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谁念桃花逐流水,水东流 七

  了然师太说,她见过许多聪慧的女孩,论才智皆不在男儿之下,却苦于家中困顿没有读书的机会。于是她在桃林之外建了间书舍,农闲之时,想读书的女孩儿便可来此学习,若有父母阻挠的,她就亲自上门劝说,若女孩功课良好,还会赠些粮食布匹作为奖励。如此一来,来读书的女孩不少,而她年岁大了,渐渐力不从心,却又找不到既一个肯来教授这些女孩功课又靠谱的人,所以便带我来书舍看看,回京后物色一个扎实可信赖的先生。
  书舍里有一个扎着红头绳的女孩,十二三岁的年纪,模样灵秀,持重端庄,正站在前面叫其他后入学的女孩子读诗,字正腔圆,解起诗来也颇有了然师太的几分风采。
  我道:“这就是师太的得意弟子吧。”
  师太微微点头,眼中有几分欣慰,亦有几分怜爱:“她叫江鱼,家在洛水东,父母都是渔民。她很聪明,读书过目不忘,心底也纯善。我近来身体不好,都是先教了她,再让她来教这些孩子。课上有孩子提问她,她解不上来的都会在下课后到庵里来询问我,下次上课再告诉她们。若她经我提点后,发现自己解得不对,也会在第二日重新教授,却又不肯放弃自己的见解时时来与我理论。”
  “她也姓江,与我还是一家人呢!”
  师太笑了笑:“你倒是好,但凡见着个入眼的都能攀上亲戚。”
  “我若有这样一个灵慧的妹妹,不知舒心多少。”
  不觉间,已经下课。学生们都散去,唯有江鱼收拾了书本朝师太和我走过来。
  “师太。”她俯身行礼,转而有看见我,道:“这位是?”
  “她是你姐姐。”师太玩笑道。
  “姐姐?”她疑惑地看着我。
  我道:“你叫江鱼?”
  “是。”
  “我可以带你进京去读书,那里有最好的先生,你可愿随我去?”
  我看见她眼底有光亮,可她却未立即给我答案,只是看了看师太,又望望那些散去的学生的背影,问我:“师太和那些女孩子怎么办?”
  我道:“此处离京不远,学业之余,你可随时回来看望师太,那些孩子,我也会请靠得住的先生来为她们授课。”
  她似乎还是不大信任我,道:“江鱼出身贫寒,师太仁厚,为我和众姐妹一个读书识字的机会,姑娘又为何对我们如此好。”
  我转头看了看师太,道:“我幼时也跟着师太开蒙启智,可惜我所学不精,辜负了师太的期望。而你是个可塑之才,埋没至此,我不忍见。故而想带你进京。更重要的是,我也姓江,我叫江静姝,说不定百年前你我两家还是同宗呢。”
  江鱼却仍拧着眉。
  我又道:“其他的女弟子中,若也有如你一样优秀的,我也会带她们一起进京学习。”
  她心中似已有决断,还是抬头看着师太寻求意见。
  师太笑道:“你快应了她吧。你若不应,埋没你这人才,她怕是犹如负罪一般寝食难安。”
  我见她开心一笑,向我弯腰行礼:“学生江鱼谢江姑娘之恩。”
  我忙扶起她,“谢什么谢,师太都说了,我是你姐姐,你我姐妹客气什么!”
  “是,静姝姐姐!”
  她眼底清亮,双颊笑意潋滟,如苹果花般清纯鲜妍,这才是一个十二三岁女孩该有的阳光模样。
  她想我道过谢,又对师太道:“弟子今日读诗,有几处不解,还请师太解惑。”
  师太笑着指了指我:“你怎不问你这姐姐?”
  “啊?”江鱼茫然地看向我一时不该如何回答。
  我道:“我跟着也是掺和,你跟师太好好学习,我去桃林里找找我那坛酒,待会儿我们开坛畅饮,尝尝陈年酒味。”
  我逃至桃林,寻我的陈年桃花酿。
  我读书不好,自觉辜负了师太的教导是真的,师太觉得我懒于读书,浪费了个好苗子,时时想着把我这棵长歪了的苗子重新栽正了也是真的。我不爱读书,更是真的不能再真。
  大胤有设女官的先例,当今皇上也多次想开女科,让女子一同参与科考,只是年年报考的女子少之又少,能为官者更是稀有,渐渐地这想法也就作罢了。说不定了然师太此举能促进女子科举兴盛呢。可一想到春景一过,了然师太将随着落花一起归入泥土,心里就生了几分遗憾。
  我多想师太早日康健,看见她最得意的女弟子登科入仕,封官拜相,为天下女子之传奇。
  我很快找到了那棵桃树。
  桃树的树干上还有当年我和胤晟比身高时刻下的划痕。春去秋来,我长大了,树也长高了不少,只是从划痕的位置来看,它长得没我高。可它依然擎然如盖,遮住了刺眼的阳光。
  我从地上捡来根树枝,蹲在树底下挖我的桃花酿。
  我埋头挖了一阵,鬓间渐有薄汗,好在酒坛子已经现形,我抬袖擦了擦汗,扔了树枝,徒手把酒坛子抱出来。
  我小心翼翼地抱着它,拂去坛子上的泥土,突然眼前光线一暗,一个声音自头顶传来——
  “你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