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白茅纯束

  紫云被当做细作抓起来,是八王始料未及的;而紫云轻易认罪让八王更加措手不及。他心里明白:紫云绝不是细作!只是他不清楚:是谁把紫云推进这个阴谋之中,这阴谋的背后对大军和形势又暗藏着怎样的危机。
  八王思量不决,抬眼见寇准气定神闲地站在一旁,便示意随从退下,方问道:“明知不是紫云,还抓起来。这……”
  杨元帅也疑问道:“寇大人难道让她自证清白?”
  “她证明不了!”寇准肯定地答道,“她就是!”
  “怎么可能?”
  “紫云姑娘不是你极力举荐的吗?”
  面对八王两人的疑惑,寇准微微笑笑道:“灯,就是我让她放的。”
  “你?”
  “寇准,你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不,这是引蛇出洞。”寇准道,“二位静观其变吧!不过紫云倒是要受点委屈了。”
  “派谁看守她?”
  “云祥。”杨元帅解释道:“就是呼延王爷的二公子,云龙的胞弟。他虽性子急,但也是有分寸的人,不会太为难紫云的。”
  再说紫云被押回营帐,她被背手绑着,又被云祥一推趔趄了两下跪坐在地上。她本想张口求助,却见呼延云祥金刚怒目地守在门口瞪着她。紫云自知有口难辩,只得忍气吞声地一旁静坐着。待到杨元帅亲自前来,紫云才得以松绑。
  “紫云姑娘虽是疑犯,但毕竟缓解疫情有功。先囚禁在此,待查明原因,再军法处置吧……”
  “元帅!她不是疑犯,抓住的是现形。她……”云祥不服。
  “云祥,你的职责从今天起就是看守紫云。但不能为难她!她要是受什么委屈,为你是问。”杨元帅不容云祥再辩驳,就扬长而去。
  云祥心里是一百个不乐意,嘟囔道:“元帅被灌了什么迷魂汤……”回头瞥见紫云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整理被拉皱的衣衫,捋顺零散的头发,忽然发现丢了什么似的,前后在地上找着。
  云祥是个嫉恶如仇的人,很厌恶紫云在这儿假模假式故作姿态,没好气道:“你找什么?”
  “我的簪子不见了。”
  “哼!簪子?”云祥哼了一声,“这会儿你还有心思找簪子,别不是里边藏着情报吧。”
  紫云觉出云祥的弦外之音,抬头瞧他一脸鄙夷,不卑不亢道:“我不是细作。到底谁是,想必杨元帅自有定夺。簪子是妹妹送给我的,姐妹情谊,自然丢不得。”
  云祥强辩道:“灯不就是你放的嘛。”
  “我只是惦记妹妹的伤,放一盏灯为她祈福的。至于后来怎么会来那么灯……”紫云忽然想起什么,略略沉吟了片刻,抬头问道:“将军,刚刚在城楼上,你可看见大片的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你真有本事。你的灯一点,不出半柱香的功夫就成灯海了。”
  “怎么会这么快?”紫云低头思忖。
  “你们不是约好的吗?”云祥鄙夷道,“别费心思了。你是开脱不了了。还是省点劲找你的簪子吧。”
  “我的簪子?”紫云摸着头发插簪子的位置,头发还有些毛糙凌乱——适才在城楼上,紫云正诧异怎么迅速冒出这样许多的孔明灯,云祥就过来抓她。紫云本想跟他解释,谁知刚张口,就有几只苍鹰俯冲下来,怕是在他们慌忙躲闪之间,簪子不慎滑落了。“请问将军,鹰可有晚间活动的习性?”
  云祥略略迟疑了一下,答道:“它们多在白天活动。这不是有你们的灯引路吗?”
  紫云若有所思的在角落的床铺上缓缓坐下,沉默良久。
  好容易熬过了被看守的一夜,紫云本想找机会见见八王寇准替自己开脱。却不想云祥递过来笔墨:“你别痴心妄想了!若你不能自证清白,是出不去的。那,好好写认罪书。”
  紫云开始抵触着坚决不写,可是过了午快到傍晚,除了云祥再没有见过别人,她知道见八王是没指望了,才开始思忖着怎样落笔。直至晚间,云祥见紫云仍在停停写写的忙着,倒开始有些佩服她的平和,语气略有缓和:“自证清白也不急在一时,你早点睡吧。”看紫云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云祥又道:“我看着你,你不敢睡?”
  “没有。”
  “我扯道帘子。你自便吧。”
  紫云前一天几乎一夜没合眼,她确实困了,见云祥如此,忙起身施过礼道:“多谢将军!”
