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没有艺术细胞

  两站地很快便到,没有母女俩想象中的那么远。曹明华一直坐汽车晕车,曾经有一段时间,她开车都能把她自己开晕车。不是她的车技不好,而是她的驾龄太长,驾驶熟练度高,没有了新手草脚开车那种小心翼翼、精神高度紧张。
  曹明华十七岁申请驾证,拿到准驾B照车型。那个年代没有驾校,不是交钱就可以学开车的。驾驶证是和汽车绑定的,就像人的户口一样,学开车必须有汽车户口,才能申请驾驶证。一辆汽车能申请五张驾驶证,拿着汽车户口去车管所交三百块钱,接受车管所的培训,理论考试合格后,参加车管所举办的实际操作驾驶培训。
  那时的教练是运输公司的司机,是经过严格筛选的驾龄长、技术过硬的老工人,才有资格去当教练,没有教练证这一说。申请驾驶证的学员,学开车直接就是开解放车,荒郊野外的道路上随便跑。道路上除了教练车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车让你撞,想出现追尾之类的磕碰都不可能。
  反倒是要警惕路上的鸡鸭小动物,如果撞了农民伯伯的猪羊之类的大牲畜,那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故。还有他们专门在道路上晾晒的粮食,如果你开车不碾上去,会被他们撵着骂。他们是拿汽车轮胎当磨盘用的,好久才能看到一辆汽车,能轻易的放过你才怪。
  那时也没有专门的考场,车管所的工作人员随便找一个开阔的场地,画上白线便开始考试。只是考试也不是那么容易通过的,汽车方向盘没有助力装置,力气小的学员需要站起来,才能转动方向盘,参加搬车库这一必考。
  总而言之,什么时候考驾驶证都是不容易的,除非是职业司机。曹明华的一位小师妹,拿到准驾大货车证后,去参加公交公司的考工。被公用事业局录取后,直接参加公交公司的A驾培训,很快成为一名正式公交车司机。
  曹园指指右侧的步行街,对曹明华说:“妈,我们不要去拙政园了,这个点进去还没怎么逛都要关门了,太对不起买的门票了。这里有一个免费的博物馆,我们进去看看吧,不要门票随便看。”
  “行,我感觉去不去拙政园无所谓,在梁城生活从小见惯了这种古建筑,哪里有什么可稀罕的?千篇一律,更何况很多还是后来仿冒的。我从小看见的,那可都是历史悠久的真东西,这些才建的假东西,哪能看到眼里喽?”
  “嗯,那就去这个免费的,往前右拐就到了。”
  母女俩手拉手,走到路北一座白色和灰色建筑大门前,门口除了两名工作人员,并没有什么游客。
  曹园左右看看,奇怪的问工作人员:“请问开门吗?”
  工作人员礼貌的回答:“左转向西检查。”
  曹园疑惑不解的拉着曹明华,顺着铁栏杆的通道进大门,向西走进入例行检查通道。
  她看看前后,压低声音说:“妈,我看网上说这里每天很多人排队,有时还限制参观人数。可这会为什么人这么少?我们不会走错了吧?”
  曹明华面部僵硬的笑笑,“我也没有来过呢,走走看看再说吧。”
  母女俩在检查室顺着隔离通道,来回折返前进,走好几个转折才到安检传送带。把包放到检查传送带上,继续向前走。这才看到刚才进来的入口处,进来一队旅游团的人。
  曹明华松一口气,“应该没错,你看看旅游团的人来了。”
  出检查室,庭院里坐着休息的人还挺多。曹园轻轻笑起来,“妈,刚才没人我真以为走错了,你看看这院里人还真不少,可能是我们这个点正好是空档吧。哎,人少了也不习惯了,真是的。”
  “你看看我们身后,现在通道里的人都满了,呵呵,我们就不是那种经得起小考验的人。”
  曹园摇摇头,拉起曹明华走进大楼一楼大厅。大厅内人不多也不少,如同其他的博物馆环境。母女俩依次顺着右侧展览厅,开始闲逛观看。这种展厅也算称的上安静,没有什么人大声喧哗,只是交头接耳低声交谈。
  曹园边看边低声说:“妈,我感觉我还好点,你的心理承受力,随着你的年龄增加是越来越脆弱。哎,其实我也不行,我只是比你稍微好一点,如果按照我在国外那个时候,也是跟你一样的。”
  曹明华心不在焉的看着摆设的展品,一点也不经大脑,对于眼前所见,可以称得上转眼即逝。她没有什么艺术细胞,从小对这些东西展现出来的美感,丝毫也不能领悟,甚至于连让她说一句“好美”都做不到。她眼中这些就是普通再普通的物件,有什么可欣赏的美呢?艺术家的世界,她真心不懂。
  “我不仅承受力越来越差,我还没有艺术细胞,你看看这些东西,我是一点也看不懂。我以为我小时候不懂是环境的事,可我现在还是不懂。已经经过了半个世纪,难道非要我八十岁才能再懂吗?我就奇了怪了,就是想不通,它们为什么会被拿来当展品?”
