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引渡

  萧哲知有今日,故而早有主意。
  “夫人,若走漏风声,三百万两,为夫或许分文也拿不到,且父皇也不会放过我。而你,就是他们下手的唯一出口。为夫不可让任何人有伤害你的机会,哪怕是一丝一毫。”
  萧哲说的坚定,说的情真意切。
  容不得思思有他想了。
  “此次我将身份曝光,除了取那三百万两,还要取的更多。而墨禅子的身份刚好掩藏容我等转移那数目庞大的银两。夫人,若非为夫当不得这位子,是不可能露面的。”
  他言之有理。当是这位子,也是他逼不得已而为之。
  而一切源头也不过是自己身陷危局,他,急走一棋罢了。
  稍减了怒气,思思容颜渐缓,垂眸间已想了甚多。
  “你打算何时出现,墨禅子其人既然世人未见过,便可以着人伪替。选个什么人,你可曾定好?”
  “为夫向你引荐一人。”说罢萧哲将门儿推开,低语一句:“将海公子请来吧。”
  门外传来那女子低应便悄悄退了。
  那冷面女子突然问道:“公子,恕我冒昧,这,是否就是夫人?”
  萧哲点首应道:“正是。”
  女子似乎颇为新奇将头儿向内张望,刚好与思思眼眸碰撞,绿眸色翠,实在看不出所想,索性收回了心神,只不过睫毛微颤,难掩惊讶。
  这就是闻名天下的诸葛尘,统领三军轻松驾驭,令敌军闻风丧胆的绝顶谋士。令萧哲这样的男人为之疯狂专一到不惜逼宫的女子。
  而令她一心仰慕之人,此刻就在眼前…
  实在激动,索性做了个大胆的举止。突的伸手抓住萧哲欲关上的门楣,略有羞涩道:“公子,可否让我与夫人言语几句。”
  萧哲微愣,不明其意,倒也放她进来。
  但见女子噗通一声双膝跪地与思思身前,令思思不解急忙搀扶。
  “夫人,请受桑梓一拜。久闻诸葛尘大名,本就崇拜,后知原就是皇后您,桑梓,实在仰慕。娘娘可否收我做您身边的护卫,跟着您,也会让桑梓学点本事。”
  许是因着过于激动,冰魄一般的玉容满是欣喜。连那鼻尖儿亦透着些许红粉,看着怪是喜人。
  思思将其搀起缓言道:“桑梓,起来说话。”
  “思思多谢姑娘抬爱,只是,你是夫君身边的人,凡事当问了他再说。”
  看向萧哲,思思知晓,这女子有些个本事。只是,他会么…
  “夫人,无须问我,一切你当做主就是。”
  烛火微跳,只映着萧哲英俊的脸上,一抹坚定不移的执着信念闪闪烁烁,于思思眸中成了此刻最美
  的色彩,余生想忘记都难得。
  知道萧哲宠爱思思,但眼见却是第一次。
  那这天下,是否他也会随她任意而为?她在隐约期待,期待自己能看到奇迹。
  桑梓兴奋的冰冷面即刻绽放如烟花般多彩绚烂的兴奋光芒,当真是个人逢喜事精神爽。
  “娘娘,桑梓多谢皇上成全。”语毕,复又相跪,被思思急忙搀扶。
  “莫要总跪,对了,方才我在这后窗窥看,可是你发现的投物与我?”思思含笑相问。心道这女子的确好本事。
  桑梓羞涩颔首:“正是。不知是娘娘,多有得罪,望娘娘海涵。”
  “好本事,我自问轻若鸿毛如壁虎贴墙,只划了牛眼大小的刀口,你又是如何察觉的?”
  “回娘娘,刀口轻划我便已知晓了。莫说是划窗纸,就是有任何风吹草动,我亦知晓。”
  非她桑梓吹显,这点本事,她当真不在话下。
  “哦?看来,我寻到了宝。夫君,不知桑梓还会的何本事?”
  “桑梓是她乳名,江湖人称一刀杀。凡与她过招之人,大抵敌不过一招。”
  原来她就是一刀杀?
  魅与穆建峰皆听闻其名号的。此人善使一双月牙回勾小弯刀。其次是佩剑虚晃,通常一招之内就将对手击毙。
  江湖人送绰号一刀杀,也是响当当的人物。竟不想连她也被萧哲收纳。当真莫测着。
  魅上下又打量着桑梓,因何以前与萧哲出使过无数次任务也未见了她,便是连听闻都没得。看来,萧哲的秘密不止这些。
  不由得有些担忧,看向思思欲言又止。真不知,娘娘她可否会想到这些。
  “魅,你可曾见过桑梓?”
  魅愣住,刚想到,娘娘便问及。
  被思思绿眸凝视着,不得不摇头。皇上,恕她直言了。
  “你都不知道?你在皇上身边也算老人了,居然没听过?”穆建峰借机调侃。萧哲,口口声声对思思坦诚,就是这般坦诚相待的?
  萧哲自是知晓思思想法,急忙将思思拉在一侧低语着:“此事待为夫私下与你细说。”
  思思冷清的绿眸划过萧哲那张英俊的脸,二人对视,不见虚假。
  也罢,且私下听他如何解释。
  几人还在叙话,突闻门外护卫通报:“海公子已到。”
  萧哲一抖衣摆低喝道:“让他进来。”
  门吱呀响动,闪身jinru一人…
  “是你?”
  “是你?”
  几乎是同时,思思与海公子脱口而出,且惊的不能自己,一时间愣在当场,就这般傻看着。
  海公子身高与萧哲等同,同样是英俊魁梧,只不及萧哲那般貌美,但眉眼处独有的英气却是不容忽视的。
  萧哲搂过思思肩头问道:“你们认识?”
  海公子将目光停在萧哲搂紧思思香肩的大手,面色一沉,似乎明白了一切。
  “皇上难道不知我生长在庙宇?小豆芽,想不到,你就是闻名天下的诸葛尘,和当今皇后。”
  思思想要上前和小时候一般粘着这个大哥哥,然。终究是长大了,而自己也已身份有别,举止当需注意。
  但,记忆深处的东西,便是过了沧海桑田也依旧无法忘却。
  那时年幼,那时九死一生。大难不死的她被齐旦送去了离家数百里地的一座山上,那孤零零的庙宇内。
  幼时懵懂的小思思虽稚嫩,但骨子里的智慧令她自小就气质超然,卓尔不群。
  那时庙里颇为清净,只有十几个尼姑,和一些常住的居士。偶尔有香客上香也算热闹些。
  惠安师傅待她极好,也无人欺凌她,只不过,一起玩耍做工的小孩子也就三两个。
  而其中一个就是年长她几岁的大哥哥。
  她不记得他的名字,只叫他大哥哥,而他亦常唤他小豆芽。
  也是奇怪,她天生聪慧,对谁都淡漠,唯独对他,心生依赖,朝夕相随,不曾厌倦。
  而大哥哥待她也是极好的,好吃的好玩儿的他总是先想到她。日久了,令思思不曾孤单,与大哥哥
  也成了无话不谈步步相随的跟屁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