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朝战往事 一

  围坐在火塘边,马老爷子和我们拉起了家常,他慢条斯理地讲,他今年八十多岁了,一儿一女也都在镇上安了家,前些年退耕还林,田地不让种了,但是菜园还可以种,村民搬走后,就他留了下来,凭几任村干部磨破嘴皮,也劝不服他,无奈只好初一十五给他送些米面油盐和生活用品,几个月下来,上一次的月供早也告馨。他自己种有庄稼也不愁吃喝,就是烟瘾很大,无烟抽的日子很是难熬,要不是几十公里的山路崎岖难行,他早就自个儿下山买烟去了。
  听马老爷子说完,我拉开背包,拿出瞭望塔得来的半条红梅,在老人眼前晃了一晃,递在他手中。
  “这怎么可以。”老人局促起来。
  “没事,我戒烟了。”昨天晏小雨被山蚊叮咬,想起大学时烟雾缭绕的宿舍很少有蚊子的踪影,我就把香烟带在身上,预备用来驱蚊,没想到却给了马老爷子一个很大地惊喜。
  这时土豆已经烤熟,晏小雨剥皮一咬,赞道:“嗯,好甜,是红心土豆。”马老爷子听了夸奖,点火抽口香烟,咧嘴笑了。
  吃完土豆,陪着马老爷子锄地时,我把山外的情况仔细告诉了老人,好让他有个防备。老人见我郑重的样子,想到半年多来,确实再没见到一个外人,终于信了,随即想起儿女两家多半无辜,又哀伤起来。
  老人年事已高,不可能随我们外出漂泊,我和晏小雨花了两个多小时,把门窗给做了加固,马老爷子过意不去,偷偷地宰了只肥鸡,剁成小块放进砂罐,以小火慢炖。
  “你们先休息着,我再去弄点野菜。”说着老爷子从门后拿出箩筐、铲子。
  “野菜?”我一听顿时上心,要是学会了辨别哪些野菜可以食用,对我们今后的生存无疑有极大的帮助。
  “我们也去。”我抢过箩筐一翻手挎在肩上。
  “别看我年纪大了,挖点野菜我还能对付。你们两个等着吃现成就行。”马老爷子笑呵呵的说。
  “不是的,我们是想跟您学学怎么辨别野菜。”晏小雨知道我的心思。
  “这又有什么好学的啦?行,不嫌累就跟着。”马老爷子爽快地一挥手,当先出门转去屋后小山。
  “老爷子,您老说话好像没有山东口音啊?”晏小雨跟在后面问。
  “哦,老家云南的,五六年退伍后才到的这里。”
  “老爷子还当过兵!?”我有些意外地问。
  “当过,抗美援朝时第二批过江的部队。”老人扛着铲子一拔背,倒还真有些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
  “怪不得身体还这么好。”看着老人高瘦的背影虽弓如虾米,但脚下步伐仍是迈得不小,我不由地有些钦佩。
  “不比以前了。”老人说着停下脚步,扶起田边一棵倒伏的玉米。
  “可退伍不一般都是回原籍吗?”晏小雨问。
  “我有个战友三代单传,他战死前,托我照顾家乡老父,所以,我就来了,时间过得好快,一晃,一个甲子了。”老人脸色平和,说起话来云淡风轻,毫不觉得这六十年的付出有什么不妥。
  “一诺千金,您老是真英雄。”我翘起大拇指,只觉眼角有些潮湿。
  “我算什么英雄,青岗林一战,我连一百二十人,就剩下我和两名重伤的战友,连长以下一百一十七人全部光荣,他们才算是真的英雄。”老人说着缓缓站起,佝偻着身子,朝东北方向敬了个军礼。
  “马爷爷,您老也是英雄。”晏小雨动情地说。
  山中空气清新,上到半山腰时,马老爷子蹲在一片竹林边上,教我们认识了荠菜、灰灰菜、马齿苋……他如数家珍,又指着几株叶片边缘存锯齿形的小树说,这叫化香树,摘几片树叶嚼烂了擦在手脸上,能有效地防治蚊虫叮咬,另外,这化香叶还有个妙用,把叶子扔进河塘,还能迷晕水中的鱼儿。这比起那些电鱼、毒鱼的下三滥手段,实在是高明得多了。
