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其乐融融

  米氏笑道:“都这么长时间了,你是什么人我还能不知道?”
  谭家这些人都是老实本分的,不管是在菜馆里帮忙的谭大嫂一家子,还是在面馆里帮忙的谭二嫂一家,都是顶好的人。
  “我前头已经捎信给英娘他们了,让他们今天早些歇业过来,这不是晚上要给况儿衙门里的人准备两桌,我想着剩下的给咱们自己人也准备两桌。”
  “那要不要去买菜啊?四桌菜可要不少,咱们铺子里的够不够啊?”谭大嫂见米氏不多心,也就不客气了,直接开口问。
  “不用了,昨日不是才买了一只羊,今天可以做清汤羊肉,还有其他的一些菜,做四桌够够的了。”米氏绝对不会在儿子大喜的时候节约的,不去买菜,也是因为家里的肉有足够多。
  谭大嫂笑道:“要做清汤羊肉,还是要早些做起来。”
  二人说着话已经忙碌了起来,很快,英娘等人也过来了,忙着一起准备。
  外面还有不少客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祝况做官的消息传来了,米氏觉得,今天的客人比平日里还要多些,以至于到了下午的时候,打发谭家大郎又去买了一趟菜。
  祝况回来只有也没闲着,竟然将外面那烤炉给烧上了,说是晚上要烤些土豆,顺便烤些点心。
  米氏也不管儿子在哪里倒腾的欢畅,反正儿子做的那些,也不知道是怎么想出来的,她不会,也不懂,并帮不上忙。
  原来,祝况打算烤些蛋糕,这也算新鲜食物了,大明王朝,可没有蛋糕这种东西,今天难得心情愉悦。
  英娘倒是非常有兴趣,在旁边认认真真的学起来,不懂的时候,还会多问两句,又说是等以后,自己也要烤。
  “将来,咱们家的酒楼开张了,倒是可以增加些点心,这也能算其中之一。”祝况一遍教英娘做蛋糕,一遍说。
  “咱们家要开酒楼?”英娘大吃一惊。
  “是啊,等过完年就准备修建,估计最迟到夏天,就可以开张了。”
  之前因为土豆和玉米,杨大人说要赏他,当时他选了城里那块废弃的地皮,现在手续都已经办妥当了,不过,因为天气太过寒冷,实在没办法修了,只能等明年。
  “阿兄,真的啊?”英娘欢快的很,家里已经有两个铺子了,要是还能开起一个酒楼,那才是真的不一样了。
  “阿兄什么时候骗过你不成?”祝况笑道:“速度要快一点,你这样可不行,还是我来,你的体力不够。”
  “阿兄,恭喜恭喜!”
  熟悉的声音传来,不是朱赡焰还是能谁。
  祝况没好气的笑道:“邀请你来做客,你来的倒是早。”
  朱赡焰才不会计较祝况态度,只笑着说:“阿兄,我都这么熟了,算什么客人。”
  “既然不是客人,来,帮忙搅拌鸡蛋,就这样,看懂了没?”祝况也真真是不客气,看到朱赡焰,瞬间就想到,这位真是可以当苦力来用的。
  英娘果然是祝况的亲妹子,也不客气,当下将手中的盆子和筷子塞到朱赡焰的手中说:“正好,我的胳膊酸的不行了!”
  朱赡焰宠溺的笑着说:“这种粗活儿,我来就行了,是这样对吧?”
  “陈太监去过了?”祝况问道。
  “去过了,还给了我好些好东西呢,我带了一些来,等会儿给你们。”朱赡焰讨好的说。
  这么长时间了,他一直都在祝家蹭饭,说起来也挺不好意思的,这会子好不容易得了些好的,哪里能不献宝一样的赶快送到祝家来?
  祝况斜睨他一眼,没说话,英娘颇有兴趣的问道:“什么好东西?吃的还是玩的?”
  “先不告诉你,等会儿你看了就知道了。”朱赡焰买了个关子。
  祝况冷笑说道:“那可是御赐的,你确定能送人?”
  “可以,不能送人的都已经收入府中库房里了。”朱赡焰说。
  那些不能送人的,也落不到他手里,最起码现在是落不到他手里的,王府里还有他的母亲和亲娘。
  他能拿出来的都是单独赏给他的,不用登记造册的小东西罢了。
  “从我父王去了之后,肃王府这几年可没有得过赏了,这是第一回。而且,欠了的俸禄也都补上了。阿兄,我以后就不会那样穷了。”
  朱赡焰十分高兴的说道。
  “不穷了正好,山庄里的货物出售之后,就不给你分银子了。”祝况还真是不客气。
  “不用给我,不用给我。”朱赡焰同学这会子也是财大气粗了起来。
  明王朝,给这些宗室宗亲的俸禄其实还是挺高的,这一次又是补偿了几年的俸禄,也难怪他底气足。
  “山庄里还需要许多投资,我想着,今年的收入全都拿出来,全都投入进去,等到了明年,就不用将所有利润拿出来,只需要每年拿出三成利润继续投入就行了。”知道朱赡焰误会了,祝况还是解释了一句。
  朱赡焰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原来是这样,只是,就今年一年,能有多少出产?”
  那些地归肃王府也有些年了,倒是从来没有收入,因此,不管收入是多还是少,朱赡焰都挺满足。
  “我也不知道,这要看刘掌柜的本事了。”
  这是实话,祝况真的不知道今年会有多高的收入,毕竟,对于这个世界的物价,他并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最基本的米面油肉菜蛋这些。
  没有听到答案,朱赡焰也不遗憾,而是很欢快的继续搅鸡蛋。
  看着朱赡焰做这事儿一点都不觉得累,祝况第一次觉得,这家伙,最近好像也有些不一样了,不是自己初见时候的弱不禁风了。
  但这是他自己的事儿,与他无关,他并不想过多的问。
  三个人分工合作,别说,速度还挺快的,可比祝况一个人做要快的多了。
  谭大嫂到后院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其乐融融的一幕,不由感慨,这位肃王府的世子,以往只听人说过,却没想到还有近距离看的时候,而且,这位世子竟然是如此平易近人的人,倒是与传说中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