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斗诗仙,耍诗圣 三

  说得好听。
  你当我想么?
  若不是黑猴部落受人欺负,我至于下山找你们上来,叫他们读书识字,叫他们习文练武,壮大自己么?
  你以为我不想在这里终日陪他们吹吹牛,晒晒屁股,吃吃水果啊?
  不得不说,这文人的思想就是天真烂漫啊!
  胡孙脸色有些忧郁。
  “既然提起了这个话题,那我胡某便斗胆请问李兄一事……”
  “哦?但闻其详……”
  李白对这猴王高见已是渴望已久,见他面色复杂,心知必是有高谈阔论,赶忙应承道。
  杜甫张口也要答应,但看到猴子那欲盖弥彰的样子,心中不喜,欲言又止。
  “我想请问,唐皇不也是当时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么,缘何到后来生出玄武门事变,不念骨肉亲情,做出兄弟相残之事?
  两位不也是在京城中过得好好的么,缘何要游历山水,到这穷乡僻壤来游学,在路上管那不平事?”
  乖乖!
  你这猴子怎么什么都敢说!
  不怕杀头啊!
  杜甫吓得秃噜了一下嘴,不敢搭话。
  反倒是李白镇定自若,似乎对胡孙惊世骇俗的言语,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不一样,每个人都有心中的理想。似我这般,从小便有着仗剑走天涯的想法。惩恶锄奸是因看不惯有人欺负弱小,四处游学,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帮百姓解惑,叫他们知书识礼,再者,也好满足我知交满天下的愿望……
  而我杜兄……则是因为求知若渴,想要通过游历四处来增长广博的见识,谋求一官半职,从而造福乡邻!”
  说到杜甫,李白又拿出袍子里藏得一瓶尚未启封的花雕酒,咕嘟咕嘟饮了几口。
  “如此说来,您也是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脏,看惯了不平事,想要去管管?”
  胡孙脸上有了笑意。
  “是啊,天下人管天下事,寒霜剑斩不义人。若问我求何得所,一腔孤血炼乾坤……”
  李白感慨一声,一副抛砖引玉的表情,伸出手掌做邀请姿势,开启第一个斗诗序幕。
  “既是如此,那我也就献丑了。如君所言,我胡孙也是如此。实际上,你所看到的繁荣之景,只是一时的假象,又有谁知,我未来此地之时,黑猴部落的众猴们,经受了何等的风霜!
  他们遭受其他部落欺负,其他妖兽凌辱,便是同族之类,也在他们最最窘迫的时候,为他们雪上加霜,恨不得叫他们遭受灭族之灾!
  我问你,若你是我,你眼见同族叫外敌欺负,眼见自己人都窝里横,你内心,是何感受!
  不瞒你说,此前,我胡孙未来,他们这群猴子,乱糟糟的,没有章法没有礼记也就算了。可若我来了,我就必须要这黑猴,在猴族灵长一类中称王!叫别人再也不敢欺负他们……”
  此时他说的都是近来自己耳濡目染的话,心之所动,情绪上头,说起来自然是感染力成倍增长。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生生把诗仙李白都说的热血沸腾,平白生出一股抱打不平之气来。
  一语便罢,不觉间,一股苍凉霸烈的争雄之意,从他体内蓦地散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猴!”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好诗!
  当真是好诗!
  李白之前想了很多,他想到了胡孙可能作诗会做出大逆不道之词,亦可能会做的不伦不类,可他万万没想到,胡孙竟然如此才学高深!
  一首诗念下来,他只觉自己一腔热血冲上脑瓜顶,脑子嗡嗡的,当即就有一个疯狂的想法,杀尽天下不义狗,荡尽世间不平事,还这世间一个清白公道!
  “好诗!好诗啊!胡兄高才,李白甘拜下风!”
  眼眶湿润,心跳加速之际,李白躬身弯腰,环手作揖,直接行了一个读书人表达崇敬赞赏之情的最高礼仪!
  再看杜甫,整个人真就像是被炮炸了一般,神神叨叨,恍恍惚惚。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是啊,男儿当上凌烟阁,做治国之能臣,定神州之嵘铮!
  好诗!好诗……”
  诗字一出口,猛然间,他似乎又意识到了什么,右手赶忙塞住乱语的嘴巴,看罢胡孙一眼,看对方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这才稍稍心安了些。
  即便如此,但脑中回绕的那首激昂慷慨之词,却是此生难忘了!
  “此局,胡兄所作之词,意境深远,抱负远大,堪为当世枭雄之才,我等甘拜下风!这句,胡兄赢!”
  李白的称赞之词,紧随而来。
  胡孙刚才全凭自己一腔热血,哪管得了那么多,说出来引得李白杜甫二人面露怪相,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这第一个“十三”是华丽丽的装出去了!
  大惊之下,差点一个后仰从王座上翻到后面去!
  瞧见了没,老子也想低调,可他实力压根不允许啊。
  他骚骚一笑,脸上都是得瑟的神光。
  心念还未消散,李白这边,却又开始讲话。
  “刚才这一局,我二人输得心服口服。此番李某不才,却是想问胡兄一个问题。”
  “哦?李兄有什么问题,但说无妨。”
  胡孙也渐渐适应了这文绉绉的氛围,学李白说道。
  “素闻这灵长类中,猴子的聪颖程度最为出众,但与此同时,他们的顽劣不堪,也同样是叫人头疼。我想请问胡兄,你平常是如何管教这些猴子的。另外,你知不知道,他们总共人数是有多少……”
  李白狡黠一笑,微微抿了一口花雕。
  杜甫也从刚刚的诗句震撼中缓过劲来,面露沉思状。
  “哦,我这些兄弟,虽说生性爱玩爱闹,但骨子里,却还是善良听话的。我们平日里相处,没有管教不管教的,都是互相吹牛皮,互相开玩笑。
  我们玩归玩,闹归闹,但该做的事情,却是一件都没落下。我这群兄弟,我天天都数,你想考住我这个,那你可真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我这猴族之中,除却我与族长二人,共计二百一十六只猴。不止如此,我还能给你说出他们的详细体貌来。
  这个小十六,屁股上有块疤,那是当日看我们族的小花蹲坑时,被人家发现,一不小心摔得。这个黑子,胳膊上有青痣,那是打娘胎里出来时候的带的。至于这个小花,后背上有一处猴毛脱落的地方,这是六子第一次偷偷看她洗澡时,跟我说的……”
  如数家珍说出一个个猴子的体貌特征,胡孙说的真是上头。
  正感受着族人们欲拒还迎的羞怒呢,他稍一琢磨,暗暗叫出一声不好。
  一扭头,杜甫那老家伙,已经抖动了两下袖管,准备开口作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