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腰裙

  关于唐制女装汉服的考据指正
  以下内容仅限唐制高腰裙考证。别朝与其他基本性质这些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提要:
  默认的唐制女装分为坦领,圆领袍,高腰裙。
  最近圈里diss高腰裙穿法、高腰裙上装分类的分歧化日益严重,对此,我进行了不自量力的考据。
  直接切入正题,今天很严肃,不废话。
  一.1,襦,衫
  关于近年来讨论异常激烈的到底是“齐胸襦裙”还是“齐胸衫裙”,我做了以下查证。
  襦,形声。从衣,需声。本义:短衣;短袄。襦有单、复。单襦近乎衫,复襦则近袄。
  这里需要给大家纠正一点。
  衫和袄不是汉服的不同种分类,而是衣服的厚与薄。
  方言曰:襦、西南蜀汉之闲谓之曲领。或谓之襦。
  释名有反闭襦、有单襦、有要襦。
  这些也亦有诸多区别,下文在细细详谈。
  颜注急就篇曰:短衣曰襦。自膝以上。按襦若今袄之短者。袍若今袄之长者。从衣。需声。人朱切。古音在四部。襦之言濡也。犹襗之言泽也。一曰衣。一曰与一名同。非别一义也。
  日部曰:安、温也。然则衣犹温衣也。内则。衣不帛襦袴。注曰:不用帛为襦袴。为大温伤阴气也。
  释名曰:襦、耎也。言温耎也。
  《广雅》解日“长襦也”。唯此恐限于特别场合,非普遍现象,襦有三种:一曰反闭襦,襦之小者也,却向着之,领反于背后闭襟也;二曰单襦,如襦而无絮也;三曰要襦,形如襦,其腰上翘下齐腰也。
  这就是三种襦的区别。
  上文有提到过,单襦近乎衫,复襦则近袄。
  衫与袄与襦,实际上在当时是属于一中类型的衣服,长度在膝盖之上。换句话来说,就是现代商家所制之衫、襦,全部都不合格。
  唐代的襦与衫是不存在腰襴的,由于气温原因(详见历代气温图),腰襴逐渐废除。
  所以,“襦是有腰襴的,衫是没有腰襴的”,这句话在当时根本不存在。
  又:衫自宋以前全作外穿处理,不存在内穿的说法。
  “衫”以内外分,外用的叫“褙子”“半臂”。“褙子”是有里子的对襟夹外衣,用于挡风尘。“半臂”又叫“半袖”,袖长及肘,衣身很短,亦有无袖式样。从隋代开始流行,到宋时袖子延长,作为内用的衫,即贴身穿用的汗衫,用大襟和对襟两种形式。
  至此,我们可以证明并非是“齐胸衫裙”,而是“齐胸襦裙”。
  在后来的史书上,襦和褐的区别越发小了,似此懦虽有单衣,但实际上,必多为夹棉衣,不然,温要之说不通,若为单衣,普通皆曰褐,不曰襦也。然而带过,了解一下就可以,并不在今日的讨论范围内。
  此外,搭配襦的,也有襦裤。至于襦裤究竟是裤还是裈,襦裤的穿法为何,依旧有待考证。
  裈,《释名》曰:“裈,贯也,贯两脚,上系腰中也。”《急就篇》颜注曰:“合裆谓之裈,最亲身者也。”段注说文,裈字,亦曰:“今之满裆裤,古之裈也,自其浑合近身言,曰恽,自其两襱孔穴言,曰惚,方言,无桐之裤,谓之犊。郭云:即犊鼻裈。”皆以裈为合档,与古裤异,今裤同。其实颜以裈为合档,段且谓裈即犊鼻裈,为合档,皆属臆说,难以遽信。”
  一.2,高腰裙穿法
  再补充一点,襦在魏晋南北朝时的确有外穿现象。但是自从唐朝开始,文宗以前,襦是里衣类,内穿。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襦在唐朝有外穿过的迹象。
  查阅资料,在隋开始的高腰穿法中,有疑似吊带裙的出现,是否是吊带裙也有待考证。
  划重点:无论有没有吊带,此类下裙一如既往的是一片式,绝不存在两片式。
  在查阅资料的同时,亦发现了高腰裙的不同穿法,这时我们需要了解诃子。
  诃子亦称“袜胸”、“襕裙”、“合欢襕裙”、“抹胸”等。
  《留青日札》卷二十:“今之袜胸,一名襕裙……即唐‘诃子’之类……自后而围向前,故又名合欢襕裙。”
  唐代的女子喜穿这种高腰裙,外披透明罗纱,也就是现代所谓的大袖衫。
  对于极有争议的大袖衫,稍后再做言论。
  诃子,没错。它不是现代商家围在裙头外的装饰品。
  它是内衣。
  在唐朝,它是确确实实的内衣。
  但是自从文宗之后,唐朝的穿衣风格开始了巨大的变革。
  公元828年6月18日,唐文宗大和二年的五月丁亥日,没有任何征兆,文宗突然遣宦官向公主们宣布了一道圣旨:今后每逢召对之日,不得广插钗梳,不可穿短窄衣服。
  这段话,我们发现了什么?
  不可穿短窄衣服。
  就是说明,上襦的穿法被完全取消了!
  没错,这个穿法,是正确的。
  文宗之后,比较肥大的女装样式开始兴起。人们开始舍得在衣袖和裙裾上使用大量的好面料,它们的长、宽都比初唐时多了1倍左右。
  多了一倍意味着,本来我们排斥的极长的大袖,它的形制完全没有问题,是完全正确的存在。
  而且,据更多古画以证明,唐制大袖衫拥有系带。
  你没看错,也就是说,95%的商家错了。
  所有人都认为唐制大袖不存在系带。
  但不是这样的。唐制拥有系带,和大氅不同,唐制的系带在偏下靠近小腿的地方。
  那时候的贵族妇女身穿锦绣长裙,裙子用锦带系于胸部,宽大的下摆托在地上,上身不穿厚厚的内衣,而代之以一件薄薄的透明纱衣。脖子、胸、手臂大部分都露在外面,风流百态,以女性特有的妩媚打破传统的封闭。
  由于文宗时期废除了上襦,诃子便成为了重要的“上衣”。
  本来作为内衣的诃子在大袖衫下若隐若现,因而内衣面料考究,色彩缤纷,与今天所倡异的“内衣外穿”颇为相似。
  另:唐制除间色裙,交窬裙之外,并未发现目前火遍大江南北带褶的裙子。
  也就是说,考证到现在,高腰裙毋庸置疑的存在两种穿法。
  1.襦内穿,裙为一片式,正常广袖有系带大袖衫。
  2.无上襦,穿诃子,裙为一片式,加长版广袖有系带大袖衫。
  二.1,总结
  经过多次查证,一个朝代内有很多种不同的穿法,源自于当时人民的潮流风尚和皇家旨意。这些穿法或许风靡了一整子,或许传承了整个朝代,甚至高腰裙的穿法从隋一直延续到了唐。
  但是,所有的穿法都是有意义的,绝对不存在乱穿、混穿的情况。就如齐胸襦裙,目前考据下来只存在着两种方法,别的都是扯淡。还是那句话,日常穿随意,正式场合就必须认真起来。
  汉服不是衣服,不是“始于衣服,终于衣服”。
  汉服是民族文化的高度凝练的体现,“始于衣服,忠于传承”。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