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二 辽火燃境 下

  马奴阿钵结合着自己的悲惨经历,借助着两人的感情,不断地挑拨和刺痛着萧太妃的神经,一步一步把她的妒火燃起来。终于,萧太妃起兵反抗。
  这正是斡鲁朵首领期盼已久的结果。辽国朝廷乱成一团。斡鲁朵静等坐收渔翁之利。以他们的推测,萧太后姐妹两败俱伤,他们不仅仅是可以得到想要的利益,甚至可以趁乱夺取政权取而代之。
  这样一想,斡鲁朵首领的野心也就膨胀起来。他们开始向宋国边境入侵。这样做既可以掠夺财富物资作为补给,又可以扩大地盘为以后的争霸打基础。
  于是,宋辽边境的一些地方重燃战火。这是严重违反宋辽和议的。萧太后自顾不暇,自然明白不能失去这难得的和平,也知道宋皇不愿意打仗。她派使者到大宋阐述原因,希望宋朝能够出兵打退侵犯的叛军,助她尽快平息国内战乱,还两国百姓一片安宁。
  萧太后的求援,宋皇自然答应。毕竟,这不仅仅关乎辽国内乱何时能平息,更关乎宋朝边境的安定。宋皇便再朝廷上询问:谁愿意挂帅出征。
  枢密院的官员回奏说:这战乱并未波及全部边境,只在幽州一带。正好幽州驻扎的有施行屯田的军队,让他们最近抵抗就是了。
  皇上觉得虽不用兴师动众,还是要有点排场,有个响当当的人物挂帅,既显得重视,又有震慑力。可选的人物有几个:燕王,郑王,杨延昭,石保吉。虽说郑王在雁门关,石保吉在定州,没有燕王和杨延昭离得近,但若是行军也是一两天就能到达的,都在可行范围之内。到底让谁去好呢?
  皇上还没拿定主意,燕王的请战书就到了京城。燕王在定州一带屯兵,辽使一路进京,守关边将都是知道的。只是其他几人没有燕王这么积极神速。
  八王听到燕王请战的消息也是吃惊。早在寇准离京之时,八王和紫云在家闲话,八王就给燕王写信提醒过他。当日说起寇准之事,八王重新审视其皇上来:
  这个皇帝绝不像初登大宝时那样心慈手软。那时他还要仰仗着皇族王爷和王公大臣的支持来稳固皇权。而今他也在逐步成长,成长为一位有心计有城府的帝王。比起八王寇准这样的,他更愿意亲近王钦丁谓那样的新贵,毕竟这些人需要仰仗他上位,比八王寇准要好驾驭的多,也更可以当成心腹而非合作伙伴。
  既然看清了自己并非是皇帝的伙伴,八王开始患得患失起来。他身边失去的已经够多了。身边还有谁?燕王!
  当初不仅仅是紫冰云龙,连燕王的副将刘春来都向八王说起过对燕王担忧。正如紫冰信中所说,燕王多年来的压抑和对于自己现有地位的不满,已经在心里产生了执念。这种执念让他做出许多自以为是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在一点点地消磨着他自己的生命,他却浑然不知。
  除了几人的述说,八王也有隐隐的感觉。就如这次战役结束,邓国公张永德、呼延王爷都及时交权,并再三强调是皇上的英明决策,诸将不过是尽心尽力而已。可燕王宁可去实行屯田制,也不愿意交出兵权。
  屯田制是为了和议之后,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河东路、永兴军路、秦凤路等几个边境州郡采取的一种屯军政策。毕竟和议停战也需要有军队戍边保卫。庞大的军队开销给朝廷和百姓带来了很大负担。
  为了缓解戍边军队粮草问题,将军带领士兵在所辖范围周边开垦荒田,闲时耕种,好补给一部分粮草。统帅的将领有一定的兵权和统辖治理权。如果经营的好,或许会有节度使的权力。燕王舍不得这份兵权,自然不放。
  对于将帅兵权在手,皇上虽说有些不放心。可才停战,自己也是靠了诸王诸将才有了眼下的安乐,也就只能委曲求全。所幸别的将领都很知趣,皇上省下不少心。
  八王担心,就写信力劝兄长:让他要示弱,要学会退,方能保全自己。看来燕王并未理会八王的一片苦心。
  云龙听说燕王的请战书,也跑到南清宫来。为了避免见了彼此伤心,云龙成亲之后就再没和八王夫妇见过面。八王也知此意,见他匆匆而来,就明白自己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王爷,不能让燕王抢这个帅印。您得劝劝他!”
