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见仙有方

  话说那石猴三个,听闻得山中传来歌声,遂入林观瞧,原来是一个樵夫,正在那里举斧砍柴。
  三猴正要上前作揖,却见那边林子里闪出一道黑影,观那行动举止,赫然是那十年间不曾相见的猿猴。
  原来,那猿猴上了岸后,本欲再往凡尘俗世中去,早在心中思定了计谋,欲得高官,欲骑骏马。怎知这西牛贺洲与那南瞻部洲不同,此州生灵“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猿猴使尽了手段也无法称心称意,倒把那往日里积蓄的金银珠宝散尽一空。
  也算是造化使然,这猿猴今日里本是来此散心解闷,无意中听闻山中传来歌声,又勾起了那寻仙访道的念头,发现那歌唱者是一樵夫,遂近前相问。
  原本这猿猴早在凡尘俗世中变成了人样,奈何事发之后在山中静养了两年,剃去的毛发又长了回来,压抑的兽行也是渐显而出。
  猿猴走到樵夫身前,刚准备起手拜礼,那边石猴三个跳了出来。
  “好你个山中的泼魔,怎么也来到此处!”石猴呲牙呼喝。
  “呀!”那猿猴倒是唬了一跳,谁曾想跟丢了的三人倒也是来到了此处地界。
  小玉害怕石猴吃亏,欲要上前护卫一二。旁边的小明反而扯住了小玉,摇头低语道“无妨,我等还要与他在山中共处七年。”
  小玉听后有些无奈,石猴与那猿猴见面便争,出手便打,如何处的了七年。
  “哼!”猿猴把脸一别,也不做理会。
  石猴亦知争吵无果,上前两步,与那樵夫做了一礼,“老神仙!弟子起手。”
  那樵夫本有意看那两猴相争,忽听得石猴所言,慌忙丢了斧,转身答礼道:“不当人子!不当人子!老汉我愚钝无知,怎敢当‘神仙’二字?”
  猿猴也是上前,躬身作揖,“你不是神仙,如何说出神仙的话来?”
  樵夫看了看石猴,再看了看猿猴,道:“我说的甚么神仙话?”
  猿猴本欲作答,却被那石猴扒拉开来,抢先道“俺才来至林边,只听得你说‘静言时,跃步追天际;相逢处,静坐讲黄庭’,天际乃经文所述,非大能之言?黄庭乃道德真意,非神仙而何?”
  小明与小玉听后亦是上前做礼。
  “哈哈哈哈!”樵夫闻言笑了起来,“实不瞒你说,这个词名做‘满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与我舍下相邻。他见我家事劳苦,日常烦恼,教我烦恼时,即把这词儿念念。一则散心,二则解困。我方才有些忧思,故此念念。不期被你等听了。”
  猿猴把眼一转,道“你家既与神仙相邻,何不从他修行?学得个不老之方、神仙能耐,却不是好?”
  “甚是!甚是!”石猴也是搭言,此乃是石猴与猿猴第一次相合。
  樵夫叹息抹泪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亲年老,愈发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得挑两束柴薪,往来市尘之间。得几文钱,买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石猴是个急性子,拱手躬身道“据你说起来,乃是一个行孝的君子,往后必有好处。但望你指与俺那神仙住处,却好拜访去也。”
  樵夫抬手挡住石猴礼数,道:“不远,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做须菩提祖师。从祖师这儿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现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你顺那条小路儿,向南行七八里远近,即是他家了。”
  猿猴听后打眼往那山上瞧了瞧,只见那小径深深的隐没在荆棘丛中,便上前扯住樵夫“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得了好处,决不忘你指引之恩。”
  樵夫把袖子一甩,道:“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知?假若我与你去了,却不误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养?我要挑柴换米,你等自去,自去!”
  说罢,樵夫径自去了。
  石猴与猿猴相视一眼,忽而腾起身形,直往那山中跑去,生怕落了下风。小明与小玉醒转过来,两猴早已跑出十几丈远。
  若是在市井城县之中,两猴倒是不好相争,也跑不出几里路去。可此处乃是山林,山林乃是猴类家院,孰快孰慢各凭手段。
  两猴不辨方向,不问路程,只是腾跃翻身,全凭心中所向。小明与小玉则是紧跟在后,追也追不上,拦也拦不住。
  命数使然,两猴翻过一山坡,约摸也有七八里远,果然望见一座洞府。两猴停步挺身,极目眺望,果然是个福地,赫然是座仙府。
  但见那处:烟霞散彩,日月摇光。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声振九皋霄汉远;每见凤凰翔,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踱步忙。真个是:龙宫比时差三分,凌霄未必压一头!
  四猴知晓此处乃清净之地,也不相争,也不吵闹,近前叩拜。四猴叩拜完毕,却见那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声迹。
  四猴来回张望,忽回头,见那边立一石牌,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四猴十分欢喜,都道“此处地界果是有福,真有此山此洞!”