  曹园闻言怔一下,随即呵呵笑起来。“呵呵……妈,我也看不懂。你还说你把我生的有艺术细胞了呢,现在看来还是遗传你了,我和你一样的。走吧,不看了,真心看不懂。”
  母女俩出展厅,路过一处长长狭窄的走廊,有光线从天窗投射进来。曹园用手指指天花板说:“妈,你看,这就是这里出名的所在,这个设计独一无二,特别独具匠心。”
  曹明华仰头看天花板,看半天扶着脖子,摇摇头晃晃脖子,说:“我的颈椎啊,我真没感觉有啥?不行,让我看这些就是浪费感情。我说这话让设计师听见了,非气死他不可,可是我就是没感觉啊,你不能不让我说实话了。
  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位同学家的房子就是这样的。她家就是这样一片接一片搭建的,和正常的砖瓦房不一样。当时我特别稀罕她家的房子,不理解她家为啥那样盖房?那时候,正常的房子都是前后两片瓦房,她家的房子是斜坡一片瓦房。很多人还嘲笑她们家的房子,怎么盖的这样奇怪?如果不是她家房间特别多,真以为她家穷的盖不起房子呢。
  现在我才明白人家是设计师设计的,不是随随便便盖的。哎,我和我那些同学们差着一代人的努力。小时候不懂这些,还愚蠢的以为她们是外来的老闸皮。现在才知道了,原来可笑可怜的是我自己。”
  母女俩转一圈,看看都差不多是同样的展厅,大同小异,提不起来兴趣。在里面七拐八拐的有点迷方向,顺指引标示,向出口方向。
  “妈,我们出去吧,也没什么好看的,我感觉没什么意思。”
  “嗯。你还累不累?要不要在这里休息一下?我看那边有座椅。”
  “不了,妈,直接走吧,我想找个星巴克坐坐。这边这么多人坐着,人太多了,也没咖啡。”
  母女俩顺着人群向出口走,对于艺术这东西,二人俱是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曹园比曹明华还强一些,唱歌好歹还不跑调,钢琴盖会弹那么一曲,小时候舞蹈也考过级。可曹明华完全就是五音不全,从小到大就没有唱过一首不走掉调的歌,其他诸如绘画书法摄影等等和艺术沾边的东西,俱是一概不会。
  随人群转到一处古香古色的建筑,和之前的建筑完全不一样的风格。
  曹明华吃惊的说:“哟,这怎么还有旅游景点呢?”
  曹园纠正到:“妈,这就是旅游景点。这里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这边是天平天国忠王府。”
  “俄。这个是真的清代建筑,还是后来修建的?”
  “这个你要问我爸了,我不是学历史的。”
  “你爸学历史的有什么用?他也不是学明清史的。”
  “那好歹也比我俩强吧。”
  “哈哈……那倒是。走吧,也没有什么可看的,既不懂历史,也不懂建筑,又欣赏不了艺术。所以说,我出去旅游,只是到处去吃好吃的,不去这些景点,去了对不起门票钱。”
  “哈哈……妈,走吧,我们步行走,不坐车了。那边还有一个景区,我看和梁城的御街差不多。”
  “嗯,那就慢慢走吧。也不急,不用赶那么快,累了先歇歇再走。”
  母女俩出博物馆一直走,窄窄的街道小巷,道路两旁参差林立各种临街商铺。每个店铺俱是不大的面积,售卖一些廉价的物品,或者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物品。这种风格和梁城很像,曹明华真的很怀疑,真的会有人买这些店铺的物品吗?不过百人百样,她不喜欢的未必别人不喜欢,既然这些店铺能存在,那就是合理的。
  曹园上前抱住曹明华得胳膊,她是怕曹明华不看路一会磕着碰着了。
  “妈,你走慢点。我看你现在走路比我还有劲呢?”
  曹明华放慢速度,和曹园保持一致。
  “嗯,我是自从开始锻炼身体之后,体重虽然没有降下来,可身体素质提高很多。我感觉比过去有劲多了,走路也走的快了,还有就是我感冒少很多,现在一年也难得感冒一次。自从那次严重感冒之后,就是感冒的时间每次都很久才能好,而且,还一感冒就引发腰椎间盘突出,这个挺烦人的。”
  “我也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只要我认为出门会有心里负担的行程,便会不舒服。就像我上初中,我们俩去香港那次。我根本不累啊,一下飞机我就感冒,然后就开始流鼻血。香港那几天台风下雨,天气根本不干燥,我就不明白了,我为什么会又发烧又流鼻血?哎,这就是人家说的公主病吧。”
  “你就没有一个当大王的爹,就不要想当公主的事了。”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