  “我早就劝过了。”八王摇摇头,“紫冰之前跟我说过,燕王现在很有些较劲之心,怕是要坏事的。”
  云龙道:“紫冰接触的时间尚短。我在军队待过一阵子。就算单纯考虑打仗,燕王的军队都未必……这么说吧,燕王的一些做法,让不少人很有微词。打仗,军心不齐,那是去送死。”
  “我听副将刘春来说过。燕王厚此薄彼,是吗?”
  云龙点点头,又顾及到燕王毕竟是八王的亲兄长,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得把话题又说道眼下的形势上:“当初宋辽大战,虽说各有功劳,并不喧宾夺主。这次若有功业,可是一枝独秀,太过耀眼了终究是让皇帝侧目的。”
  云龙对新近寇准被贬之事也颇有感叹,以此推断:“寇大人当年直接顶撞先帝,也并没有怎么。那正是先帝的自信,自认为可以驾驭寇大人。可当今皇上生性柔弱,越是弱,越不愿意臣子比自己强。寇大人是文官,燕王可是有兵权在手的。如果皇上觉得无法驾驭,又会怎样?”
  云龙向来谦和,八王没想到他今日会说的如此直白,很有些紫冰的直白和无所顾忌。八王凝视着有些憔悴的云龙,心想:紫冰还是真真切切在人心里留下了印记的。
  云龙不知道八王跑神,又道:“王爷,现下以兵屯田的将领,只有燕王是新任命的。”
  “所幸皇上现在并没有下旨意,还有郑王他们几个人选。看看他们什么意思。”
  云龙直言道:“只怕别人都想往外推,就燕王以为这是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一心要抢到手呢。”
  八王若有所思地没有说话。云龙恳切道:“恕我直言,燕王太自负了。”
  八王想起当初紫冰信中说的:他的心结在于你。他英名不再,而你声名鹊起。若不解开心结……长此下去,是会死人的。八王眉心颤了几下,无力地吐出几个字:“他不听我的。”
  “王爷?”
  “云龙,劳你操心记挂着。我看看能不能让皇上委派他人。”
  云龙点点头。两人默默无言地相对了一会儿。八王见云龙清凌的眼神稳稳地停在窗外的清逸斋上,微微张嘴叫了声:“云龙?”
  云龙收回目光,道:“我先回去了。”
  “云龙,紫冰出事儿,我们谁都不想!可往后的日子总得过下去。”八王近身扶着他的臂膀解劝道,“你既然已经成亲,就好好过。别叫她……担心!”
  “王爷,我……”云龙欲言又止,“成亲的事没那么简单……”
  “怎么?云龙你得学会放下,慢慢接受。”
  “现在我也说不好,再看看再说吧。”
  八王知道再劝也无益,就拍拍他:“好好的。”
  待云龙离去,八王仰面靠在椅背上,叹道:“二哥,我怎么会让你自误至此啊——”
  没等八王进宫劝说皇上,圣旨就下来了:让燕王挂帅迎战辽国斡鲁朵叛军。
  八王怕有人幕后推动,特地去枢密院打听。枢密使一直空缺,战时一直都是宰相寇准行使权利,现在是由皇帝直接下旨。枢密院的官员还是买八王的账,解释道:“几个将领都无暇分身,皇上派燕王挂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八王绷着嘴,暗想还真让云龙说中了,更觉事情不妙,可也无力回天,只能希望兄长不要太过骄矜才好。
  有了皇帝的任命,燕王心满意足地率领军队抵抗斡鲁朵叛军。只是这次面对的辽军,远非上次辽宋大战时可比。当时萧太后和斡鲁朵的首领各有自己的小算盘,斡鲁朵的军队并不十分尽力。而今却是关乎存亡的生死之战,自然全力以赴,凶悍非常。
  可燕王统领的部队并不齐心,甚至连棉衣被褥都不能平等发放。即使有紫冰当众闹了一场,也并未让兵士心中的寒冰完全融化。一个军心涣散的军队,碰上一群急于掠食的草原之狼,结局可想而知。燕王的军队步步败退,燕王被困在了沧州下辖的一座小县城里。
  如果要等最近的援军来救,也得一两天之后了。况且如果最近的杨延昭发兵来救,那他镇守的幽州势必就空虚,会不会给辽军可乘之机?想必杨将军也得权衡利弊,不敢擅自来救。
  燕王有些懊悔:莫说当初想要的一展雄风的心愿,眼下只怕连自身都难保。他又转念一想:“我是太祖的儿子,怎能丢了那份荣光?一定有办法。一定有办法能冲破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