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番外 瑕玉挂疏桐 上

  时下“英雄”遍地,却大多是些欺世盗名之徒。李瑀来到此间,真正感到由衷敬佩不过寥寥数人人而已。
  这当先的自然是主公张大雍。观其身世,似光武,观其行事,似孟德。气运格局一样不缺,且夫妻恩爱,父慈子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直是儒家提倡的圣王模板——如果不算他“好用私人”、“耽于奇巧”、“与民争利”的话。
  李瑀一直很喜欢这样宽容开明,不算完美却极具个性的领导。
  其次就是他的上级和搭档张达。张达为人忠厚,有长者之风。作为张大雍的族弟,从没有因为这层关系而自傲过。他或许不算聪明,但是却总是如同万金油一般,出现在有需要的岗位上。
  作为未来的宗室长者,张达似乎很有理由来瞧不起李瑀这种“家仆”出身,“以幸进”的“佞臣”,但他一直对李瑀很客气,很关心,在为人处世上提点过他几句。
  比如张达就曾建议他,改掉放浪形骸的毛病。张大雍或许不拘一格选用人才,但却一点不喜欢魏晋名士的放逸之风。张达拿庾载做例子,告诉他张大雍很看重下属的私德,尤其是对待女人的问题上。
  李瑀可真是惊出了一头冷汗。想那隋文帝和独孤后恩爱,太子杨勇为人好色,冷落正妻,偏宠妾室,被废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原因。于是便把张大雍三番五次拒绝自己建造海船、开辟航路的计划,归结于他不满自己的私德。
  张达建议他谈一门在钱财上有能所助力,门第却不必太高的亲事,然后踏踏实实地过日子。这样张大雍便会觉得他可靠,能够把大事托付给他。
  再有就是久闻其名的大诗人陶渊明。起初李瑀钦佩的是他的人格和诗篇,后面却为他老辣的施政和圆滑的手腕所折服。不为五斗米折腰,或许是因为有没遇到可以托付才华之人和可以做出牺牲之事吧。
  张达、陶潜,年龄稍长于他,皆以兄长自居,叫李瑀受宠若惊。这二位兄长都很关心他的终身大事,张达曾为他介绍过几门亲事,奈何不是女方嫌他出身低微,就是他嫌女方缺乏才貌,平白辜负了张达的一番苦心。
  那日,李瑀去拜访陶潜,正好虞啸父也在,三人讨论风物,相谈甚欢。末了,陶潜就提出,愿意李瑀跟虞啸父家的女儿们保个媒。偶像的提议,李瑀不好明着拒绝。虞啸父也没有给人难堪,只是邀请李瑀去他府上参加一次游宴。李瑀便一口答应下来。
  虞啸父的家族,在东晋的门阀政治中属于典型的吴姓士族,地位不算低,但时常受高门轻贱和排挤。他的高祖父虞翻是东吴时代的经学大师,曾祖父虞忠人如其名,在东吴末年官至宜都太守,为国守节而死,拥有一个好名声对一个家族而言,是兴起的开始。他的祖父虞潭接着司马睿草创东晋,急需与吴姓士族合作的东风,成为卫将军、武昌县侯,但到了他父亲那里,运气就坏起来了。父亲虞仡虽然嗣爵,但本官仅仅是右将军司马。到了自己这里,几次押注,却连爵位都给丢了。
  虞啸父坚持认为,只有军功和实务才是一个家族长盛不衰的保证,然而他在家族内的支持者很少,甚至连亲生儿子也反对他。他们效仿名士行径,试图从世人口中博得美誉,来作为晋身之阶,殊不知时代早已变化——便是陶潜那样的大名士,也是有很强的实干能力的。
  虞啸父晓得,若是他提前透露李瑀的真实身份,那么和李瑀结亲的打算十有八九就要落空,也就难以从张大雍那里讨得一份信任。李瑀出身低微,要是被族中那群自视甚高的公子女郎知晓了,结不成亲事小,要是他们戏弄欺侮李瑀,事情可就大发了。所以他仅以小友的名义,把李瑀介绍给参加游宴的族人们。
  李瑀的外表姿容并不出众,但他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他本来就给人以一种孤傲之感,在低微之时,是很不让身边人喜欢的。但他后来得到张大雍的提拔出仕,又修习武术、经历过战斗,手里有权,常年指挥着几十条船和几千号人,那孤傲便成了上位者惯有的居高临下。他面见过天子,得到过天子的赐名,又曾顶着张大雍的怒火表达过意见。这样便是再突如其来的尴尬场面,他都能泰然处之了。
  虞啸父很含糊地介绍了他,他和虞氏的人拱手作揖,不卑不亢之余甚至还有点漫不经心——他满脑子还是张大雍交代给他的新差事——监江南运河事。
  后世的江南河如今已经有了雏形,北起京口(镇江),中间经过丹阳、晋陵(常州)、无锡、太湖东岸的吴县(苏州),南到余杭(杭州)。
