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赏赐来了

  这日已经是腊月初七了,一早上,才吃了早饭,米氏就带着谭大嫂和两个小姑娘拿出来各色米和豆子之类的,说是要准备腊八粥,豆子要之前拣好,还要泡上什么的。
  祝况笑道:“娘,您这正式的,这才多会儿,就算准备,晚上准备也使得。”
  “你知道啥,咱们家今年人多,当然要早些准备,而且,还要多准备上一些送人,我早上消停,要是不准备,到了晚上那来得及?”米氏笑着说。
  家里现在人是挺多的,米氏这是将谭家的人都算上了,这算下来可是要有十几口人了,就别说,朱赡焰还总带着几个人在祝家这边蹭饭,算下来就要二十来个人了。
  如果再给亲戚朋友送一些,需要的就更多了,总是要熬上一大锅的。
  祝况笑笑,去衙门里了。
  米氏是能干的,不光能将家里料理的妥妥当当的,还能赚钱,英娘很明显也是随了米氏了。
  有这样两个能干的家人,也算是他的幸运了,在后世时候的遗憾,在这个遥远的年代里,也算弥补了。
  到了下午,祝况正在在看典籍,有人来找祝况了,说是大人请他过去,还一脸神秘兮兮的说有大喜事。
  那激动的样子,好像遇到大喜事的不是祝况,而是他一般。
  祝况茫然的问:“啥大喜事?”
  “朝廷来人了!”那人神秘的说道:“可不是大喜事?”
  实际上,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喜事,但祝况是得到过朝廷表彰的,下意识的,他就觉得是大喜事。
  祝况一听朝廷来人了,也挺惊讶的,这一次朝廷的速度还是挺快的啊!
  这朝中有人就是不一样啊。
  大人送上去的奏折层层折腾才能送上去,但皇太孙就不一样了,可以直接面见天颜。
  祝况不由想起当初第一次宫里来人的时候,是钱江山去找的他,那小子当时说了一句什么?
  “苟富贵勿相忘!”
  是的,就是这一句。
  却没想到,二人的关系却真的就因为那一次好起来了。
  今天怎么不是这小子匆匆忙忙的来找自己?
  这一次还是去县衙的大厅里,祝况过去的时候,才发现,来的是老熟人,还是陈太监。
  因见了祝况,陈太监笑着说道:“真是从当初的话上来了,那时候,你家杨大人说,我们还会见,我还不相信。现在这才多长时间,竟然真的又来了!”
  这一次陈太监看起来比上一次随和的多了,语气里甚至还带着玩笑的意思。而眼眸之中的赞赏之意更是十分明显。
  这陈太监倒是与印象中的太监不太一样。
  之所以对太监的影响都不太好,说起来,也是因为大明这个朝代的太监都太有名了,而且十有八九还都是做了坏事的。
  对方客气,祝况就更不能拿着架子了,他忙就行礼拜见。
  陈太监客客气气的拱手让他起来。
  祝况想着这就到了该宣读旨意的时候了。
  “祝大人大喜啊!”陈太监没有宣旨,却先向祝况拱手道喜。
  祝况一个激灵,大人?
  这话里的意思就多了。
  莫非……
  他将目光看向杨大人,却见杨大人也是眼底含笑的看着他。
  很显然,这意思很明白,就是他想的这样!
  真的是大喜,他一个连秀才功名都没有的人,居然还能有如此造化成为朝廷官员,这要还不是大喜,这世上还真就没什么可以称之为大喜的事了。
  “借您吉言,同喜同喜!”祝况笑容堆起,忙就拱手回礼。
  果然,旨意宣读时候,祝况被任命为兰县正九品主薄。
  正九品主簿,这位置确实是低了一点,但也算跃升士这一个阶层了。
  等等,兰县现在可是有主薄的,如果他是主簿,向大人怎么办?
  向大人是升官了,还是调任了?
  如果向大人是被免职的话,他情愿不要现在这个位置。
  为了这么个连芝麻都不算的小官,要是得罪了向大人,他还是不情愿的。
  不是他怕事,而是要看事情是不是划算,就目前来说,他虽然声名赫赫,但要招惹向大人却是不行的。
  向家虽然没什么钱,但向家在兰县却也是中等家族,比起祝家那样的小家族地位高了不知道多少,何况,他现在已经分族,一个人就是一族,更是没有办法与向家这样的家族抗衡。
  “大人,这——恐怕不太合适。”
  “无妨,一个县两个主簿的情况也不是没有。而且,旨意说的很清楚,你就是主要管农业方面的事,其他的事情还是向主簿来管。”
  对于向浩才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权利还在手中,职位也还在,如果有影响,那就是昔日职位在自己之下的人与自己平起平坐了,心情可能会受到影响。
  但向浩才如果是聪明人的话,是能想开的。
  他也算看出来了,祝况将来就算不是前程似锦,那也绝对不会差,可比向浩才有出息的多。
  向浩才如果钻这个牛角尖,这一辈子会很累!
  就杨明廉看来,向浩才人品不错,只是能力上略有缺陷,且本身也不是考中进士的,只是一个举人,这辈子到底是局限了。
  “祝况,你果然很好!”杨明廉赞许。
  对于祝况在这样大喜的时候还能保持理智问出这个问题,杨大人也是意外的,早知道祝况能干还稳重,却没想到能稳重到如此程度,果然不错。
  “原来祝小哥儿是担心这个啊,一个县两个主簿,这样的事儿也不算什么,也就兰县是个小县,要是大县,两个主簿再加上一个县丞也是有的。你们这就只有两个主簿,没有县丞了。”陈太监倒是觉得,对于兰县来说,这算吃亏了,毕竟,县丞可要高上一等。
  但兰县的几位都没有意见,他又何必担忧?
  祝况除了成为九品主簿之外,朝廷还赏赐了五百两的银子,并要求兰县在祝况的祖籍为祝家家族修建一座牌楼加以表彰,让千秋万代的人都知道,祝况曾经做过的丰功伟绩。
  牌楼什么的,祝况觉得是虚的,银子倒是实在些,如果有可能,祝况更希望,修牌楼的钱能直接给自己。
  他今年应该会赚一些钱,但也不会太多,缺钱啊。
  事业刚起步的阶段,钱是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