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惊变起

  时值宣和年间,北方受金人扰动,战乱频出,西南却偏安一隅多年。但因此处临近西域,也时而有吐蕃众部前来骚扰。大约百年前,北宋大中祥符九年,宋军于三都谷大败青塘吐蕃部,宋朝开国名将曹彬之子曹玮,率区区数百人,大败吐蕃青塘部数万军队。吐蕃恼羞成怒,退至西域后,不时在边境周围骚扰,时而小队吐蕃骑兵入大宋境内烧杀抢虐,作恶多端,周围人民叫苦不迭。
  折腾了大半夜,此时正值五更,大姚一路奔跑,不时就到了方才玩耍的地方,往前数百米就是姚家住的村庄,正奔跑着,忽听得远处马蹄声响,抬眼望去,前方一队人骑着高头大马,腰跨弯刀,身穿狐皮坎肩,领头有一彪形大汉,拔出短刀,向天一指,后边人跟着欢呼雀跃,队伍中一个人拍马上前,将手中点燃的火把猛地朝身边房子一掷,那房子连着周围草垛顿时呼呼燃烧起来。这时那队人纷纷打马飞奔,不一时消失在黑夜里。
  大姚大惊失色,刚刚点燃的房子是村口家村长的,这些人是干什么的?为何大半夜前来放火?大姚飞奔上千,此时房屋已经燃气熊熊大火,烈焰灼心,大姚奔近一看,屋子里躺着几具尸体,正是村长一家老小,现已吞没在熊熊大火中。
  大姚忽的飞快朝自己家奔去,自己家在村子另一头,横穿村子,大姚渐渐面无血色,嘴唇发抖,头上冷汗直冒,只见眼前的每家每户都惨遭屠戮,横尸遍野,血溅当地。
  大姚奔到自己家,扑通一下跪在门口,只见门口伏着两具尸体,一男一女,正是自己父母。
  大姚浑身战栗,探了探父母鼻息,体温尚在,鼻息全无,大姚啊的一声大叫,身体僵硬,眼睛充满血丝,大叫道:“父亲!!母亲!孩儿回来了,睁眼看看孩儿啊…”
  …….
  此时西风渐紧,大风夹带着噼里啪啦燃烧的灰烬纷至沓来,火势正劲,大姚面无表情,紧咬着牙,将父母尸身拖至村外,趴在父母身体上大哭一场,累了就沉沉睡去,睡醒了又继续哭泣,如此反复,也不知哭了多久,似是哭干了眼泪,只觉苍茫天地之中只剩自己一人,孤独无助感如巨浪涌上心头,怔怔望着天地之间,金黄的落日悬在西方,已是第二日黄昏,已有一轮新月挂在天空,弯弯的似是铁骑的佩刀,大姚转头不看,怔怔拖着身体,去远处找来一把锄头,挑了一个平坦的地方,挖了一个大坑,将父母尸首埋了,铺上土,找一块烧焦的门板,上写:“慈父姚氏,慈母姚秦氏之墓”。最后撮一捧黄土,铺在坟头,掬一把野花,放在墓碑旁,拍拍身上的尘土,起身呆立不动。
  良久,大姚望望天空,已是烈日当头,眼前的一切就像做了一场梦,但看看远处残垣断壁的村子,却不由得清醒起来。十岁的大姚握紧拳头,拖着单薄的身体朝着先前竹屋走去,现在世上他只剩华妹这唯一的亲人了。
  来到竹屋外面,大姚远远喊了声华妹,却不见应答,大姚快步跑进屋,却见屋里卧榻上空空如也,哪里还有华妹,只有墙上挂着一柄短剑,一副蓑衣,大姚房前屋后找了个遍,都不见华妹人影,心道:“就连华妹都抛弃我了么?心里如万只蚂蚁爬过,痛苦万分,想哭泣,泪水却早已哭干,心里万念俱灰,茫茫人海,要到哪里去寻找华妹“。
  大姚心里想:”定是华妹病好了,出去玩去了,我暂在此处等等她“。又想:”莫非华妹也遭遇不测死掉了?“,后又想,”不会的不会的,没看到尸首不算死,她肯定还活着,定是被人救到何处藏起来了,我一定要找到她“。
  川内夏季雨量充沛,这时,屋外雷声大作,狂风四起,不一会,瓢泼大雨已至,噼里啪啦打在竹屋上,竹屋无法避此大雨,豆大的雨点顺着房梁滴下来,淅淅沥沥不一会屋子里就全湿了,大姚摘下蓑衣,披在自己身上,蜷缩在床上,这蓑衣是大人尺寸,披在他小小孩童身上刚好裹住全身。雨下了一整天,一直没有停的意思,傍晚时分,雨渐渐小了写,大姚渐感腹中饥饿,在屋内找了找,找到两个红薯,一个火折,他将红薯用火烧来吃了,腹中有了食物,精神恢复一些后,寂寞无助感又如洪水排山倒海而来,填满了心灵。大姚蜷缩着保住自己,夜晚微凉袭来,他就这样伴着无尽的孤独渐渐睡去。
  半夜,大姚仿佛听见有声音呼唤他:”姚哥,姚哥,醒醒呀,你猜华妹在哪里呀?快跟华妹来呀…“,大姚惊坐起身,奔向屋外,大声呼喊:”华妹,华妹华妹你在哪啊“,却见夜色如墨弥漫,四周寂静,哪里有华妹的影子。大姚知是做梦,但漫漫孤独又如山压来,大姚小小的心灵里,如何承受得了,再无法入睡,唯有呆呆枯坐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