  建康之所以不在这条线上,坏就坏在“龙蟠虎踞”四个字上,东南有山,运河怎么凿得通?东吴年间开破岗渎,所谓破岗,就是凿通茅山以北的丘岗地带,以入江南河。东吴灭亡后,破岗渎失修壅塞,只好先到京口,再回转建康。但从京口逆流而上到建康风浪又太大,便只好沿着江边开凿一条里运河通到京口,这也导致了京口的地位过于重要。
  张大雍的意思就是让他重开破岗渎,引秦淮河水入江南河。李瑀原本想尝试一下走海运,但一走海运,太湖以外至余杭的江南河就失去了意义,而且这年头海运的风险实在是大。但余杭仍旧可以作为海港连接建晋安郡(福建)、广州和交州。
  既然张大雍许他以余杭为港,他便有心把自己的水师大本营设在此处,不用再和广陵的张达,以及京口的张稷挤在一处,同城办公。但是要在余杭开港,势必要得到三吴土著的认可和巨大的财力支持。而余姚虞氏作为三吴著姓,他若能和其结亲,进而得其到支持,那就再好不过了。
  一想到此处,他就对相看一个虞氏女做妻子的事情热切了起来。但是他看了一圈,都没有遇到一个合意的——看得上他的,他嫌弃人家缺乏才情、不够妍丽,他看得上的,别人嫌他相貌平平、年龄偏大、且没有出众之处(除虞啸父外没有人知道他是凌江将军李瑀)。
  好在他和两个虞氏的年轻人很谈得来,他们一个叫虞安,一个叫虞宪,他们是虞啸父的子侄辈。虞安的曾祖父虞喜,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创立了“安天说”,发现了岁差。虞宪的曾祖父虞预,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晋书》的编撰者之一。虞喜和虞预是一对亲兄弟,是虞啸父祖父虞潭的族弟。
  尤其是虞安,他家学渊源,可谓是上知天文。李瑀的养父曾教过他在海上靠观星辨明方向的传统学问,他因此对天文也有所涉猎。二人闲谈甚欢,不消片刻便引为知己。虞宪精通经史,为人又温和没有架子,是李瑀一直都很敬佩的如玉君子。
  虞啸父见此倒也松了一口气,他先前看着那些不开窍的侄女们暗自着急,看着李瑀转了一圈也没有合意的,本来已经不抱奢望了。但现在既然李瑀和虞安虞宪友善,而虞安虞宪又是有真才实学的,他俩若是能借此机会出仕,也不枉他请李瑀跑这一趟。
  中午,虞啸父早已打听好李瑀的喜好,烤了一整只羊羔和肥美无刺的海鱼来招待他。虽然时下香料种类不多,但架不住羊羔肥嫩,单单是涂上油,码上盐,撒上花椒,经火这么一烤,就一讲述让人食指大动。
  三人在席子上盘腿而坐,敞开衣襟,小厮不停地把烤好的羊肉切好和烤鱼一起呈上来。李瑀和虞安虞宪一面大快朵颐,谈天说地,一面大口饮酒,借酒来冲淡羊膻味和鱼腥味,好不潇洒快活!
  李瑀习武已久,撸起袖子,敞开衣襟便是虬劲的肌肉。时下虽以弱不胜衣的白面公子为美,但黝黑健美的雄性身材从远古时期起就对女子有着原始的吸引力。她们拿扇子捂着嘴,对李瑀指指点点,谈论个不停,还不时笑一笑,但李瑀已经不太把她们放在心上了。
  这年头的酒精度数还不高,对李瑀而言,每次总要喝上好些才能把自己灌醉。但大夏天里吃重油重盐的烧烤,还搭着喝酒,尿意总是来得很快,他告罪一声,就由小厮领着去如厕了。
  虞啸父家不亏是余姚第一巨室,府邸修得又大又雅致。时下夯土台基建筑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流行起砖木结构的新建筑。此处园林,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假山树丛一样不缺。
  李瑀到底是喝了酒,脑袋有些昏沉。或许是小厮受人指使,故意戏弄他。他带着李瑀七绕八拐,就不见了踪影。李瑀当然不可能被尿给憋死,他往树丛一钻,找了一棵合意的树就放松起来。“在虞家的女儿里找一个当老婆不好找,找一棵树撒尿还不容易吗?”
  李瑀从树丛中钻出来以后,已经找不到回去的路了,便不以为意地四处乱逛起来,专等着虞啸父派人来找他。他也不往楼阁里进,专往水边台榭走去。
  他走了许久都没有碰到人烟,直到他兴冲冲地绕过一座假山,看见水榭旁有一女子对着池子里的菡萏描绘丹青。李瑀顿时停下脚步,就好像一脑门撞在石壁上的公牛。
  李瑀看见她熟悉的侧脸,登时僵在原地,一股寒意从尾巴骨升起——他觉得自己到目前为之的所有人生,都是一个笑话,他不过是一根琴弦,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巨手在拨弄他的命运,包办了他人生中所有的意外,安排了他和她的相遇,包括失去、死亡和穿越——如今又把她送到他面前。
  “阿彤。”他艰难地发出两三个苦涩的音节,那是他从没忘记的爱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