧幕,导致电影行业也有些稂莠不齐。
  只不过,大部分的流量明星,在大荧幕都失败了。
  真正能够成功的,也是大浪淘沙杀出来的。
  电影公司也渐渐摸出了电影制作的成熟模式,那就是实力派演员带流量鲜肉的模式。
  一部电影,用一个流量鲜肉,吸引粉丝的关注度,拉高电影热度。
  然后,靠实力派演员来扛票房。
  这样一来,流量有了,票房也有了,上限非常高。
  当然,万一这名流量鲜肉实在太拉垮,影帝都带不动,那就没办法了。
  电影公司也不傻,这个流量明星带不动,那就换另一个捧。
  流量爱豆一茬一茬的出,总能找到一两个不那么拉垮,能带得动的。
  而且,已经有公司成功。
  贾昊臣就是盛气娱乐捧出来的具有流量标签的电影咖,两年前,跑去拍电视剧,结果被方醒的剧按在捶了一顿。
  之后,他就学聪明了,乖乖回去拍电影,找影帝、影后级别的演员来带,演二番、甚至是三番。
  这个模式确实很成功,两年过去,贾昊臣已经成功跻身“百亿票房演员”行列。
  纷繁娱乐学会了这个模式,同样捧出了一位电影咖,就是朱以廷。
  现在。
  电影行业,有两名票房成绩不错的流量电影咖。
  两家粉丝经常互撕。
  贾昊臣的总票房比朱以廷高,而朱以廷的平均票房比贾昊臣好。
  两边每次有电影上映,就会互相拉踩。
  甚至双方的经纪公司都默认这种炒作方式。
  营销一句:“哥哥又被xxx欺负了,哥哥只有我们了,票房绝对不能输。”
  票房能涨多少不知道,但是粉丝的情绪拉起来了,各种应援、打投极其凶猛。
  ……
  方舟文化还没有制作过真人电影,所以在这方面其实是经验不足的。
  电影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
  想要拍电影,需要组建一个可以胜任电影拍摄的剧组才行。
  因此,方醒回公司上班后,开了一次会议,确定了公司进军大荧幕的计划。
  由于方醒在电视领域创下了成绩,让公司高层对他有种盲目的自信。
  而且,方舟文化之前拍的剧,可以说已经横扫电视剧行业。
  有了这样的成绩,想要再进一步,那么闯大荧幕是必然选择,至于能不能在电影行业也获得成功,那要努力过才知道。
  事实上。
  很多影视公司,在电视剧领域获得不错成绩之后,都会尝试大电影。
  这是一条让公司发生质变的路径。
  无论最终是否能成功,肯都要试一试。
  其实,行业内的影视公司,基本都走过这一步。
  有的影视公司,冲击大荧幕失败,只能回过头来,继续拍电视剧还钱。
  有的影视公司则是冲击大荧幕成功,顺利转型成为电影公司。
  ……
  电视剧和电影,对观众来说,有一个很大的差别。
  那就是电视剧可以不花钱看,但电影不行。
  电影成绩都是拿真金白银来衡量,票房摆在那里,每一张电影票都是钱。
  电视剧就不一样了,观众可以选择免费看,只需要片头看一段广告。
  即便是vip内容,也只需要开一个vip,就能看一个月,而且可以看整个网站的vip内容,消费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
  因此,电视观众可以接受电视剧质量差一些,只要能打发时间,能看得下去就行。
  电影就不一样了。
  花了更贵的价格,在电影院里坐两个小时。
  如果电影不好看,就相对于花钱找罪受。
  如果拍的烂片多了,导演、演员会被观众在心里拉黑,以后看到这些导演、演员拍的电影,不会再被骗进电影院。
  因此,电影从剧本到拍摄,都需要比电视剧更细致。
  电视剧有尿点,观众可以选择跳过,但电影不行。
  因此,电影的剧情,最高目标就是全程无尿点。
  ……
  方舟文化行到进军大荧幕,剧组的服化道、武术指导、编剧团队等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提升,需要和更多电影专业的团队合作。
  所以,这次不是方醒拿一个剧本出来,就可以立马开机的了。
  况且,电影演员的要求更高,很多以前合作过的电视剧演员,都不适合拍电影。
  因此,会议结束之后,方舟文化放出了准备制作电影的消息。
  这个消息一出,顿时引起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毕竟方舟文化两年前那是横扫电视剧领域,拿奖拿到手软。
  方醒休息了两年,一回来先是上春晚唱了首歌,然后让自己的副导演拍了部《古相思曲》,重新定义什么叫网剧黑马。
  现在,方舟文化又宣布要进军大荧幕。
  这意味着,电影圈可能要遭遇大地震。
  虽然方醒冲击大荧幕不一定能成功,但万一成功了呢?