  本想着可以补补觉,可惜半夜,紫云就被云祥的连串的咳嗽声惊醒。紫云近前刚要伸手摸云祥的头,就被云祥抬手挡了回去。
  紫云忙轻声说:“将军莫惊,是我。”
  云祥咳嗽着断断续续说:“男女有别……”
  紫云倒是大方地笑道:“医者面前,不分男女。”说着便开始诊病:云祥额头烫热、舌尖发红、舌苔薄白、脉浮数,这是风温的症状。紫云赶紧出帐要去找药,被门口的守卫拦住:“没有元帅的命令,不得走出这营帐半步。”
  “守卫大哥,云祥将军得了急病,还望守卫大哥能为我通报一声。”
  “这时候元帅都睡下了,明日吧。”
  “人命关天,等不得的。”紫云恳求道,“求守卫大哥帮帮忙,找些药来。”
  “我去找药,你若趁机逃走,我如何向元帅交代。”
  “我不会……”
  “姑娘还是别为难我了。进去吧。”
  紫云无奈,只得用身边荷包里的金银花泡了点茶,给云祥喝下,又用湿布降温,不断换替。
  至到清晨,在紫云的多次哀求下,八王杨元帅终于听到了守卫禀报前来查看。
  “王爷,元帅,快!快放我去抓药,这病耽误不得!”
  “什么病?”
  “是风温。”紫云犹豫了一下,低声道:“这才是会传染的疫病。”
  八王杨元帅二人一听都惊着了,忙吩咐医官按照紫云写方子去抓药。前来的医官对身为疑犯的紫云颇有几分忌惮:“王爷,元帅,这药方可信吗?”
  “无妨。去吧!”八王又嘱咐紫云照顾好云祥,却不问事情的究竟,也不提放她出去的事。
  “王爷,元帅!”紫云叫住将要离去的八王二人,“还有一件事……”
  八王以为她要说自身之事,忙伸手止住。
  “不是,是疫情!”紫云见八王误解忙解释道:“风温乃是会传染的疫病,还请王爷元帅时刻关注军中是否有人染上。”
  “知道了。”
  云祥喝了药病情逐渐稳定,只是军中瘟疫顿起,紫云是细作的传言也随之甚嚣尘上。甚至有人冲进营帐泼了紫云一头污水。慌得医官廖忠忙上前维护:“你们干什么?”
  “她是细作,害得我们都染上疫病。”
  “紫云姑娘没来之前,咱们军中已有疫情。她来了,才缓解……”正说着八王寇准一行闻讯而来,廖忠趁机向八王请求:“王爷,紫云姑娘妙手回春,下官愿以性命担保,请王爷允许紫云姑娘解禁诊病。”八王略有所动,寇准却抢先道:“不允!”
  “王爷、大人!疫情紧迫啊!”廖忠再次恳切。
  寇准勉为其难道:“那就只在此帐诊治吧。”
  紫云便开始协助廖忠等众医官诊病开方。经过两天的诊治,疫情虽未好转,但毕竟得到了控制。只是此次疫情来的突然,军中的白茅根、车前草储备不够。
  廖医官便和紫云出主意说:“这儿往东南十来里地,有座山。这个季节找些车前草和白茅应该不是难事。只是没人去采。”
  “医官们呢?”
  “这你还不明白,这方子是你开的,医官们怎么会相信呢?”
  紫云低眉思忖了片刻道:“要是我能出去就好了。”
  “你先别急,我会想出办法的。”
  夜半,廖医官帮助紫云私逃出军营。紫云心中忐忑:“咱们虽是为采药治病,可毕竟不合军规啊。”
  “实话告诉你!今晚我救你出来,寇大人是应允的。要不咱们怎么会这么顺利地躲过这重重关卡?”见紫云半信半疑,廖医官指着暗处一棵树说:“你瞧,寇大人把马匹都安排好了。事从权益,采药要紧。快走吧。”紫云将信将疑地跟着廖医官奔向山区,两人在山脚下歇了歇脚,待到天大亮方才上山。
  这时辰,紫云叛逃的消息已经在军中传遍。杨元帅巡视回来疑惑道:“紫云这事怎么会掀起这么大波澜?才一会功夫军中已经有人要抓住紫云给将士们一个交代。”
  “看看你办的好事?说什么撒出的鱼饵,线都在你手上。鱼呢?”八王埋怨寇准道。“鱼饵都没了。”
  寇准沉默了好一会儿,道:“王爷,我失算了。我让紫云放灯,本来是为了引鱼上钩。没想到对方棋高一着,正好利用了这次机会。”
  “这么说紫云处境不妙。万一出事,怎么办?”
  “王爷莫急。我暗中派人一直跟着紫云呢。我们顺着记号找过去应该不是难事。”
  听寇准如此说,八王略略放了心,安排妥当便和寇准并数十个兵士出发了。一行人按图索骥,很快找到了山下,侦探四周并无伏兵,便放心地上了山。因为山高路荒,岔路颇多,日上中天之时,八王一行才行至山腰。
  而紫云此时已在深山之中采了一筐草药。廖忠见她困倦便劝道:“正午日头正高,你歇会,等过了午咱们再下山。”
  紫云前几日夜里都不曾睡过安稳觉,体力不支,便倚着树小憩。山中寂静,紫云睡梦中隐约听到有人说话。她警觉起身,悄悄凑过去躲在高草丛中,见树后有一黑袍人背身而立:“弟兄们已经埋伏多时,怎么不见你说的大鱼?”
