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也待相逢,痴笑明月中 三

  果不其然,次日,书舍有人聚众闹事,江鱼招架不住,差人来知会。
  我牵了匹马出去,瞧着探出府外一枝繁茂枝杈的老槐树,今天,翟啸不在树上。
  阿荷追出来,唤道:“王妃。”
  我转身,见她立在阶下,不舍地望着我,问:“王妃可还会回来?”
  我翻身上马,执着缰绳,莞尔笑道:“阿荷,帮我看好院子。”
  “好。”
  “多谢了。”我调转马头,扬鞭离去。
  策马出城,至清风庵。
  书舍外已围了不少人,人外又围了一排衙役。
  我拨开人群挤进去,才发现,人群当中跪了一排四人,其中竟还有一个十岁上下的男孩,四人皆被衙役压着,那小男孩跟着父母兄长破口大骂,言词竟还要恶劣几分。
  我找到江鱼,问:“出了什么事?”
  “书舍每一月都有考核,成绩优异者奖纹银二两,米面各一斗。昨日成绩出来,却有人不服,觉得夫子偏袒,便联合了几人来讨说法,夫子言重了些,那女孩竟要寻短见。附近村民闻风而来看热闹,场面渐控制不住,只好请了一队衙役来帮忙。”
  “昨日榜首是谁?请出来,谁不服也都请出来,现场背书做文章,自有分晓。”
  江鱼道:“那孩子已经送去医治了,自言不再入书舍读书,如何都不肯来。”
  目光扫过跪着的那几人,道:“她若敢来,我给她十两银子,若真有才学,我送她入京读书。若她所言非实,则莫怪我不留情面了。”
  我点了身边两个衙役,道:“去把她给我请来。”
  “是。”
  “那这些村民。”
  “想看热闹便看着,又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我命人搬来一套桌椅,摆上茶具,邀江鱼坐下,便煮起茶来。
  仰头看了看耀眼的日头,道:“差人煮些茶汤来,分给这些村民,可别因为看热闹犯了暑热。”
  我翻览昨日考核的试卷,看了榜首那孩子的文章,虽不算惊艳,却也规矩,字写得也工整,默书默得也一字不差。
  衙役终于将那女孩带来。瞧模样不过十一二岁,身形瘦弱,左手缠着纱布,一双眼睛又黑又亮,在苍白的脸上却显得突兀。
  我一手执着茶盏,看着那女孩,道:“来人,给她十两银子。”
  她颤着手接过银子,目光惶恐……
  我笑道:“你莫怕,你说我这书舍里的夫子偏袒不公,你就以此事立意,做篇文章我看看,做两句诗也可。”
  “我……”那丫头回头望着跪在地上的数人,神情惶恐。
  “不会吗?那写幅字也好。字写得好了,我也不追究。”
  我又命人备了份笔墨纸砚来,道:“写吧。就写你的名字。”
  她提着笔,迟迟不落墨,当墨汁啪得一声在宣纸上晕染开时,她突然扑通一声跪下。
  我拿起那张宣纸,道:“这幅画倒是做得不错。”
  我转向围观的村民,道:“诸位,都散了吧。”
  众人唏嘘而去。
  我拉着女孩走到那四人面前,问:“这些是你什么人?”
  她低着头,小声嗫嚅道:“阿娘,爹爹,哥哥,还有弟弟。”
  我抬起她的手腕,问:“你自己划的?”
  她摇首,眼中含泪。
  我冷道:“为人父母者,便是如此爱惜子女吗?还是只爱子而不爱女?”
  那妇人见势不妙,开始磕头认错,哭嚎道:“夫人饶命,实在是家里穷,才想出这个法子,哪个当娘的不疼自己的孩子呀!”
  我从女孩手里拿过那十两银子,道:“十两银子可够?”
  “够了够了。”
  “那这孩子我就带走了,你可有异议?”
  那妇人愣了愣,道:“能被夫人看上,是她的福气。”
  “以后这孩子,无论前程如何皆与你们毫无干系,你们可有异议?”
  “夫人能带她走已是她的福气,以后不管她做什么事都和我们没关系。”
  “这世间真有当娘的不要自己的骨肉吗?”
  “啊?”那妇人茫然地望着我。
  我冷笑道:“本来,若是你们不愿意,我就不会带她走,并再给你十两银子解你家困顿。看来是有人出的银子比我多,才让你们肯舍了这个女儿。”
  那妇人脸色一变,再不言语。
  我低头看那女孩,问:“你可愿意跟我走?”
  女孩咬着唇,似是坚定了心思,道:“我愿意。”
  我微微一笑,摆手让那一家四口回去。
  女孩站在原地,遥遥目送自己的家人离开,他们再没有回头看她一眼。
  “走吧。”我牵着女孩的手与他们相向而行。
  女孩总落后半步,神情怯懦,小声道:“我既不聪明又不漂亮,夫人为何要留下我?”