  欢喜之余,四猴只顾抓耳挠腮,并不敢敲门。都是跪坐府洞边,静心相待。
  不多时,只听得上空依稀传来一道声响,是个女子声音,“怎么是四个?师祖不是只要找一个吗罢了,不可多做逗留,恐怕师祖责怪,回族!”
  四猴都是纳闷,抬头观瞧只看见松枝柏叶,碧空白云,哪里又有人声了?
  四猴思寻之间,只听“吱呀”一声,那洞门分开,走出一个仙童。此仙童真个丰姿英伟,像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
  那童子出得门来,高叫道“甚么人在此搅扰?”
  四猴齐聚过来,上前躬身道“仙童,我等是访道学仙的弟子,不敢在此搅扰。”
  仙童笑道“是你四个访道的么?”
  四猴齐声应道“是。”
  童子点头,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些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四个了?”
  四猴皆是点头,“是我等,是我等。”
  童子挨个的观瞧一遍,道“尔等随我进来罢。”
  四猴虽是兽类,却也不敢造次,赶忙整衣端肃、清理面容,再随童子径入洞天观看: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
  小玉、小明同那猿猴,深知不可仰面视尊,只把头埋低。唯有那石猴瞪眼相看,只见那须菩提祖师与那三十个小仙真真是仙风道骨,金光透体。唬的那猴眼呆愣愣,惊的那猴心颤巍巍。
  小玉瞥眼一瞧,忙把那石猴扯了一把,石猴这才低头叩拜。而后,四猴稳意定心,开口道“仙师,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端坐高台之上的须菩提祖师微微一笑,把那拂尘甩动,直言道“尔等皆为天生地养之物,通灵通意通天地,知日知月知乾坤,只有一个愚钝未开。故,本祖只收一个。”
  地王门内,忉利之域。
  却说那苦面尊者押解掌灯入城,走不多远便来到城墙之下,但见那城墙高有十余丈,两边绵延不见尽头,皆是由些黑色柱子并列排成。
  苦面尊者把掌灯一推,走向圆柱之中开出来的一洞城门。
  那城门处只有一员守将,看见苦面尊者走来,急忙上前接引。
  “麾门领,我随军归来,要将这细作押送监牢!”苦面尊者报备一声,再将掌灯往前推了推。
  “想这人必是那罗刹一族的细作!”麾门领手持黑色钢叉,点指掌灯。
  掌灯不明所以,怎么这麾门领似乎认识苦面尊者?可苦面尊者乃是假扮的夜叉鬼,哪有人能认得?
  掌灯还未想个明白,只听那苦面尊者低声道“麾门领,此人是与本尊共同潜入,暂压监牢,你定要照看一二。”
  麾门领听后点点头,道“尊者放心,那牢头早被我蛊惑,保住他不在话下。您此番渗入,莫非要有大作为?”
  苦面尊者沉思一二,摇头道“不好说,只怕是有些个算不准的劫数,你也要做好抽身的准备。近日里莫要被点在那刺名榜内,就驻在此处,随时与本尊接应!”
  麾门领应了一声,而后大声呼喝道“快去吧!莫让这贼子逃脱了去!”
  “喏!”苦面尊者应喝一声,推着掌灯便往城内走去。
  掌灯等着苦面尊者为自己解释一番,可苦面尊者只是不断的推搡,并无言说之意。掌灯只好观瞧这黢黑黢黑的忉利之城。
  这忉利之城格局古怪,看似随意却内藏玄机。掌灯自然看不懂内里奥妙,却也知道该步步小心,处处留意。
  不多时,苦面尊者押着掌灯来至一处一丈多高的监牢之前。殿宇仍是由黑色柱子层叠而起,竖竖直直都为墙垣,棱棱角角皆是尖利。
  “娃娃”苦面尊者终于开口,“你安心在此处等待便是,无需你烦心动手,本尊者自有章法。若是我来接你,便是万事安然。若不是我来接你,便自求多福罢!”
  掌灯还未开口,苦面尊者便把掌灯交与了狱卒夜叉,转身离去。
  掌灯心内慌张不安,什么叫万事安然,如何个安然之法?哪里叫自求多福,如何个多福之法?
  狱卒夜叉见那掌灯呆立不动,只当做是哪个部族的愣头小儿被吓破了胆。而后随手提起掌灯便走进了监牢之内,又随意找了个空房把掌灯一扔,自顾自走开了。
  这牢狱乃是由黑色柱子层叠而起,未留有窗户,只有那半抬起的牢门,黑魆魆一片。再有,那狱卒夜叉离去之后,半抬的牢门又重重坠下,彻底断了那微弱的天光。
  鼻尖缭绕着莫名的气息,耳边纠缠着缥缈的声响,掌灯慌忙掏出长明灯,用手在那灯身摩挲一番,长明灯亮了起来……
  灯光虽然微弱,但聊胜于无,掌灯长舒一口气,抬眼向四周看去。
  “啊!”只一眼,掌灯登时吓得肝胆俱裂。