  业内的影视公司,自然不能错过这次机会,无论是合作,还是推荐演员,抑或是进行投资,都是不错的选择。
  因此,方舟文化进军大荧幕的消息放出去之后,接下来的几天,有不少影视公司进行联系,寻求合作。
  方醒也接到了企鹅影业总裁张长峰的饭局要求。
  张长峰是企鹅影业的总裁,也是《千与千寻》《龙猫》两部动画电影的发行方。
  一部电影从立项、拍摄到发行、上映,不是一家公司可以完成的。
  而且,电影制作和电影发行,完全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工作。
  电影发行公司,需要在全国所有的影城都有人,甚至要遍布四五线城市。
  影城里的宣传海报、礼品、周边,都是需要发行公司的员工去安排的。
  方舟文化是内容制作公司,负责输出内容,不可能跑去干发行的工作。
  因此,方舟文化如果要进军大荧幕,那势必要和电影发行公司合作。
  企鹅影业就是电影发行公司。
  事实上。
  方醒还有企鹅影业的股份,占比3%,是第二大个人股东。
  别看股份占比只有3%,对这种百亿级别的公司,个人股东有这么多股份,已经算多的了。
  事实上。
  方舟文化放出消息之后,过来联系的电影发行公司有很多。
  不过,其他电影发行公司,都是公司其他高层在接洽。
  方醒和张长峰是老相识,以前有过合作,这个饭局还是要参加的。
  这次饭局,还有企鹅集团的另外几位高层,以及企鹅视频总裁李雪莹。
  这两年,李雪莹因为不错的能力,已经从副总裁,升任企鹅视频总裁。
  位置不一样了,眼界自然也不一样了。
  方舟文化要进军大荧幕,和企鹅视频也有关系。
  院线电影下映之后,肯定是要在视频网站上映的。
  虽然电影网络平台上映,竞争不算激烈,但企鹅视频也要提前打好这层关系。
  毕竟豌豆视频和方舟文化才是战略合作关系,企鹅视频不早点下手,说不定有会被龚建斌摆一道。
  上一次。
  《山海情》原本准备多家视频网站联播,但是龚建斌硬生生谈成了豌豆视频独播,导致那个暑期档,豌豆视频vip用户数量暴涨。
  这一次,方舟文化要进军大荧幕。
  李雪莹可不想再被龚建斌抢先,因此和张长峰一起,和方醒吃饭。
  “方总是真的要拍电影了?”
  酒过三巡之后,张长峰率先开口。
  “对,也是时候试试拍电影了,这一步总是要走的。”方醒点头承认,既然放出消息,那就是希望各方来谈合作。
  或许其他电影公司,对方舟文化拍电影不一定有信心。
  但张长峰则是信心十足。
  因为方舟文化并不是第一次制作电影,《千与千寻》和《龙猫》的总票房加起来,已经超过50亿。
  这已经是动画电影的天花板水平。
  虽然这次要拍真人电影,但有两部动画电影在前,制作真人电影成功的几率很高。
  “方总想好拍什么样的电影了吗?如果需要我们集团帮忙,尽管说,只要能做到,绝对不会说一个不字。”张长峰立即大包大揽,同时探听消息。
  方醒思考片刻,答道:“目前考虑先拍一部小投资电影试试水,公司各部门主管都是这个想法。”
  其实,方醒对投资大小没那么在意。
  不过,公司各部门的主管不是这么想的。
  由于方舟文化这两年只能做到收支平衡,如果现在搞一个大投资,万一票房扑街了,会影响到公司正常运营。
  在没有电影行业经验的时候,先拍一部小投资电影,是最稳妥的选择。
  方醒对公司高层的想法很理解,同意先拍一部小投资电影。
  毕竟小投资电影,逆袭拿下高票房的例子很多。
  方醒现在成熟了,性格也更稳重了。
  虽然对制作电影很有信心,但电影在上映前,谁都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如果真的拍了一部大投资,结果票房扑街,公司资金链断裂,到时候肯定会让家里人担心。
  反正都是拍电影,大投资小投资都是一样拍。
  方醒也愿意这条冲击大荧幕的路,走得平稳一些,所以同意了公司高层的建议。
  虽然说是小投资,但其实投资不会太小。
  现在的电影制作成本,比十几年前要高得多。
  因此,方醒目前是计划投资8000万,拍一部电影,在大荧幕上试试水。
  张长峰听说是小投资,并不意外,接着问道:“方总打算自己亲自演吗?”
  关于这个问题,方醒思考过,答案是角色合适的话,可以考虑,否则还是找更合适的演员。
  电影演员和电视剧演员,差别很大。
  电视剧演员,只要长得帅,拍剧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去。
  电影演员就不一样了,有时候长得不帅,更适合电影。
  “这个要看角色需求。”方醒没有给确定的回答。
  这次饭局,张长峰主要是探听消息,顺便巩固一些关系,以后再谈合作的时候,就能方便许多。
  至于方舟文化要拍什么样的电影,用什么样的演员,这些问题,不可能在这次的饭局上谈出结果。
  “那电影类型呢?定了吗?我在电影圈还是认识不少好演员的,如果有需要,可以介绍方总认识。”张长峰继续拉关系。
  “初步考虑喜剧类型吧。”方醒回答不是很确定。
  不过,初步计划,确实是考虑拍喜剧电影。
  因为第一部电影的投资不大,这就意味着可以选择的类型并不多。
  特效大片需要非常大的投资,直接不用考虑。
  剩下的,也只有喜剧片、悬疑片、爱情片这几个类型可以考虑。
  相对来说,方醒比较喜欢悬疑片和喜剧片,但第一部电影,还是拍一部受众广的电影更适合。
  因此,方醒初步计划是拍一部喜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