  我道:“我读书读得也不好,长得也不如我的妹妹好看,但是凭什么我们就要矮人一头?就要受人欺负?就要成为所谓亲人牟利的工具?”
  她跟在我身后不说话。
  我问,“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读书多久了?”
  “林杏儿。十二岁了,才来书舍不到一个月。”
  “可还想读书?”
  “想,但是,我太笨了。”
  “笨怕什么?总要识几个字,懂些道理。我给你找个好师傅。”
  我带她走到江鱼面前,道:“小鱼儿,这丫头以后就由你带着了。”
  江鱼看了看我,叹着气,接过杏儿的手,道:“是。”
  我牵马离开,江鱼在我身后道:“姐姐保重。”
  我扬手挥了挥,当作告别。
  一路策马至路口,向右便是南下官道,向左则是回洛京。但若是走官道,难免一路盘查,反而不好脱身。我望向回京的路,树林繁盛,静谧悄然,一丝风都没有。
  我微微一笑,下马执鞭朝马背上狠狠一甩,马儿撒开四蹄狂奔出去,只留一路烟尘。然后,一身轻便地踏上回京的路。
  四处静寂,偶尔的几声鸟鸣也显得空灵渺远。
  突然耳边风响,几道黑影落下,将我围在当中。
  这几人一身劲装,唯有腰间系着一颗明珠,在林间细碎的光影里煜煜生光。
  是明家人。
  我心笑,果然。
  我抬手行了一礼,笑道:“几位大哥莫急,我们商量个事好不好?”
  那几人对视一眼,为首一人横着刀,道:“你说。”
  几位大哥倒是配合,买了辆马车将我藏在车中,躲过沿途的盘查,虽然花的是我自己的银子,但终归方便许多,就是一路被绑着,很不好受。
  也不知明家人是怎么想的,回回都来绑架的这一招,无趣得很。
  马车一路南下,数日后,眼见就要到常青地界,我开始着急起来。
  若进了常青,见着胤晟,我哪还有走的机会?
  傍晚,行至柏坡,已是怀州和常青交界。
  我手脚皆缚,被关在一间废弃的木屋里,想着如何脱身。
  夜渐深,院子里喝酒划拳的声音渐歇,我瞧着身旁的瓷碗,转过身背着手捡起来,方要摔出去,却哐啷一声,一把匕首掉在手边。
  我抬头望望四周,又望望房顶,房顶不知何时漏了一个洞,玄衣朱绣的衣袍在洞口时隐时现。
  他还是找来了。
  我捡起匕首,划开手脚上的绳索,推门出去时,只见躺得横七竖八呼噜打得惊天响的几人。
  我解了马车上的马匹,悄悄离开院子,辨了辨方向,向西往怀州去。
  翟啸一直跟在我身后,一路啰嗦抱怨个不停,我也不理他,只顾自己赶路。
  他道:“你是真狠心,把我往官道上引,我一连追了几日,都要追吐血了才发现竟中了你的计。又拼着老命赶过来救你,你竟一个谢字都没有?”
  我道:“你既知有人要害我,为何又要我出府?而我出府,你不随身保护,我被人绑架,难道不是你失责?我遇险,你来救我,难道不应当?”
  “你知道我要走,必不会回洛京,反而会走官道离开洛京。到时官道设卡,你便又轻而易举找到我把我送回洛京。你算计我在先,反来怪我算计你?”
  “成王失踪了。”他突然道。
  我一怔,笑道:“他失踪与我有什么关系?”
  翟啸伸手勒住我的缰绳,“成王殿下一行在途径琼州时遇刺,可明家人并没有在遇害之人当中发现成王殿下,派了数波人去找也没找到,不然他们为何会绑你?不过是想将他逼出来罢了。”
  我去拽缰绳,却拽不动,便掏出匕首,抵在翟啸手腕上,冷然道:“放手。”
  翟啸冒着断腕的危险,接着道:“不仅是明家人找不到成王殿下,连我们自己人也找不到。”
  我道:“所以明家人在书舍安排了那一出戏让我出城,而你帮我出府,又借着我被明家人绑了的消息来让你的成王殿下现身,却怕我出事惹得你被你的成王殿下怪罪,才来救我。翟啸,你怎么和明家人一样没有脑子啊?你绑了我他就一定会出来吗?”
  “但我们不知道成王殿下的下落……”
  我摆摆手打断他,道:“放心吧,你们的成王殿下可比你聪明得很,不会有危险的。”
  “你真的不去找他?”
  “不去。”
  翟啸仍坚持不放手,道:“你有危险时他会来救你,他有危险,你就这样绝情?”
  我怒而扬鞭,甩在他手臂上,“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