  对面站着的正是医官廖忠:“将军放心,此计必中。你想,若他们认定紫云是奸细,必会派人来抓她回去;若紫云是他们抛出的诱饵,则会派人来救她。所以,无论紫云什么身份,都能引重臣入瓮。”
  紫云大惊失色,慌忙抽身回去,试图下山。可她一时心慌意乱,全然找不到归路,又怕有人来寻她误入埋伏,更加焦急。她索性坐下来,平复了片刻,便把自己的手绢撕成细条。隔一段路,她就找个明显的树枝系上一条,一来可以帮助自己辨别道路,二来万一有人来寻她也好有个标识。
  这一招果然有用。一个稀疏的枝丫上飘动的白布条引起了寇准的注意。他解下来一看:白丝绢的质地,看边缘是撕开不久的。寇准把布条放进袖里,若有所思地往前走。又走了一程,八王爷也注意到了:“寇准,你看!”
  八王手里躺着的绣着花的白布条,只是被撕得残缺不全了。寇准拿出刚才的那条,也摆在了八王的手里。两人相视着点点头。众人便循着这白布条往前走,只是越走越没了路径。八王和寇准都觉出不妥,只好就地歇会,再做决断。
  “大人,大人——可找到你们了!”
  一个汗流浃背的士兵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大人……我跟丢了……”
  寇准意识到什么似的,忙问:“你从哪个方向来?”
  “东北啊。”
  “你是原路返回?”
  “是啊,大人。”
  “不对啊。”寇准百思不得其解。
  “大人,错不了。你看……”
  八王见士兵手里攥着两条撕开的布条,忙把先前的布条拿出来比对,均是一样的材质。
  “不对啊,寇准!同样的帕子怎么会在两个方向出现。”
  寇准寻摸了一会儿,把丝帕细细拼接了。虽拼不齐整,但还是让寇准看出了端倪:“王爷,坏了。这不是一块帕子。你瞧这绣花的针脚……”
  八王想起当初紫云遮面的帕子上一枝玉兰花一漾一漾的情景,急忙道:“正是!这块绣花的帕子我见过。”
  “是,可这一块没有丝毫绣花的痕迹。”寇准惭愧道:“我本来想引蛇出洞,却不想对方如此计深,反倒请君入瓮了。王爷,咱们快撤!”
  “紫云还没找到!”八王不允。
  “他们既然用紫云为饵,想来紫云性命暂且无忧。咱们还是回去从长计议吧。”
  八王一行权衡再三,只得一边寻路一边留意紫云的下落。寻寻觅觅之间,暮色已染遍山野。士兵用火折点了火把,寇准忙制止:“快灭掉。”
  “大人,灭掉了,怎么找路?”一个士兵嘟囔道。
  “灭掉吧。”八王认同道,“万一山中有埋伏,岂不暴露?”众人只得灭了火把,准备抹黑前行。
  谁知,适才片刻的火光已经暴露了他们的行踪。周边已有风吹草动。众人只得把八王和寇准围到中间,静观其变。
  忽然一个士兵指着空中叫:“王爷,寇大人,你们看!”
  八王顺着士兵所指的方向寻过去,空中火星点点,跳跃的火光映着美人的脸时隐时现,美人的怀里抱着一大把白茅。八王不禁心中一动:白茅纯束,有女如玉。紫云的好看他并不是第一天才注意到,但相处下来,紫云的好看不仅仅是美貌,更是她眉梢眼角的清风明月,是举手投足里的赏心悦目。可这白茅纯束的美人此时让他更加揪心。果然如他所料,原本逼近的人声循着火光远去了。
  原来紫云午后的不辞而别和有意留下的布条引起了医官廖忠的怀疑。他怕紫云脱身报了信,他们的计划便不能得逞,便拿出先前治瘟疫时紫云给他的丝帕撕扯了,照样系在枝丫上,引八王一行进入埋伏。而他也追上逃脱的紫云。
  紫云质问廖忠:“我如此信你,没想到你竟是辽国的细作。”
  廖忠本是利用紫云。谁知几天的相处下来,廖忠对紫云动了真情,扶住紫云道:“你放心!我是不会害你的。我喜欢你!”
  紫云哪里肯听,一副玉石俱焚的架势。廖忠不忍,只得把她安置在一侧崖边,等大功告成再来接她。
  这崖边地势偏高、视野开阔,且地面狭小,不适合伏击。紫云在此确实性命无忧。但她眼见八王一行似要中计,急中生智摘了些白茅用火折燃着火,一束接着一束地吹吹向空中。辽军藏在低处,只瞧见片片火光,果然循着火光奔紫云而去。
  八王一行趁机从背后射杀辽军,试图能在辽军逼近紫云之前救下她的性命。可是不遂人愿,待八王赶到崖边时,紫云已被仅剩的辽兵逼的像蝴蝶一般飘向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