  说着话,马老爷子又带我们在竹林里转了几圈,他指着一片刨松了的泥土:“前几天瞅见一群竹鸡在林中找食,等了两天,让它们吃顺了嘴,今儿也该下得套了,运气好的话,明天就可以尝尝老汉的竹笋炖竹鸡了。”
  “老爷子,既然可以抓,那个什么竹鸡,干嘛还要宰自个儿养的,那多可惜。”晏小雨笑着说。
  “抓得抓不了又不能打包票,总不能等抓到了再请你们吃吧?”马老爷子笑着折了根竹枝插进泥土,扳得半弯后系上麻绳,再把绳子一端绕了个鸡脚套,做成了一个小陷阱。“圈子放大一点还可以套兔子。”马老爷子进一步说。
  林里林外传了几圈,各种野菜采了大半箩筐,又挖了一些竹笋,我们满载且满意地回到了屋子。
  火塘上,砂罐咕咕地冒出白气,满屋弥漫着浓浓的香味,把野菜洗净放进砂罐,我们围坐着吃喝起来,马老爷子养的是放山鸡,没喂过一粒饲料,只吃小虫草籽,肉香汤浓。
  这时,暮色悄然,归鸦阵阵。马老爷子点上一盏油灯,从柜子底下翻出最后半瓶珍藏的白干,拿来三个牛眼酒杯,斟满两杯,还要再倒,晏小雨忙捂住了杯子。
  “没事,姑娘,小小的喝上半杯,去疲解乏。”
  “那好,就喝半杯。”晏小雨说。
  “行,你喊停就停。”老爷子说。
  斟好了酒,老爷子举杯相邀,他微闭双眼喝了一小口,咂咂嘴巴,这才说道:“你们说得那些丧尸到底是怎么个模样?”
  “一言以蔽之,就是会走路的死人。”我说。
  “会走路的死人!?”老爷子凝视着墙角黑暗的地方,久久不再说话,也不知思绪飞去了哪里?
  “老爷子,在想什么呢?”晏小雨问。
  “哦,中午你们刚刚说起丧尸的时候,我没有理会你们……”马老爷子回过神来。
  “没事。”我和晏小雨异口同声地说。
  老爷子点点头:“那是因为我想起了在朝鲜战场上的一次穿插行动。”
  “什么行动?”我和晏小雨都看着老人。
  “说来话长。”马老爷子夹了只鸡腿放进晏小雨的碗里,又给我夹了一大块鸡肉,这才说起了一段往事:“那是五一年第四次战役期间发生的事情,当时,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利用中朝两军休整的时机,纠结了十几万军队发起反扑。我军则利用敌人的轻敌冒进,在横城一带包围了美军的一个先遣团。
  “那天晚上黑漆漆的,连星星也没有一颗,营长带领我们全连战士摸黑穿插到敌人后方,我和另外两名战友却在黑夜中走错了方向。等天亮了,才发觉周围都是美军。
  “我们三人藏在一间被炮火轰榻了半边的民房里,一天过去,天快黑时,大部分敌人调去了别处,只留下十几个洋鬼子和两顶帐篷,我们看到有机可乘,就摸进帐篷干掉了鬼子,只留下了一个身穿白大褂的中校军医。挨到半夜,听到我军的炮火越来越近,我和两个战友都很兴奋,寻思着等天亮部队攻来,抓了个中校也是大功一件,最不济也能弥补了走瞎路的尴尬。”
  马老爷子说到这里抬起酒杯又喝了一大口酒,脸上却全无刚才邀酒时的惬意,他继续说道:“我们谈得高兴,不料那中校不知道做了什么手脚,死人堆中突然站起两具死尸,抓住其中一个战友就咬断了他的脖子,我和剩下的战友操枪就放,两具死尸虽被打成了筛子却还是丝毫无事,反将冲上去的战友又扑在了地上……”本文为书海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